深层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人的灵魂工程

2014-04-29 04:22王宇田敏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高校

王宇 田敏

【摘 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发展总的纲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纲领而设计,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着学生的心灵。当代的大学生,他们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都正是向往高雅的文化生活,追寻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要想让高校有高雅的文化生活氛围,必须要有向上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有理想有追求的时代气息。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荡涤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其情趣、塑造其灵魂为目标。深层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人的灵魂工程。本文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几方面来谈谈高效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文化建设;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纲领而设计,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着学生的心灵。当代的大学生,他们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都正是向往高雅的文化生活,追寻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要想让高校有高雅的文化生活氛围,必须要有向上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有理想有追求的时代气息,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荡涤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其情趣、塑造其灵魂作为目标。校园文化建设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只有统筹协调、科学发展,才能构建独特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1.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社会上物欲横流,利己主义思想已经严重的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我们不能不看到那些我们曾经崇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的献身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等等优秀的精神品质,已经被名利推到了背后。所以,作为大学校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把正在从他们身边隐去的传统文化思想重新牢牢的镶嵌到他们的生活中,让他们举手投足都能受到熏陶,获得成长正能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把爱国明理、崇尚科学、爱岗敬业等优秀的品质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宗旨,设计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方向也极其多的。但是,应该根据学院的特点,营造个性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校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是一个学校办学的宗旨、人文精神、教育特色等所有内涵的集中体现和概况。它言简意赅,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让人看后奋发图强,催人奋进。如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 解释: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一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这是民国时期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给学生作《论君子》的演讲是,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子,后来清华人便把这几个字写成了校规,后来逐渐成了校训。这两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天(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厚德”者宽容也。有宽容才有兼容,才有包容并蓄,才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有学术繁荣,在学术上才能结出丰盛的硕果,在师生员工中才能人才辈出。所以一人者,厚德才能成大才;一校者,厚德才能成名校,这将成为一代代清华人融入骨髓的精神食粮。因此,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们一生都有巨大的影响。除了校训而外,高校校园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高校的每一块地、每一片草、每一棵树、每一栋楼都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让学生们徜徉在文化的氛围里熏陶,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这样的环境,才是适合学生成长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环境。

二、丰富专业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健康成长的需要

1.统一思想,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特长活动。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教师学生中的中坚力量,有计划、与步骤的开展活动。除了开展一些兴趣爱好班,陶冶学生的情操而外,还应该创设一些活动让学生充分得到锻炼,成为他们毕业后也可以作为找工作的一个条件,比如诗社、文学社、书法协会、篮球协会等等。大学生在经历了考高中的三年辛苦的努力之后,将重新拾起曾经的训练。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学习过书法,他就会参加书法协会;有的孩子喜欢文学,他就可以参加文学社;有的孩子喜欢打篮球,他就一定会在篮球队里找到自信......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陶冶情操,所以,高校文化建设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特长发展。

2.辐射社会,打造高校的活動品牌。进入高校学习之后,大学生的学习专业化加强,和社会的接触也越来越成为他们渴望的事情,作为高校要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总体规划和部署,结合学院情况,创建切实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华南理工大学“清明义工”活动就是广东省最早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组织之一,从1988年到现在已经26年了,累计服务一万多人次。大学生“清明义工”活动已经由最初的简单意义的义务劳动发展为辐射全社会的志愿者文化沉淀和学校文化精神的传承。现在国家只要开展大型的活动,到处可以看到大学生志愿队的身影,这就是校园文化已经辐射到了社会。因此,作为高校,开展立足学校,辐射社会,打造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是提升高校整体文化素质的举措,更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机会的好举措。

3.保持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并发扬光大。任何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活动品牌。比如清华大学的“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已经持续了十多年,参与评选的师生超过七万人次。通过评选,学生充分表达对老师的培育之恩,深切体会到老师培养学生所付出的心血。学生将在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下全面发展自己,努力学习。老师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教书育人的激情被调动起来,他们立志做更优秀的老师。这样的活动,全校营造出“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所以,高校应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创建品牌的有利于学校长足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创建网络文化建设

1.网络文化建设的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对学生的影响已经仅次于专业知识的影响,成为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亚文化形态。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有电脑,因此学院要根据专业特点设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的开展和创建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学校校园网,一个是网络管理员。学校校园网的创设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硬件设施,软件开发,网络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各部门、教师群体、学生各专业、社团等都应该有各自的网页。

2.校园网络创建原则。校园健康的网络文化,要发挥优势,突出强项,突出特色,要根据“全面性、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则来进行,要整体规划安排,做到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想结合,做到结构合理、高效实用。学院应该开设专家、名师讲台,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接受专家的熏陶。四、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不仅肩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更是先进文化的传播地。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让学生在良好融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在和谐的人文环境熏陶下和感染下,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风尚和气质。充满人情味的高质量的教育需要在和谐温暖的校园环境中进行,这不仅需要建造和谐民主的领导与老师的关系,老师与老师间的共处互助,老师与学生间的友善尊重,学生之间的友谊共进,总的来说就是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从而创建绿色文明校园。这就需要发扬以人文本,公平正义,诚信友善,活泼积极的良好风气,使学校凝聚力不断增强,营造团结融洽的氛围,让学生热爱学习,理想远大,老师爱岗敬业,从而构建和谐校园。

总之,深层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人的灵魂工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品位、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是学生的精神乐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和竞争的本领。让学生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成长基础,和谐温暖的人文环境让师生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冯自翔.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1(08).

[2]杨松.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4).

[3]陈启文.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路径探讨[J].中国高校研究,2006(12).

[4]贺幸平.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05(6).

[5]刘建明,万流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精心打造文化校园[J].老区建设,2011(12).

[6]邢谦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校園育人环境[J].林区教学,2011(4).

[7]钟子斌.浅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青年文学家,2009(10).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高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