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心理失衡”

2014-04-29 00:44
当代党员 2014年4期
关键词:晋升党员干部领导

美国联邦调查局心理专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心理失衡是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一大根源。

在党员干部群体中,心理失衡导致的非理性行为也不鲜见。

看到别人收入比自己高,有一些党员干部就心生不满,甚至产生以权谋利“捞一把”的念头;看到别人比自己升迁快,有一些党员干部就认为“我本事比他大,为什么升官的不是我”;看到别人工作出色得到领导表扬,有一些党员干部就认为“他是在领导面前表现”……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心理失衡,影响的不仅仅是党员干部自己的情绪,更会影响工作效率、团队团结,甚至产生违法乱纪行为。

如何让失衡的心理天平重归平衡?本刊特别邀请彭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业培指点迷津。

困惑一:勤勉工作却不得赏识,如何平衡?

“有人在领导面前表现,很快就得到赏识;我任劳任怨,领导怎么视而不见?”

——李曦勤,某县委机关中层干部

镜头回放

李曦勤管理部门事无巨细,经常加班。

2013年,单位准备推行一项新工作,上级领导特意来到各个部门,征求相关建议。

会上,李曦勤连提八条建议。

“思路老套,没有新意。”领导如此评价。

另一些同事提出的建议,却颇得领导好评。

这次会议后,李曦勤觉得“世界变了”——上级开始越来越重视这些同事的意见建议;而在单位效力十年的自己,却始终不能得到领导赏识。

“在领导面前表现一下,有人就‘飞黄腾达了;我任劳任怨十年,领导怎么看不见?”李曦勤颇感郁闷。

从此,他不再踏实工作,开始变着方向领导“表现”。

支招

向群众“表现”才是王道

平时工作踏实勤勉,却迟迟不能受到领导肯定,的确让人郁闷。然而,与其满腹牢骚影响心情,“李曦勤们”不如先弄清一个问题:干部干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

对这个问题,有人在50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省兴国县。

这天,是新任县令上任的日子。

“又来了一个贪污的。”当地百姓如此议论。

其时,大明朝奸佞当权、政治黑暗,加上灾荒和动乱不断,百姓怨声载道。

乡亲们没想到,这位新任“县长”却是个例外。

上任后,这位县令就根据兴国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威德并行,为政节省,招抚逃民,还田于民,鼓励垦荒,核查赋役,精简隘所,裁革冗员”等发展战略,呵护民生、发展经济。

几年之间,百业复兴。百姓“家语户诵,语喇喇不休”,传颂县令功德。

这位县令,就是千古明吏海瑞。

在大部分同行结党营私、一心哄皇帝开心的时候,海瑞却坚持为民谋福,也因此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试想,如果海瑞不问民情,而是想方设法巴结上级和皇帝,他还能青史留名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不管在哪个时代,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评价,都是衡量一位干部是否杰出的根本标准。

困惑二: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如何平衡?

“我有朋友在其他行业,挣钱不少又轻松;反观我自己,收入少,监督严,工作量大……凭什么!”

——陈贤波,某乡基层干部

镜头回放

2008年,陈贤波当上了副乡长,仕途可谓顺风顺水。

陈贤波却越发郁闷。

按照乡领导班子分工,陈贤波分管经济,专门和各类企业老板打交道。

“别人的衣服是皮尔·卡丹,我穿的衣服来自街边摊。”

“别人坐奔驰宝马,我坐‘十一路。”

“别人天天打高尔夫球,年收入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我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年收入三五万元。”

…………

时间长了,陈贤波便产生了一种冲动:与其窝囊地当公务员,不如“跳槽”“下海”找大钱。

支招

你学会“比较”了吗?

当代社会,物质不断丰富,各种各样的诱惑也随之“井喷”。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一些党员干部觉得当公务员付出大、收益小,于是渐生“跳槽”心理,甚至还有了以权谋私“捞一把”的冲动。

这样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自己的心情,同时也可能成为贪腐行为的动因。

我讲一个故事就能说明。

毕玉玺出身农民家庭。经过多年奋斗,他从一名农村公社技术员成长为北京市交通局副局长、首都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然而,这个从基层奋斗起来的干部,最后竟因受贿、私分国有资产1304万余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何以至此?问题就出在一个“比”字。

随着手中权力日渐增大,毕玉玺不再安心工作、追求新的业绩;相反,由于受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他开始和身边的企业家、大老板比吃穿享受,导致其心理逐渐失衡,认为自己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于是开始通过贪污受贿寻求心理补偿,最终身陷牢狱。

由此可见,能否正确进行“比较”,是影响党员干部心理平衡的一大关键。

如何正确地进行“比较”?我有以下建议——

树立健康的职业观。行业、岗位之间存在收入差异,本是天经地义的现象。更何况,公务员的职业价值在于提供公共服务,即“当公务员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党员干部更应该理性看待自己和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做到在物质欲求上“知足常乐”。

建立健康的自我职业评价体系。如拟定“个人能力”“工作绩效”等标准,定期对工作进行自评,和过去的自己、身边的同事比能力、比知识、比品德、比奉献,将浅薄的物質比较转化为对个人素质的不倦追求,并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

困惑三:能力出众却不得晋升,如何平衡?

“我本事比他大,为啥他升官了,我却没有?”

——张丽静,某区委机关科员

镜头回放

十年前,张丽静考上了公务员,随后进入一家机关工作。

由于作风扎实、业务能力较强,张丽静颇有口碑。

前段时间,机关党组宣布:由于工作需要,单位将从基层干部职工中选拔一人担任中层干部。

消息传出,张丽静对比了自己的条件,发现“胜算很大”,于是欣然报名参选。

竞选结果揭晓——另一位候选人脱颖而出。

“他资历比我浅,学历比我低,担负的工作任务量也没我大——凭什么是他晋升?”为此,张丽静越想越憋屈,干工作也渐渐没了动力。

支招

让差距成为前行动力

希望通过晋升体现职业成就,这样的想法本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把升官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工作动力,就可能在晋升遇阻时造成心理失衡,产生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的非理性行为,甚至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如此失衡,如何平衡?我有以下建议——

首先,要明确一个观点:晋升并非评价个人成就的唯一标准。

在任何行业,职务的晋升都只是证明个人成就的标准之一。除了“当官”,个人贡献、业绩评价、所获荣誉也都是一个人工作成就的有效证明。因此,党员干部不应仅仅把职务晋升作为工作的唯一动力。

其次,要立足自身寻找差距,并把这些差距转变为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的动力。

组织提拔任用干部,自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而落选者常常对这些标准视而不见,忽视自己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什么都好,为啥不选我”的心理困惑。基于此,“张丽静们”应从自身找不足,把弥补不足作为提升自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再次,要建立职业规划,促进个人能力逐渐提升,从中获得职业满足感。

任何事业都是一个漫长的人生奋斗历程,当干部也是如此。一次晋升的得失、一次评比的优劣,不足以左右一个人的职业成败;相反,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才是推动事业不断进步的可持续动力。

如何才能做到?制订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是首要之举——把职业目标分为远中近三类,再根据自己条件,为每个目标制订实现时间及实现计划,然后开始奋斗。中途,如果你觉得计划难以达成,就应该及时寻找问题、补齐“短板”。

如此循环下去,你就会发觉——不仅规划中的目标越来越近,自己的能力也在不斷“升值”。

猜你喜欢
晋升党员干部领导
腐败潜伏期官员何以得到晋升:基于干部任用权的分析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北京街乡公务员职级晋升通道打通了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党员干部要姓“党”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有序推进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