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艳
“椰城读书节”有奖征文点醒自然的诗
——读《叶宝林诗词》感记
■王春艳
叶宝林先生是多才多艺的业余文学工作者,他写了一笔出色的散文,又是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闻记者,写了几部精彩生动的报告文学,一年前又踏入诗门,倾心于诗道,写得一卷朴实纯真而玲珑剔透的好诗。而且新近出版了煌煌两卷本的《叶宝林诗词》选集。
诗人的第一要素是善于观察。所说深入生活,其实在于深入观察。所谓“观察”:观者,只见客观事物的现实性、现场性的自然形态;察者,则要穷根求底,察其事物的过去时及未来时的立体层面,考其历史之来龙去脉,历数未来发展趋势。诗要从观察入手,以诗人之眼观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本身,还要观察到事物所含蕴的另一面。读叶宝林的诗,迎面扑来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纯厚的清香,冬天的冰雪,夏天的火烧云,秋天的红辣椒,春天的小草,以及乡情拾轶中的“黄泥摔泡”、“黄泥火盆”、“村中老井”、“荒山拾柴”、“村头池塘”,又童年忆趣中的“月下偷瓜”、“野餐蝗虫”、“纵马追蝶”等,且有诗人自己的发现。所谓发现,就是以情观物,从普通的生活情节中发现美感诗感,发现天真的童趣,发现人生哲理。如《野餐蝗虫》:
蝗虫胜过紫虾香,几抹炊烟退野狼。
马褂扇风篝火旺,圆圆小肚滚斜阳。
这首诗细腻地描写童年在野地里烧烤蝗虫的乐趣,首句就断语烧烤的蝗虫要比紫虾还香,而且篝火的炊烟连野狼也要畏惧,退到远远的地方去;“马褂扇风”用动作来展示戏耍的欢快心情,最后,把小肚都吃得圆滚滚的,乐癫癫地跑下山去。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尽用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形象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给人以动态的美感。同样的诗学手段,在《月下偷瓜》、《纵马追蝶》中,也是用动作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动作刻画了人物心理,具有生动的美感美趣。这些诗,所以称为掷地有声的好诗,在于它没有空洞地说教、直白地议论,没有主题先行,议论为体,而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生活的细节描写,是鲜明的形象构筑,有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
在《月下偷瓜》最为生动是末两句的细节描写:
“回头明月空中望,从此一生不敢看”。
一“望”一“看”,两个动词写出极为矛盾的两种道德心理:如果月黑掩盖着“偷”瓜的行为,还可心安一些,可是此刻偏偏明月交辉,照耀着“偷”的行动,便觉心虚;在月亮一望之间,竟然“一生”都不敢再去看月亮,到好像月亮是传统道德的监护神,说明诗人家教很严格,在幼小的心灵里刻下深深烙印;但天真的童心,促使他又不能不去“偷”,“偷”在幼小童心里,是一种乐趣,是一种美感,又是一种愧疚。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写得生动、鲜活而有情趣。唯唯此心,天地可鉴。“不敢看”,在内心潜在着轻轻地诚挚地忏悔,这就是诗人的真诚的自我形象。
还有七律《怀恋松江湾》、《蒲公英》,五律《荒山拾柴》、《黄泥火盆》等,这些诗都是用生活口语营造了农村生活小景,质朴的比喻,生动的细节,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农民那种自足的丰收喜悦心情。
叶宝林诗词的第二个特点是有想象有升华。
诗不是现实的摹本,诗是想象的世界。如叶宝林的《采桑子·江边采桑》:
蚕儿至死丝方尽,织得衣裳,绣得春光,为有青山片片桑。
花多更有斑斑果,一树蜂忙,一岭清香,碧影舟歌入夕阳。
首句化用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只是李诗是虚入,而叶诗是实出。诗人展开丰富的联想,“织得衣裳,绣得春光”,已是实中有虚,而且,不是只有一片桑林,而是座座青山,片片桑林,这秀丽的桑山该是“绣得”多少片“春光”啊。过片,过得巧妙,由片片桑林过渡到片片花开斑斑结果上来,形变意未变,也算过度得自然妥贴。下半阕,诗人展现了丰富的想象:一种倒装写法,先写果,后写花,有花方有蜂儿忙碌,才有播洒满岭的清香,而后才满船装载着“清香”、桑山碧影、嘹亮的山歌顺流而下进入夕阳里,满载着生发而又丰收之气,这是多么清新而壮美的人生图画。
再如叶宝林的《画堂春·老妇晨练》:
红云一朵落唇边,青眉柳叶弧弯。蓝花折蝶点斑斓,舞步庭前。
方欲乘风飞去,却闻香气缠绵。桃花树上觅春天,头顶翩跹。
这首词写得轻盈靓丽,公园里,桃树下,老年人,悠闲自得的晨练情景,一股青春气息萦绕其间。得益于诗人细腻地观察,亲切地体验。首先描写老妇的外貌形态:一张纯情的笑脸,你看她活像一朵红云落到唇边,老人焕发青春,脸像少女般的红润,显然已经画唇纹眉了,“青眉”如柳叶一般的弯生生的;身穿“折蝶”的蓝花布褂,剪裁十分得体,伴随着轻盈的舞步,款款而起一身朝气,简直是飒爽英姿了。下半阕过片一句似乎来得很突然,但细一读,又觉得很贴切。“方欲乘风飞去”,从何说起呢?是谁“方欲”飞去?诗句的跳跃是表现了诗人思维夸张的跳跃。细品,原来是从“折蝶”二字联想而起,本是装点衣服上的“蝶花”又怎么能“飞去”呢?叶宝林的词,也有大体相同的想象力。他是说,“蓝花折蝶”也能闻到缠绕的香气,仍然是倒装句,先写香气,后写香气的源头,原来是“桃花”之香。“桃花”传统象征是粉面,象征着灿烂的春天。蜂蝶缠绕在桃花枝头,有象征着姹紫嫣红的世界。欲飞不能,乃是留恋安适的环境。最后缠绵的香气在“头顶”上盘旋,“翩跹”,照应上半阕的“舞步庭前”。这首词,上半阕实写,下半阕虚写,构思完整,首尾相照,气势呼应,意象连贯。在老妇晨练的瞬间,通过细节、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当代中国老有所养,福寿康宁的心理状态,老不服老,老有少心,练得身体康健,老妇人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健康的美感,展示了当代中国的中国形象中国精神。
叶宝林诗词的第三个特点,是有开掘有哲理。
诗与哲学是近邻,但哲学不等于诗。如果说“情感”还仅仅是诗人的直感,那么哲理则是诗人透脱了诗感的对象,由表及里,发现了其内在的哲理。钱钟书先生曾说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有哲理的诗,自然增加诗的感发力,和醇厚的生命感觉。诗人自有以超越常理的感悟思维,注重把握那些常规思维之外的非常之理,深刻的哲理只能靠妙悟去把握。自然界这些历来不为科学界关注的现象,即所谓奇形怪状,恰好能够启发诗人理解人生、世道以至宇宙中最深邃精微的道理,并借助这些奇形怪状使之形象化,写出数不清的脍炙人口的哲理诗。有哲理意味的诗,如金石掷地有声,有沉甸甸的沉重感,令人经久不忘。如叶宝林的《青藤》:
青藤软骨善攀爬,舞叶凌空弄影斜。
旧主坍塌浑不怕,新高依附再安家。
青藤攀树本是自然现象,一种宇宙生命不灭的自然法则。但诗人有独到的发现,独到的开掘。诗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藤耀武扬威的外部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软骨善爬”的本质,和借力攀高的依附精神。第三句“转”得极有力度,由青藤的外部形态,转到其内质精神。前后呼应,顺畅自然。旧的主子倒台了也不怕生活无着落,还可寻求新的主子,一样地安家,一样地耀武扬威、仗势欺人。如此循环下去,青藤便永远不倒。这是自然景象,也是社会人生的哲理。善于“攀爬”的人和物都是“软骨头”的,这个隐喻是极自然极深刻的。诗的前二句是自然生态的生动写照,后两句则含有理性,具有社会批判的意味,批判那种趋炎附势、奴颜媚骨,但又不露声色,绵里藏针,开发到人生哲理,这是自然而然了。
再如叶宝林的《山云》:
方才一朵孤,转眼万层涂。
不觉林间有,随风入看无。
寥寥二十字,却将自然宇宙时间与空间交错,一与万,有与无,天与地,山与林,由于“云”的涂抹,产生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神妙莫测,变化万端,诗人的人格精神也就是在这些作品的基调中透现出来。
方才见一朵白云,转眼间却是乌云满天,不知不觉的林间已经有了,可是当你走近前去却又什么都不见了。前两句是遥看,后两句是近睹,前二句写天,后二句绘地。仅仅是二十个字,写出缜密的宇宙空间与时间的变幻莫测,虚无缥缈,捉摸不定,深深地映照着人生哲理,一句不空,一字不隔,又是尽用隐喻,自然顺畅,委实是难得的佳篇。
讲文明树新风 公益广告中国网络电视台制 山西运城盐湖区沈康 吕晶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