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2014-04-29 16:59黄瑞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识字写字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黄瑞

【摘 要】语文作为教育界公认的“百科之首”,是深入了解、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工具。小学语文课程在识字写字的教学基础上才能开展阅读、写作、交际等教学活动,由此可见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接来下本文将通过对目前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出能够继续有效推进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思考与对策

语文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是公认的“百科之首”,作为一门基本的学科,是深入了解、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工具。小学语文课程在识字写字的教学基础上才能开展阅读、写作、交际等教学活动,由此可见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汉字因为自身的复杂性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时比较困难,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也是授课的难点和重点,目前很多教育学界的专业人士对当前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并不够深入,导致研究高效的识字写字理论的缺失,使小学识字写字的教学走入了教学误区。

1.忽视了识字与写字之间的有效连接。汉字在笔画和结构上都比较复杂,稍不注意就会认错甚至写错,其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同义字、合体字等,例如“王”“玉”“主”、“风”“凤”、“木”“术”“不”、“土”“士”、“乒”“乓”等形近字,使学习时汉字难写、难学、难认,在识字上出现了问题那么写字就更加容易出错。事实上识字既包括是认识字的形,还包括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汉字的识与写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整体上把握汉字的音、形、义,不能将二者分割开来。

2.片面追求识字数量。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提高识字数量,而降低了对识字质量的要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识字教学的创新方法上而不是识字教学上面,造成学生在识字、写字上的能力分离,一味强调识字的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比重失调。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写字之前学会了用电脑打字,特别是识字教学在课堂上受重视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写字教学功能的发挥,使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出现了重识字轻写字的现象。同时因为学生在识字写字的教学中片面追求多与快,使学生养成了很多不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书写姿势不正确,书面不整洁、不规范等。在小学阶段,写字课程应该被纳入语文的教学体系中去,但是很多老师只是把写字当做学生的课后作业,使学生把写字当成机械的抄写,导致学生忽视了书写的重要性和书写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进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改革的举措有很多种,为了确实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的实践效果,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我们要从多角度着手进行分析,从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识字写字的教学质量。

1.开展各项活动提高识字写字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识字写字教学活动贯穿着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的語文教学内容,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汉字学习过程中的初级积累阶段,是学生进行语文终身学习的基础。一方面广大语文教师要根据汉字的结构原理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体会识字写字的乐趣,通过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游戏进行教学,利用游戏生动、活泼且形象的特点进行汉字的教学活动,例如看图识字、猜字谜、看字编故事等方式进行识字写字的教学。

2.以新课标为教学标准,帮助学生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全面发展。新课标对每一个阶段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严格把握新课标的阶段目标,促进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均衡发展。写字训练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总体上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立到合体,使学生在掌握笔画和笔顺的时候打下坚实的书写基础,坚持新课标的标准,有规律地开展教学活动,大面积、大范围地提高学生写字质量,最后运用新课标的标准正确处理好学生在学习识字、写字之间的关系,促进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全面发展。

3.构建识字与写字的评价体系,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方向,为了全面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提高识字写字的教学水平,必须建立与识字写字教学活动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小学语文的评价体系。打破以往以教师评价为主而忽略学生行为评价的教学评价体系,明确识字写字教学的目的,综合考虑“教”的效果和“学”的效果。同时也要转变以往教学评价体系中以识、写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方式的评价体系,可以加入口语交际、朗读、笔试相结合的综合考察方式。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辅助作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是为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指导语文教师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在进行生字教学时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声音与画面进行融合,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打破原有的枯燥无味的文字讲解或者仅有的有限挂图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丰富识字写字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

结 语

汉字的识写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语文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以及培养语文素养的发展基石,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重视对汉字识写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在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方面进行了多次的研究和讨论,形成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使语文识字写字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推动。

【参考文献】

[1]梁庚.浅谈低年级写字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0(09).

[2]段川燕.赏析汉字 学会审美[J].北京教育(普教),2010(05).

[3]黄金勋.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6).

[4]钱文华.谈谈低年级写字教学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小学),2010(12).

[5]曹栋炜.创新教育理念 有效突破语文教学误区[J].文理导航(下旬),2010(12).

猜你喜欢
识字写字教学改革小学语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给刘洋阿姨的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