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璐
摘 要:目前,大学生德育在理论体系、途径方法、教师对德育认识程度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大学生德育的边缘化、功利化,大学生德育教师团队匮乏。《中庸》中丰富的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具有深刻的启示。大学德育应当重视“智、仁、勇”等传统内容,应当借鉴“慎独、固执”等传统德育方法,倡导以“至诚、中和”为教师团队德育认识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中庸;德育思想;大学生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所面临的困境
(一)大学生德育的边缘化
首先,从专业领域来看,现在的高校教育更多注重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了专业精神、专业的历史发展、专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等人文知识的传授,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淡薄。理工科学生缺少人文精神,人文科学生缺少科学精神,表现为技术化的单向度发展。医生缺少医德、教师缺少师德等,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虽有自身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专业精神的缺失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从公共课程设置看,大多数的高校主要从思想意识形态教育这个角度进行公共课程的选择,把政治教育置于首位,忽视了德育的相关课程。上课模式也大多采取简单的说教与灌输,学生相当排斥和反感。这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独立精神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大学生德育功利化
首先,表现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化。现代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以现实利益和功效价值为标准,把物质利益作为审视自身思想和行为的标准。他们的学习动机功利化倾向严重,过于重视学习社会上热门的专业知识,却忽视了基础学科知识,而且还有部分学生只为应试去学习理论知识,忽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缺乏创新意识。
其次,表现为高校德育内容以及目的的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法则也深刻地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当前许多高校的德育仍然局限于强调理论知识和基本行为规范的传授,缺少对大学生生活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许多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信仰缺失、理想缺乏,道德选择能力明显不足。
(三)大学优秀德育教师团队匮乏
高校德育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只有不同层面和学科的教师共同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及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才能全面提高大学德育工作的水平。
然而,一些高校缺少一支道德境界高、工作能力过硬的优秀教师团队。许多大学教育工作者不能认识到德育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不仅需要专门的德育老师,也需要学科教师在日常的德育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德育思想和方法。部分教师认为德育只是政工干部的职责,只是注重抓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长此以往,大学德育必然走向可有可无的境地。
二、《中庸》中蕴含的德育思想
(一)以“知、仁、勇”为德育课程的内容
在儒家理论道德体系中,有一系列的德性范畴,如仁、刚、简、温、勇、恭、知、宽等。《中庸》一书提出了“三达德”的道德范畴纲目,突出了知、仁、勇在儒家理论体系构建中的基础地位。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孔子所提倡的中庸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中庸,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品质或品德。孔子贵仁,提出了一个以仁为核心、仁礼结合的伦理学说。而中庸人格首先表现为仁、礼的统一。“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完善自我,是仁的表现;成就物之性,是智慧的体现。“唯天下至圣,方能聪明睿智”。天下仅有圣人,能够做到聪明睿智。仁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爱人,成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仁以孝父敬兄为先,又扩大为泛爱众,即爱父兄以外的其他成员。仁作为内在的德性和礼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和价值。
在以仁作为中庸至德性的人性根据后,孔子进而提出了要达到这种至德性还需具备的两个要素:知和勇。知,首先表现为一种理性的能力。“未知,焉得仁?”没有这种理性的能力,就无法达到仁,自然也就无法做到中庸。孔子之中庸强调时时用中,事事合理,这就必然要求一种理性的认识能力。至于勇,可以视为意志的品格,它首先具有自主选择的功能,还表现为一种勇往直前的坚韧毅力。孔子之中庸,是仁、知、勇的统一,并且也只有将三者统一起来,才能成就中庸人格。
(二)以“尊德性而道问学、慎独与固执”为德育途径
“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中庸》中极高明的一句话,也是《中庸》所主张的德育途径。德性即近代所谓理性,问学即接受前人的经验;“尊德性而道问学”,兼重理性与经验。“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何种关系,在“至诚”这条路上又处于何种地位,《中庸》并未给出直接的回答。朱熹认为“尊德性”是指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道问学”是指格物致知的道德学习。从这个理解上来讲,我们可以认为“尊德性”是“道问学”的最终目的,“道问学”是“尊德性”的手段,“至诚”之路需要二者的兼顾和统一。
“中庸”之道既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普遍的方法论原则。孔子提出“中庸”,就是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处理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而“慎独与固执”是中庸所主张的德育方法。“慎独”最早出于《中庸》,是子思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为自我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的一种修养方法。“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一种自我反省,时刻警觉地鞭策自己,将不良状态扼杀在萌芽阶段。真正做到慎独,不只是掌握了修身以道的方法问题,更是真正认识到修身以道的意义、端正修养动机的问题。也可以说,慎独不仅是一种修养方法,也是一种道德境界。
“固执”是另一种德育的方法。“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意思是要想达到至诚的境界就要择善,省察内心,以保证自己始终处于明觉的状态,同时人们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面对各种诱惑和干扰,要择善固执,以实现诚的境界。
(三)以“至诚、中和”为德育理想境界
《中庸》说:“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后,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宇宙间的至诚之德是没有终止的,因而,人们追求至诚之德意识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向着至诚的方向不断地努力才能达到博后、高明、悠远的境界。“诚”的最高境界不是“成己”,而是“成物”。“成者,非自成而己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在儒家看来,宇宙与个体本是息息相关的整体,要实现理想的人格就不仅要成就自己,更要成就万物,所以儒家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天人,和内外”。这样,也就达到了“致中和”的境界。《中庸》对“中和”的解释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儒家传统的核心思想。“中”实际上就代表了一种天命、天道。而将这种“中和”推之于万事万物,便是与天地取得了同样的地位,便可参与到化育万物的过程中。“致中和”的过程,便是“诚”的发现、认识并实现的过程。
三、《中庸》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一)大学应当重视“知、仁、勇”等传统德育内容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其价值观会随着社会各种思潮和热点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以“知、仁、勇”为内容的大学生德育课程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无论是在学校教育中的专业领域还是公共领域,都应把握“中庸”之道,志在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的态度积极主动地转变德育观念,适应时代的变化,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信息资源,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应该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途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学生,锻炼大学生“知”的理性能力、“勇”的理想品质及“仁”的优秀品格,使学生在学校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积累之间达到“中庸”状态。学生并不拘泥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也不仅限于社会实践的积累,而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其两者有力结合,将大学生内心的道德准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求,在为社会做贡献、为群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完善和发展自己,从而使大学生道德人格在道德选择中不断提升。
(二)大学德育应当借鉴“慎独固执”等传统德育方法
首先,从道德他律的视角看,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场所,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管理和环境来实现以德育人、以德服人的目标,所以在德育课程上“不仅要关注教育者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也要重视受教育者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正如《中庸》所言:“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让大学生在文化享受和文化娱乐过程中接受正确的德性引导,使大学生身心得到陶冶,性格得到塑造,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除了这种他律机制,还有一种自律机制,也就是《中庸》中讲到的“慎独”。早期儒家十分重视道德自觉与自律,以及道德自觉对于培养人的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功用。学校要用外在的力量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从而使学生的他律转换成自律,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内省”的状态,内省是个体自觉进行道德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从而使大学生自我道德不断完善。他律和自律是两种不同的约束机制,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二者兼具则相得益彰,二者分离则造成混乱和失序。因此,高校德育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大学生的德育。
(三)倡导以“至诚、中和”为教师团队德育认识的理想境界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传授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古人说,“师者,人之模也,无德者无以为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既是社会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提高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十分必要。《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也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教师应以一颗“诚”心约束自己,不为外界利益所诱惑,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和渊博的学识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学生,以广博的智慧吸引大学生,以高尚的情操与无私地奉献感化大学生,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诚信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鹏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张玉茹.主体性德育模式与德育有效性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责编:一 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