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雄
摘 要:通过教学经验,从怎样培养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会专心听讲,独立思考,运用知识和认真书写的习惯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发挥其创造性,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关键词:农村;一年级;学习兴趣
教育理论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可以看出,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刚刚开始上学的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他们的独特性决定了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怎样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关键要处理好以下几个转变。
一、从活跃好动到专心听讲的转变
专心听讲的实质是主动地参与学习,它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农村幼儿园少,大多孩子上完一年学前班就直接转成了一年级学生,他们具有淳朴自然,活泼好动,却少约束的天性,因此,农村一年级学生专心听讲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困难、更重要了。
一年级学生精力集中时间短,一遇枯燥就可能失去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不能处理好,就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在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做到劳逸结合,避免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或恐惧的心理,上课时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走神,不东张西望,也不打闹说笑,努力提高自制力,克服外因的打搅,理解教师的要求,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而教师首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现状,比如爱看什么动画片,爱玩什么玩具等,和他们交朋友,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的感觉。
二、从直观模仿到独立思考的转变
一年级学生刚接触人生第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变,独立自主意识较弱,从小到大,幼儿的很多能力都是靠模仿学会的,但随着他们的成长,生活对儿童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也逐渐开始问“为什么”,产生了探索思考的欲望。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也就在一年级教学中显现了出来。
要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思考能力,首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一定要避免使学生产生局促不安现象的因素出现,让学生没有顾虑地参与到发现问题、讨论问题中来。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千万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可以先问问学生这样思考的原因,再在积极肯定的情况下有所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最后,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思路和方法,让每个学生既会提出问题又会解决问题。
三、从接受生活到发现生活的转变
学前儿童处于适应生活的阶段,对于生活只是模仿与接受,缺少主动探究发现的动机,而到了学校,就要学习发现生活奥秘的方法,要求主动探索生活知识,这就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养成运用知识的好习惯。
农村小学一年级主要开了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科学、思想品德等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比较浅显易接受,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品德的养成,学校可以安排一些课外实践和才艺表演等,比如,将书法比赛、阅读比赛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将“六一”“国庆”等节目的排练与舞蹈、音乐、体育等教学联系起来;将遵守纪律、好人好事、文明礼貌等行为与思想品德学习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创造发明,动手制作,充分发挥“四项作品”评比活动的作用;将玩与学结合,自己制作玩具,像制风车、风筝、叠纸飞机、缝沙包,还可以发明新玩法,编造顺口溜,发挥集体智慧等。
四、从语言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转变
孩子在识字之前与人的交流工具只有语言,上学后就不可避免地要识字,练习书面表达,培养书面表达的各种良好习惯。这对于缺少潜移默化,而且方言习惯顽固的农村一年级学生有着不小的难度。
要进行书面表达,首要条件就是会写工整的字,而要写出一手好字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运笔方法,让学生知道字的笔画顺序,写字的大小、疏密、方位,矫正容易出现错误的字及容易出现问题的笔画,练习写字速度,减少涂改,从小问题抓起,养成书写美观、工整的好习惯,练好基本功,避免因为疏忽而造成学生顽固的错误运笔或老写错别字的习惯。其次,在学校要养成讲普通话,善于查字典的良好习惯,练习字的发音,了解字的意思,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各种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达到能够运用普通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水平,努力消除书面表达的障碍。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虽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良好的教学习惯内容也是多方面的,但我們可以结合一年级小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引导得法,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的学习中扎根、结果,培养出具有良好学习品格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孙喜亭.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 甘肃省静宁贾河教委)
?誗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