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濂庵随想

2014-04-29 02:23黄尔越
美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吴侬老妇板桥

黄尔越

大约刚下了雨罢,空气有些潮湿,远山氤氲着朦胧的雾气,偶尔几声鸟啼似乎也柔软了声调。脚下的小道有些泥泞,随着我和母亲的脚步有规律地发出清脆的溅水声。一片静谧,浸满了庄重和安然。

不知怎么便兴起了来这里的念头,似乎很多年前将一件重要物什遗落在了这儿,然后恍然想起来便再也止不住寻觅的步伐。我瞥见了母亲紧抿的嘴唇,似乎沉浸于意识海。母亲找的是什么呢?而我,又来这寻觅何物?

又拐过了一个弯,一段斑驳的矮墙便突兀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龟裂的墙上到处是陈旧而剥落的石灰,就如走到时光尽头,眺望缱绻夕阳的老人,却又尽显阅尽世事的沧桑和淡然。墙上开了小门,没有写任何匾额或是题字,让人不禁怀疑记忆中反复咀嚼的名字是否真实存在。母亲到了此处,反而放慢了步伐,生怕惊扰了歇息在晨光中的庵堂。

“这里便是水濂庵呢”。母亲感叹着。然后她拉着我跨过了庵堂的门槛,这一脚,我踏进了时光之河。

洒扫得一尘不染的中庭,两三间江南风格的白墙黛瓦屋子,远处隐约传来水帘飞溅的清灵乐章,还有几把放在晨光下的竹椅,这一切都和记忆中的模样重合,让人觉得这里的时光独立于红尘。

它们都没有变,我却长大了。有些钦羡这庵堂近乎执念的守旧,仿佛一个时光的守护者。

几声咳嗽伴随着拖沓的脚步向这里挪动,原来是守庵堂的老妇来了。她端了一个木质的水盆,手臂揽着几把青菜,见了我和母亲,友善地笑了起来,露出没有牙齿的牙床。母亲帮忙接过木盆,老妇慌忙而不好意思,她连道:“坐……”一口吴侬软语,夹杂着几声短促的喘息。

我这才想起来水濂庵里的儒软方言,不正是记忆中唱童谣的声音吗?我再次凝神观察着老妇,是了,是那个婆婆,就像以前一样穿着双排扣的斜襟蓝衣,却不复以往的精神矍铄。那时她的牙齿都在,一双眼睛澄明得不像老人,也像今天这般坐在竹椅上洗着菜,然后小声哼唱着童谣。

“沿板桥,沿板桥,倒了下去没人捞!”

十年了。她还在,守护着庵堂,就像守护着时光。她也曾有俗世的羁绊,某一朝安身于水濂庵,从此和衣斑驳。

这便是水濂庵……吗?

母亲怀念地从包里拿出两块可以拼合成圆形的石头,这石头中心是黑色的,就像糖馒头一样。老妇接过看了两眼,笑着问母亲是否是这山上捡来的石馒头。母亲便道是30年前在水濂庵上学时捡来收藏的,一直没舍得扔。

我摸了摸裤袋里那个10年前捡的石馒头,我的,是肉馒头呢。

老妇又讲起石馒头的传说,她的声音有些浑浊,听不太清,大约是哪个神仙恩赐的遗物罢。

“可惜这几年很多人来捡,现在,再也找不到成色这么好的了呢。”老妇惋惜地抚摩着石头,脸上无奈的神情一闪而过。

离开的时候,老妇为我们相送。我看着她的眼睛与她道别,岁月编织的皱纹便也一同入眼,盈得满满的,险些从眼中溢出来。我遇见了那年蹦着跳着跨进这里的自己,望见了在我身后流转的五色年华,然后我转身离去,走回喧嚣,向前,向前。

身后又传来吴侬软语唱和着的歌谣。

“沿板桥,沿板桥,倒了下去没人捞……”

我和母亲找的,只是水濂庵罢。

(指导老师:何文魁)

猜你喜欢
吴侬老妇板桥
板桥情(外一首)
老妇干陈秀琴和她的伙伴们
“松竹”图里话板桥
板桥河
吴侬软语何处觅
《圣母子》和《老妇》
南方
板桥村扶贫精准在哪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离不开吴侬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