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工作的几点认识

2014-04-29 00:44孟长海王瑾刘广超
河南教育·高教 2014年4期
关键词:党建带团建预备党员实践

孟长海 王瑾 刘广超

摘 要: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是组织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在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培养机制。通过提供锻炼学习的机会,开展好党建带团建工作,促进大学生预备党员觉悟不断提升,是很好的再教育渠道。

关键词:大学生;预备党员;再教育;党建带团建;实践

大学生预备党员阶段是党员发展过程的关键环节。如果预备期的教育跟不上,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工作水平,笔者结合基层党支部的实践,谈谈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再教育问题。

一、加强大学生预备党员再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大学生预备党员再教育是组织发展的必要环节

《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要求对预备党员设置一年的考察期。预备党员转正前设置的考察期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程序的需要,也是进一步端正预备党员入党动机的需要,更是为了保证党员质量和纯洁性的需要。加强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再教育,是促使大学生党员早日成熟的必要环节。

2.加强大学生预备党员再教育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必要途径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组织,如何保持队伍的先进性,带领全国人民夺取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党员来体现。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整体素质高低、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不仅关系到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更关系到党组织在普通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搞好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再教育,对于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使其真正做到入党前后一个样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大学生预备党员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预备党员再教育缺乏一个模式

《党章》第七条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中国共产党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第二十二条规定,党组织应及时将上级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锻炼,对他们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虽然预备党员教育工作的任务、要求和方法已明确规定,但是从实际来看,许多高校的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工作更是各有差别,导致在具体操作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2.大学生预备党员再教育内容单一,缺乏深度

目前,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模式缺乏,指导性意见少,在进行继续教育时容易出现基层党支部开展工作的模糊状态,往往是根据上级要求组织预备党员参加政治学习、写心得、写思想汇报或者组织一些象征性的公益活动。从整体上讲,教育多集中在理论灌输和参加简单的劳动;从实际效果看,这样的活动内容缺乏新意,呈现出教育内容单一的特点,没有深度,引不起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容易走向形式主义。

3.大学生预备党员再教育缺乏长效机制,没有整体布局

现在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仅限于组织生活,没有完善的教育制度和考核机制;对大学生预备党员的考察仅停留在表面的思想汇报上,缺乏个性化的关心和引导,致使他们没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忽视了个人在预备期的表现。同时,许多高校还延续着对党员一贯性的教育模式,缺乏新的有效机制。

4.大学生预备党员对入党后再教育概念模糊,思想松懈

调查发现,大学生预备党员中,有些对预备期认识不明确,认为只要一年考察期内不出问题,就会按期转正;有些开始与普通学生争名夺利,思想上放松要求,工作积极性不强;有些在实际工作中,思想迷乱、混淆工作与感情,认为自己已经通过了组织的考察,就应该“让贤”,把锻炼机会让给非党员学生,于是主动放弃担任班团职务,不愿继续为班级工作。

三、大学生预备党员再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近年,河南中医学院在加强大学生预备党员再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教育机制、教育方法、基本内容上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绩,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1.高度重视大学新生预备党员再教育,为他们制定培养方案

2013级新生入学报到之后,党支部就面临着预备党员的再教育问题。新生6个班级,有高中时期发展的1名正式党员、5名预备党员。经过交流发现,这些新党员政治理论和党性观念比较薄弱。于是,党支部为6名新党员制定了再教育方案,将他们安排在班级中作为驻班代表。支部老师亲自教他们党的基本知识。通过组织党员交流会、学习会等形式,教育新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所在班级集体进步。

2.围绕党建带团建,为大学生预备党员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经过一年的培养,第一批预备党员(驻班党代表)已熟练掌握党的理论知识和党员发展程序,各班的一些团员也在驻班党代表的引导下逐步成熟,从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为预备党员。为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党支部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级党建带团建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在年级设立党支部,在支部下设置驻班党代表,每个班又根据新发展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数量成立相应的团学小组。大学生预备党员作为班级的核心,联合班委和团支部参与班级管理,受到了实践锻炼。

3.探索量化发展模式,培养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公平公正意识

党员发展事关大学生切身利益。每一年的党员发展都牵动着众多大学生的目光。能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是对基层党支部的考验。党支部在组织发展上,主要从第一批发展的预备党员入手,积极推行量化发展模式,让党员发展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在发展推荐中,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考试、成绩量化测评、班级民意测评以及德育分量化测评作为党员发展评价指标,按照百分制的原则以及党员发展计划择优发展,把团员推优、党员发展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客观公正,对以后党员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结合大学生预备党员实际,开展比学赶帮超学习竞赛和德育竞赛活动

在开展大学生预备党员再教育工作时,年级党支部注重每一个团学小组组长的领导力培养和团学小组综合实力的提升,将6个班级的党小组长安排在团学小组“挂帅”,负责对年级团学小组的领导;围绕学生专业课成绩、英语四六级过关情况、德育分数等多个硬指标对团学小组进行量化考核,在一学期或者学年结束,对小组取得的成绩进行公布,评选出优秀的团学小组和最差的团学小组。通过比学赶帮超,不仅调动了大学生预备党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通过先进带后进,给班级整体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5.强化大学生预备党员纪律和责任心教育,用荣誉感提升党员素质

在工作中,学校注重将党建带团建工作与文明班集体、优秀团支部评選相结合,与大学生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转正、推优评先工作相结合,与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年级建立由党支部、团总支、年级委联合考核小组,对各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察与考核。此外,在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上,学校还采取了走出去的方式,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大学生预备党员再教育,提高了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整体素质。几年来,大学生党员尤其是预备党员自觉担责任、事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了以老带新、一批带一批、先进带后进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洪波,鄢万春,向异之.大学生预备党员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2002,(4).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黄开勇,徐照宏,覃美珍.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学术论坛,2008,(8).责编:沐 林

猜你喜欢
党建带团建预备党员实践
预备党员能否参加党组织的民主评议活动
党章关于预备党员的有关规定
研究生“党建带团建”思路初探
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平台建设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新形势下党建带团建问题及解决思路探析
预备党员能否提前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