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2014-04-29 17:05吕林涛
学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动手设置计算机

吕林涛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每一个人必备的技能。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开设信息技术科是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是适应学生的自身需求。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这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不仅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如何在活泼好动的小学生面前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成为我们每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体现出我们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本文是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一点经验,希望能够得到同行们的认可。

关键字:小学教学 信息技术 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科,对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比喻的形式开展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机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许多知识、名词对他们来说太陌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把这些枯燥的知识生搬硬套地传授给学生,有时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更有甚者会让学生感觉到计算机不好学,不好“玩”,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对我们的教学采取抵制态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认为,在教学新知识时,我们可以采用比喻的形式。把知识比喻成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使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更乐于去理解和接受,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我们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复制”功能时,我把复制比喻成“复印机”让学生感觉到小小一个动作就能把文字“复印”出来。很多知识我们都可以采用比喻的形式教学,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时刻研究教学内容,努力使我们的知识让学生接受起来更轻松。

二、引导学生积极实践

小学生都有好動、好问的心理特点。由于计算机具有一定的可玩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己动手验证教师讲解的内容是对还是错,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讲解word应用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发现字体设置、颜色设置、大小设置等等基本的操作。在学生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时不时地对那些不知所措的学生做一些引导,使学生感觉学习并不困难。这也是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求知欲望,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速度、理解速度。

三、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是如此。计算机本来就有一定的娱乐性,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游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把大部分知识都转变为能力。当然穿插游戏时,教师一定要选择恰当的、贴近教学内容的游戏,切忌只顾游戏,而忘了教学。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引导,一定要让学生在教学要求的范围内游戏,不要让游戏流于形式。

四、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完成任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心情愉悦地开展学习。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任务要注重以下几点。(1)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过难或太容易,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得到结果。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考能力。(2)任务的设置要注重隐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受到重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难点。(3)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没有教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设计任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完成任务时同样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是我们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际体现,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体现。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应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完善这种教学形式。但一定要注意从自己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任务。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

五、注重练习内容的选择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练习材料、活动素材等一定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亲切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或者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例作为教学素材。例如,安排学生学习文字处理时,可以考虑以写日记为一条主线。一方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习作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另一方面,习作的内容、形式多样,可以方便的利用信息技术来处理,例如,通过写“春游日记”掌握文档的录入、段落格式的设置、编辑修改;通过描写冬天“雪花飞扬,到处是银装素裹”的景致,引导学生观察冬天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设置不同的字符格式;通过录入“快乐拍手歌”歌词,掌握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完成需要重复输入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目标。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研究适合自己的教学形式,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姜优芬.比喻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9).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动手设置计算机
我也来动手
计算机操作系统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动手画一画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动手演示找错因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