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悉尼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悉尼大都市区的范围内,正在形成以悉尼市为全球城市核心,帕拉玛塔、彭里斯和利物浦共同组成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新格局。为了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2013年底,悉尼市政府编制完成了《悉尼都市战略规划与发展2036》。
至2036年,悉尼人口将从2012年的460万增至560万,未来20年将新增就业岗位45万个。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战略规划确定增加现有的住房密度,包括艾平、北莱德等8个城市地区,激活地区活力。
2013年12月,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协会发布了“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工业4.0”是德国联邦政府确定的面向2020年的国家战略,旨在稳固德国在重要关键技术上的国际顶尖地位,继续加强德国作为技术经济强国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路线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技术战略2020》的计划行动中,德国联邦政府为未来项目“工业4.0”设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德国要成为现今工业生产技术(即网络物理融合式生产系统)的供应国和主导市场。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50年后的伦敦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团队于2012年开展了名为“伦敦2062”的研究项目,2013年底出版了同名专著。本书分为4个部分:互联,城市安全,权力和梦想。研究人员此次并未进行全景式的未来主义的研究,给出一个统一的方案,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愿景分析,比如气候问题,作者并未给出一个一揽子的策略,而是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更加实际的角度进行剖析。读者可以看到书中对一些问题的不同的观点,这也是此项研究的特别之处,希望通过“争论式”的研究,打开读者的思路,为未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014年1月1日,比尔•白思豪宣誓就职,接替博隆伯格成为纽约市长,也是近20年来首位来自民主党的纽约市长。作为新当选市长,白思豪发起了城市管理全民大会(Talking Transition)的活动,在纽约热闹的运河大街设立主会场,并在城市不同的地方布置流动宣传车,邀请所有的纽约市民献计献策,参与到城市管理和建设当中。
除了亲身参与之外,纽约市民还可以参加线上互动,了解这个城市正在发生的事情,政府正在施行的政策和措施。市民可以假借这个平台,公开发表对新组建的城市政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城市转型、城市未来、如何使纽约变得更好贡献自己的智慧。
目前,纽约市已经发布了超过200个很有价值的城市数据平台,此举为OpenStreetMap这样的开源地图项目提供了更多内容和数据支持。这也是2013年2月,纽约第11地方法案通过以来,纽约市政府一系列政务数据透明化举措的一部分。根据纽约市的Open Data规划,纽约市将在2018年12月前依法向社会开放400个城市数据平台。
不仅仅是纽约,放眼全球,很多城市,无论大小都在开放市政大数据,例如交通统计、能源消耗率和GPS地图等,纷纷启动各种项目来推动相关的社区建设。全球很多城市将市政大数据向公众开放,并设立项目鼓励大数据应用创新,基于政务大数据透明和Open Data项目的“大数据城市”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新引擎。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才竞争力已成为评价国家发展潜力的标准之一。据新加坡媒体2013年12月报道,法国公布了“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前20国家”排行榜,这项研究针对全球103个国家,涵盖人口占世界人口86.3%。
瑞士在此项排行榜上拨得头筹,新加坡位列第二,同时也是前20名中唯一的亚洲国家。其他亚洲国家中,日本排列第21名,韩国第28名。尽管中国是全球第二个最重要的经济体,却仅排行第47名。排名报告中指出,新加坡是世界上做生意最便捷的地方之一,它有一个强大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它也能够吸引顶尖外国学生,擅长更高层次的技能和正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