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保
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教育的差距,归根到底就是教师的差距。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化程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更是摆在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面前的迫切任务。近年来,我们立足校本研修,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力推动了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一、机制驱动,构建专业发展环境
1.健全培训机制。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为使教师成为高素质的教育专业工作者,必须大力开展多元化的校本培训。一是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让他们了解工作要求,熟悉教学常规,进行师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二是课程培训,熟悉新课程标准,了解教改动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三是非课程化培训,主要侧重于教育理论的学习,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反思的实践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强化激励机制。学校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的专业发展。要尊重教师的劳动,信任教师,依靠教师,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营造宽松健康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潜心教研,积极创新;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推行“阳光政务”,公正评价并充分肯定教师的个人价值。
3.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为教师创造均等的竞争机会和公平的竞争环境;打破常规,疏通“下岗”、“分流”的渠道,采取“留级”、转岗、随班听课、脱产进修等方式,促进其专业发展,对仍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坚决调离教学岗位。
4.完善评价机制。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教师,能有效地激励他们恪尽职守,不断进取。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全面衡量;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量化的用数据来评价,不能量化的用客观事实来评价;坚持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以人为本,与教师平等对话,广泛听取同事、学生、家长的意见,这样,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二、群体互动,营造专业发展氛围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与个人的努力息息相关,更离不开集体协作的促进。
1.成立教研共同体。备课组、教研组和课题组是落实校本研究、提升个人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这些教学团队的人力和智力优势。一是集思广益,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优化教学方案,指导课堂教学,做到资源共享。二是课堂交流,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建立课堂教学研究的长效机制。三是集体攻关,充分挖掘教研共同体的智慧潜力,组织课题攻关。
2.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首先立足校内,大力弘扬教研组的团队精神,不但巩固听评课、课题研究等交流阵地,还坚持开展学科“教研日”活动,分专题探讨教学中带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学校设立了教学论坛和德育论坛,在校园网上开辟教研专栏,坚持每季度出版一期《蕲春一中教研》,每年结集出版一本《蕲春一中教研论文集》,不定期地编辑“课题研究成果汇编”。同时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校际交流,让教师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3.建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机制。一是落实好集体备课,用集体的智慧去弥补他们教学经验的不足。二是在教研上加压,把他们推到课题研究的激流中,经受锻炼,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提高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三是实施“青蓝工程”,实行“一对一”的以老带新、责任帮扶,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三、个体主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1.强化意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在整个社会的职业日益“专业化”的今天,教师队伍建设已从“数量扩展”、“质量提高”发展到“向专业化迈进”,这就要求教师能顺应种种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艺术,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条件下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提高个体竞争力的需要,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不被时代的滚滚洪流淘汰。
2.加强学习。坚持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学习教育理论观照下的成功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专业水平;要继续学习学科专业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内涵;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教育发展动态,使自己的专业发展能与时俱进;要学习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科技资源来提升教育品质和教学效益。
3.不断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有一个著名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它充分说明了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求教师每天写一则反思日记,每周分析一个教学案例,每一章节(单元)写一篇课后札记,每一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使教师通过反思实践,将对教学活动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经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同时也使他们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