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婵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相应于中医“心衰病”的范畴,在治疗心衰病的领域上,中医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西药的各种毒副作用局限了在西医的临床上的应用,心衰的死亡率仍高于其他心脏疾患。中药的毒副作用较低, 用于临床研究更安全可靠。
【关键词】心力衰竭;温阳利水;心阳虚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49-02
1 各代醫家论述心衰
心衰一词, 最旱见于宋《圣济总录》, 但所指与现今心衰含义不同。对于心衰症状的描述最旱见于《内经》。《伤寒论》中立四逆汤温阳救逆;回阳救急汤回阳返本;真武汤温阳利水;白通汤温里散寒,复阳通脉;通脉四逆汤回阳通脉等均为中医强心主剂,救治心衰疗效卓著、历久不衰。李东垣认为慢性心衰以元气不足、清阳不升为本,病位在心、脾、肾、三焦,而以中焦脾胃为枢纽。故其治疗心衰应以益气升阳法为治本之法。创立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等多个代表方剂从中焦治疗,以达到陈修园所谓“执中央运四旁”目的。郑钦安认为元阴元阳是人身立命之根本,但关键在于阳,阳为主,阴为从。推崇辛热扶阳治心衰,擅用姜附等药,主张单刀直入,拨乱反正。施今墨认为本病以心气心阳不足为多,或有心气心阴虚亏者。其临床发作症状,则呈气逆血瘀、水气泛滥为要。邓铁涛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阳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五脏相关,以心为本,他脏为标。治疗上阴阳分治,以温补阳气为上。据资料统计, 近年治疗慢性心衰的大法中, 90% 采用益气温阳[ 1]、活血利水[ 2]之法,其临床显效率为40%, 总有效率为90%。这证明了心肾阳虚, 血淤水停, 阴寒内盛, 痰湿阻络的确为慢性心衰的常见证型。
2温阳利水法治疗心衰
心衰临床以心阳气虚、血淤水停证候较为常见, 治病必求其木, 故当先温心肾之阳, 兼化淤利水[ 4-5], 是为标本同治, 心阳振奋而脉自充, 寒水得温则自化, 脾得温运则痰自消, “大气一转, 其气乃平”。综上分析, 笔者在治疗慢性心哀时, 常以温阳利水为主大, 随证加减, 常获良效, 治以温阳利水。阳虚则开阖作川失调, 水液停留而成肿, 治以温通心肾阳气, 方剂首推真武汤。真武汤由附子、生姜、自术、芍药、茯苓组成, 原治阴病肾阳虚衰, 阳虚寒盛, 水气不化之少阴阳虚水泛证, 由于本方有温肾阳、利水气之功, 适用于心衰心肾阳虚水泛证。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加减, 例如临证也常见气阴两虚( 特别是经现代医学强心利尿之后低钾之时)当合生脉饮以益气养阴; 如为心阳虚为主, 当加桂枝; 肾阳虚为主则加鹿角胶; 水肿甚者加半边莲; 腹胀者加大腹皮、积实; 气滞血瘀者重用丹参饮; 痰盛者加瓜萎、半夏; 喘甚者应泻肺, 加葶苈子、桑白皮、薤白; 血瘀甚者重用坤草、泽兰。左心衰[ 6] 包括舒张性心力哀竭, 重在泻肺, 右心衰重在化脾利水, 全心衰合五等散。
3病案举例
张某,女,70岁,2010年10月4日就诊,宿有肺心病病史。主诉:反复咳嗽、咳痰伴心累气短6年余,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月余。症见:咳嗽咳痰,咳白色泡沫痰,量多易咳,形寒怕冷。心累气短,动则尤甚。夜间不能平卧入睡,纳少眠差,尿少,大便调。查体:口唇发绀。双肺可听及湿罗音,双侧对称,面目浮肿,双下肢可呈凹陷型水肿。舌质淡紫,舌胖,苔白腻,脉沉细。诊断:心衰病,证属阳虚水泛型。处方:制附子10g(先煎2小时),干姜6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0g,猪苓15g,山药15g,钟乳石15g,款冬花12g,杏仁12g,五味子12g,炙甘草6g。上药连服3剂,浮肿已消。2诊,连服5剂,浮肿消退,咳喘明显好转。3诊,配合其院内制剂治疗,咳喘、心累好转,冬季偶有发作,发作时以上症状均减轻。
4体会
心衰[7] 的中医辨证总属本虚标实,以心气虚为基本病理变化,发病过程表现为气虚日久则阳虚,心脉淤阻,精遂不畅,由淤生水,导致水肿,而最终发生心衰。临床以心气虚,心阳虚最为常见,其标乃血瘀水停。心衰的临床表现不一,可表现为不同的症候,在温阳利水的原则下随证加减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苗欣荣. 益气温阳化瘀利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新疆中医药,2008: 116( 4 ) ; 9596.
[2]关继华, 郝桂芳. 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治疗心衰的文献分析, 陕西中医, 1995, 16( 3 ) : 98.
[4]刘梅, 宋和文. 田芬兰教授中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体会[ J] . 天津中医药, 2005, 22( 1) : 8- 9.
[5]张少强, 杜武勋, 魏聪聪, 等. 杜武勋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学术经验总结[ J] . 四川中医, 2012, 30( 9) : 1- 3.
[6]张少强, 杜武勋, 刘长玉, 等.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辨证论治方案的思考[ J] . 中医杂志, 2012, 53( 10) : 834- 835.
[7]郑钦安.郑钦安医学三书[M].1 版.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