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倩
摘 要:本文以农户行为理论、地租理论、区位理论和区位经济发展辐射理论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宅基地;流转意愿;农户
一、基础理论
(一)农户行为理论。学者波普金认为农户是理性的个人或家庭福利的最大化者,并表示这里的“理性”是意味着,农户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偏好和价值评估他们选择的后果,然后做出他自己认为能够达到他最大效用的选择方式,该理论是强调的理性动机。按照这一命题,我们可以这么说:当农户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就会表现出理性行为,有效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进行配置并合理利用,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二)地租理论。杜能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或经济地租,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布局的关键因素。赫德在1903出版了《城市土地价值原理》。他认为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城市距离较近、质量较差的土地将逐步被利用,距离城市较近的土地会产生较大的效益,较远的土地没有效益。伴随着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距离较远的土地慢慢开发利用,促使距离城市较近的土地租金增大,而导致距离较远的土地的租金出现,而此时更远距离的土地尚无价值,以此类推。
(三)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多要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对于经济学而言,主要关注劳动力、资本及制度政策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于某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土地因子永远是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因素。空间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区域经济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要素都是由土地资源来支撑。人们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方式一般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现出来,第一种是人类进行劳作的对象。第二种是人类日常的空间活动和生活场所。所以可以说,交通条件的优劣状况影响着土地利用和发展现状,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活动的发展和效益。
(四)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辐射理论是指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与水平发展较慢的地区进行人才、技术、市场、资本等要素的交换和流动,以及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替代与现代经济发展相反的旧习惯势力,从而加快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对某区域辐射的程度和速度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距离有关。
二、宏观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由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可知,邻城镇经济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一般来说,城镇经济发展程度高,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意愿较高,城镇经济发展程度低,宅基地流转意愿较低。经济发展程度可用人均收入衡量。
(二)社会因素。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大量人口进行转移,导致农村大量宅基地闲置,而与此对应的是其他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以此引起宅基地流转的需求;其次农民对现代生活所需要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有了产生迁移城市的想法, 去享受高水准的教育、医疗和服务等,当在各方面条件都成熟时,农民就会选择定居城市,进行生活,对宅基地依赖性降低,进而会有流转宅基地的意愿;而农村清新的空气和环境吸引大量的城市居民去休闲度假,以致可能引起宅基地流转,综上可以看出,宅基地流转存在潜在市场,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农户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产生流转意愿,而大量宅基地需求会增加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
(三)城镇化和工业化。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工业化与城镇化体现在农村劳动人口和社会生产力汇聚在城镇的过程,可以用非农业人口占城镇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表示, 城镇化率越高,说明其信息化程度、现代化程度、工业化越高。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方面,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农户不再依赖土地,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开始城镇化,人口聚集到经济发达地区,较大的人口流动转移引起市场上宅基地潜在需求,引起城乡结合部流转市场活跃,增加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相反,若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低,城郊结合部潜在市场不活跃,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低。
(四)制度约束。当地土地制度政策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对于不同区域而言,当地的制度政策影响到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在我国,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而我国农村集体分组、村、镇,因此我国农村大多以村、组为单位对土地进行流转。根据资料显示; 我国农户土地的转让范围主要是村内小组内转让形式。小组内转让的比例为80%,而村内不同小组之间农户土地的转让比例为15%。当本村村民出去务工的人数较多,外地的生产大户很难进入到本村或者是本区域的土地流转市场,那么就会出现本村的宅基地大量荒废、无人管理的现象,对于农户而言,其宅基地流转意愿比较低。相反而言,如果制度政策土地进行流转,流转市场比较活跃,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就比较高。
(五)交通条件及其他。根据地租理论和区位理论,两个区域之间的交通发达程度影响运输成本。如果交通越发达,成本越低,则其合作效率就越高,那么本区域资源更能够被合理开发利用,就能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在农村,如果改善村庄周围交通条件,农户进城务工或者说和外边世界交流更为方面,则村庄经济和个人收入水平得以提高,生活得以改善,而对此农民建新房的想法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为了生活更为便利等原因,一些相对于交通便利的公路干道附近成了农民建房选址的最先考虑的地方。再者交通相对便利的宅基地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农户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来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会在这些位置将闲置的宅基地进行流转。一般来讲,距离城市越近的位置,用地的矛盾更为强烈,宅基地流转的经济效益更高,因此农户会对宅基地流转产生较高意愿,相反,距离城市较远,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较低,影响农户流转意愿的还有当地路况程度,一般如果路况好,则交通较发达,进而影响交通运输成本,影响农户流转意愿。
(1)农户因素。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农户作为一个理性人,追逐行为利益最大化。所以对于农户而言,自身特征对宅基地流转意愿起着较大作用,其中主要包含农户文化水平、农户从事的职业类型、农户个人性别及年纪等。我国现在处于农村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建设时期,农村中大多数人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更愿意进城做一些与土地无关的工作,只有留在村里的少量人依靠着土地,从整体上来看,宅基地流转意愿较低。宅基地流转意愿意愿受农户教育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讲,农户所受教育程度越高,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机会就越大,自身享受到的舒适度就越多,满意度就越高,留在城市的概率就大,那么他对土地依赖程度较小,有较高的意愿期望。相反,农户所受教育程度越低,且缺乏一般技能,在城市很难获得就业机会,则待在村里的概率越大,如果流转,会考虑以后生活问题而有较低的意愿。除了这,从事不同职业的农户,对宅基地流转意愿也不同。一般而言,从事有关农业生产的农户,对于宅基地流转,有比较低的宅基地流转意愿;从事非农业就业的农户更加倾向于宅基地流转,宅基地流转意愿较高。
(2)农户家庭因素。在农村,一般都是农户作为一个家庭而存在的,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农户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通过家庭特征可以直接表现出来,其主要特征包括家庭人口及非农业人口数量、农户及家庭人口从事职业、家庭收入及收入来源、农户收入等。一般而言,对于一个农户家庭,如果收入比较高和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非农收入,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大多数会选择在城市里面买房子,宅基地的依赖程度变小,则宅基地流转意愿较高。农户家庭人口数量大,子女较多,家庭负担较重,若宅基地流转,会考虑流转以后全家人以后生活问题,则宅基地流转意愿较低。相比较而言,若农户家庭人口数量小,流转意愿较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