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 张爱芳 杨雪 高同春
摘要 由于机插水稻生育特点与手插秧有较大差别,其病虫草害发生规律亦有明显差异。重点介绍了机插水稻病虫草害防控的关键技术,其中油菜茬和麦茬机插水稻要特别注意防治草害、稻曲病和稻飞虱。
关键词机插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4-01009-0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06;2012BAD04B09)。
作者简介陈雨(1982-),男,安徽铜陵人,博士,从事病虫害防治研究。*通讯作者,研究员,博士,从事病虫害防治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
在水稻生产中,机插水稻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机插水稻的生育特点与手插秧有较大差别,其病虫害的发生也有很大不同,笔者着重介绍机插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控的关键技术[1-2]。由于安徽省大部分地区以一季中稻为主,且前茬多为油菜、小麦等冬季作物,因此笔者只介绍油、麦茬机插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控的关键技术。
1药剂浸种
就药剂浸种而言,机插水稻与手插秧无差异。由于水稻恶苗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都是通过种子作远距离传播,种子可携带稻瘟病、胡麻叶斑病。而且我国水稻杂交种子的生产,经常涉及到异地繁种,种子的调运非常频繁,更加速了这些病害的远距离传播。因此药剂浸种显得尤为重要,而且经济有效。
细菌性病害应选用农用链霉素、抗菌素401等药剂浸种;真菌类病害应选用施保克、多菌灵、适乐时等药剂浸种;强氯精、浸种灵(二硫氰基甲烷)对细菌性病害和真菌类病害都有效。可用下述任一方法:①方法1。强氯精浸种:用清水将稻种预浸12 h后取出,然后用强氯精2 g对水1.5 kg浸种12 h,取出后用清水洗净种子,防止残留药物对种芽造成药害,再用清水浸泡1~2 d后,进行催芽。药液中不加入其他药剂。②方法2。浸种灵浸种:10%浸种灵2 ml,对水8 kg,浸稻种10 kg,浸种2~3 d。浸种后用清水洗净种子,催芽。③方法3。咪鲜胺(25%施保克乳油)1 ml,农用链霉素2 g,水2 kg,浸1.5 kg种子,无咪鲜胺可用50%多菌灵WP 2g代替,无农用链霉素可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1支代替,一般浸种2 d。
如气温高或种子量大,应更换新鲜药液继续浸种,防止种子缺氧闷死。浸种结束时种子和浸种液无异味可直接进入催芽,如有异味则应用清水清洗种子方可进入催芽。
2 机插水稻秧田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机插水稻对秧苗的要求有很大不同,育秧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常规拔洗秧苗呈分散状,秧苗粗细、长短差别较大,插秧机栽插时勾秧、伤秧多,漏插率高,达不到栽插质量的要求。机插水稻要求用育秧盘育成的带土毯状秧苗,且要求3~4片叶的小苗。因此机插水稻秧田期病虫草害发生较轻。
机插无法在栽秧时除掉稗草和夹棵稗,因此机插水稻田除稗非常重要。由于机插水稻用秧盘育秧,面积小,可以通过除去稻种中的稗草种子;选择无稗土壤育秧,基本上可以消除夹棵稗的危害[3-4]。
机插水稻秧田期病虫害防治主要任务:一是防止烂秧,二是防除灰飞虱,防止传播病毒病。防止烂秧可选用:30%恶霉灵1 500倍液;70%敌克松600倍液喷淋。防除灰飞虱时应勤查,秧田有灰飞虱时用50%吡蚜酮150 g(1 hm2的制剂用量,下同)对水750 kg喷雾(1 hm2的用水量,下同)。如灰飞虱量大时可加入20%异丙威2 250 ml(或50%敌敌畏2 250~3 000 g)一同噴雾。有条件时可用防虫网防止害虫侵入。
于栽秧前使用一次杀虫杀菌剂,做到带药下田,可保证栽后10 d内无病虫害侵袭,这是较经济的方法。也可使用50%吡蚜酮150 g+25%阿米西达(嘧菌酯)450~600 ml喷雾。
3机插水稻大田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3.1草害机插水稻秧苗小(3~4叶),宽窄行[(30~8)cm×12 cm]栽培,田间露空面积大,且不能灌深水,难以起到以水压草的作用,因此杂草危害大大重于手插水稻。
机插水稻由于秧苗小,除草时安全性尤为重要[5],应选用安全性高的除草剂,可选用:①36%丁·噁乳油1 500 ml于栽后5~7 d喷雾;②50%苯噻草胺450 g+10%吡嘧磺隆150 g或17.2%幼禾保(优克稗+苄磺隆)可湿性粉剂3 000 g于栽后5~7 d拌45 kg尿素或300 kg细土撒施;③36%二氯·苄1 200 g于栽后7~10 d喷雾。前2种方法施药后5~7 d内要保持3~5 cm的水层,不要放水;后一种方法则应放干田水喷雾,喷后24 h不得上水。
栽后20 d检查,如田中还有需要防治的杂草,应进行二次除草。如稗草严重,可用96%禾大壮2 250 ml喷雾;如千金子严重,可用100 g/L千金1 500 ml喷雾;如阔叶杂草严重时可使用20%二甲四氯水剂3 000~3 750 ml喷雾。
3.2病虫害安徽省一季中稻主要病虫害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纹枯病、病毒病(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其危害时期不同,因此水稻各个生育阶段的防治重点也不同。
3.2.1栽后至分蘖期(6月份)。由于栽前施药,带药下田,栽后10d内可以不用防治。主要防治灰飞虱、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它们自身危害并不大,主要是传播条纹叶枯病(灰飞虱传播)、黑条矮缩病和南方黑条矮缩病(白背飞虱和黑尾叶蝉传播)。籼稻每丛有白背飞虱或黑尾叶蝉1头,粳稻每丛有灰飞虱1头时应防治,可使用50%吡蚜酮150 g或25%噻嗪酮600 g喷雾,同时可兼治稻蓟马。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应搞好叶瘟的防治,可于叶瘟初发时用75%三环唑450 g喷雾。
3.2.2分蘖至拔节期(7月份)。该期主要是防治四(2)代稻纵卷叶螟、第二代三化螟和部分二代二化螟及四(2)代褐飞虱。
稻纵卷叶螟百丛有虫100头的田块为防治对象田,可用48%毒死蜱或20%三唑磷1 500 g喷雾防治,其中加入100亿孢子/g的Bt菌粉1 500 g较好。
当三化螟和二化螟枯心团和枯鞘团较少时,为了保护天敌,不要全田喷雾,应采用药剂挑治的方法,当枯心团和枯鞘团超过900个/hm2时应全田施药,药剂同上。
四(2)代褐飞虱迁入量一般不大,在防治螟虫的药剂中加入25%扑虱灵450~750 g即可。
3.2.3拔节至抽穗期(8月份)。该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机插水稻要注意防治稻曲病,其次是稻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兼治纹枯病,稻瘟病流行区要注意防治穗颈瘟。
于抽穗前10d(剑叶叶鞘与倒二叶叶鞘持平)防治稻曲病,可使用50%多菌灵1 500 g+10%苯醚甲环唑750 g喷雾,为了省工,其中可加入40%福戈150 g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
于破口期防治二、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兼治纹枯病、褐飞虱和稻曲病,可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50 ml (防螟虫和稻纵)+ 50%吡蚜酮150 g或25%噻嗪酮600 g(防飞虱)+ 30%爱苗225g或25%丙环唑450 ml(防病害和早衰)喷雾(该配方应根据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增减,如稻飞虱发生轻可不施防稻飞虱的药)。
山区等稻瘟病流行区以防治穗颈瘟为主,在破口期,未发生叶瘟的田块可用75%三环唑450 g预防;发生叶瘟的田块可用25%咪鲜胺(使百克)乳剂750 ml或者50%多菌灵2 250 g+三唑类药剂如25%丙环唑450 ml喷雾。其中根据稻螟虫和稻飞虱的发生情况加入相应的药剂。
3.2.4灌浆至成熟期(9月份)。该期主要是防治褐飞虱和纹枯病。由于机插水稻生育期后移,气温适宜,褐飞虱和纹枯病的发生可能要重于手插秧,更应重视其防治。褐飞虱每百丛有虫500头时应防治,药剂可使用50%吡蚜酮150 g或25%噻嗪酮600 g。如虫量特大时,则应使用10%叶蝉散可湿粉3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50%吡蚜酮5 000倍液放干田水泼浇。
纹枯病重时,可在防治飞虱的同时,加入24%噻呋酰胺300 ml或20%井冈霉素750 g喷雾。
4讨论
(1)一次不得超过3种药剂混施,否则易产生药害。施药后24 h遇雨,应补施,以保证药效。一种药剂,在一个生长季节,不要连用3次,以防产生抗药性。水稻生长前期病虫害较轻时可用老药,后期关键时期用新型高效农药,这样可以延长新型高效农药的使用寿命。防纹枯病、稻飞虱和稻螟虫,应喷粗雾,让药液淋到植株的下部;防治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叶尖枯病和早衰,应喷细雾。
(2)由于机插水稻要求小秧苗,油菜茬和麦茬机插水稻播种期要推迟10 d左右,整个生育期相应推迟,抽穗期在夏季高温期之后,水稻后期病虫害如稻曲病、穗颈瘟、稻飞虱发生要重于手插秧。对于冬闲田而言无茬口的限制,机插水稻也可以提早育秧,其病虫害的发生与手插秧差异较小。
就群体动态而言,机插水稻栽时无分蘖,且采取宽窄行栽培,前期群体小,病虫害危害轻于手插秧。由于用种量大于手插秧,一般多用种6~8 kg/hm2,一旦开始分蘖,其速度非常快,群体会迅速超过手插秧,造成后期有效穗多,群体较大。因此机插水稻后期病虫危害要重于手插秧。
参考文献
[1] 陈仕高,蒲正国,谢雪梅,等. 机插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J].南方农业,2007,1(3):40-41.
[2] 徐海云,李文良,郁春松,等. 机插秧稻田病虫草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9(3):119-120.
[3] 吴照峰,周翔俊. 沿江稻区机插秧大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化除药剂筛选[J]. 现代农业科技,2008(9):62-63.
[4] 高婷,王红春,石旭旭,等. 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及其草害防除[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60-62.
[5] 刘春祥,王新超,杨文华. 机插稻田杂草的发生及综合治理[J]. 現代农业科技,2009,22:165-169.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4,42(4):10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