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艳丽
(全州县中医医院,广西 桂林 541500)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40例临床观察
尹艳丽
(全州县中医医院,广西 桂林 541500)
目的:总结分析对眩晕患者采用复方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被诊断为眩晕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3次眩晕停(25mg/次)和苯海拉明(5mg/次),观察组则采用中药复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症加减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眩晕患者进行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半夏白术天麻;眩晕;临床研究
中医上认为眩晕是由于体虚久病、情志所伤、失血、饮食、内伤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者因为精血亏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等一类病证。眩即目眩,晕为头晕,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中老年人常常出现眩晕的症状,现在也常发生于青年人。该病的复发率比较高,且发作时常常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病情严重的可形成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临床上常用中医药来防治眩晕,对抑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本研究主要采用经典方半夏白术天麻汤来治疗眩晕患者,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诊断为眩晕的患者8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18~75岁,病程1周至20年。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头晕、视物昏花、行动不利,与此同时还存在头疼、肢体僵直、恶心等情况,且脉象表现为弦或(和)滑,舌苔白腻。其中49例有颈椎病,11例有高血压,14例处于更年期,还有6例发病原因不明确。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若患者出现头重如裹,恶心呕吐,食少多眠,脉象濡滑,舌苔白且腻,则为痰浊中阻型;若患者出现类似晕车或晕船的眩晕,且有头疼、心悸不安的情况,脉象弦、数、细,舌苔黄,舌质小且红,则为风阳上亢型;若患者出现少气懒言、面色晦暗、头晕目眩的情况,且为薄白苔,脉象细弱,则为心脾两虚型;若患者出现视力衰退、口渴心烦、腰膝酸软的情况,且舌苔较薄,舌质红,脉象细弱,则为肝肾阴虚型[1]。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3次眩晕停(25mg/次)和苯海拉明(5mg/次)。而观察组患者按照病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加减。主方为半夏、白术、天麻各12g,陈皮、生姜各10g,甘草 6g,茯苓 15g,大枣 3枚,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若患者发现有肝阳上亢的情况,则增加钩藤、牡蛎、龙骨,同时去除半夏和生姜;如果患者痰湿内热比较严重,加入黄芩、南星、竹茹清热祛痰的药物,同时去生姜;如果患者出现气血两虚的情况,则加入太子参、当归、黄芪等补气养血的药物;出现血瘀情况的患者则加入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的药物;气虚的患者则用人参;胃脘不适的患者加入砂仁、豆蔻;湿气重的患者则采用藿香、佩兰祛湿的药物;恶心呃逆的患者增加旋覆花、竹茹、代赭石等药物。所有药物浸泡半小时后煎煮,分2次服用。1周为1个疗程,共使用4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的病情完全消失,且六个月内没有复发,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除,出现少次复发或者发病间隔变长;缓解:患者的症状有所减轻,但仍然多次复发;无效:患者仍然有严重的临床症状,且发病频率较高。
1.5 统计学方法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2.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眩晕常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但现在青年人发病率也有所提高。出现眩晕的患者,多有视物昏花、头疼、恶心呕吐等状况,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欲裂,甚至昏倒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西药治疗通常起效较慢,或者治疗效果比较差,若治疗效果好的则可能伴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且该病的复发率较高[2],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中医上认为,眩晕多发生在虚证人群上,例如阴虚则容易导致肝阳上亢,引发肝风内动发生眩晕。脾为后天之母,有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所以常用健脾的方法达到祛湿的目的,半夏白术天麻汤中白术有健脾祛湿的功效,而半夏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天麻有平肝熄风的功效,茯苓利水渗湿且不伤正气,陈皮理气祛湿,佐以姜枣达到健脾和胃的功效,共同作用下起到健脾祛湿、化痰理气的作用[3-4]。本研究在此方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加减,以达到辨证论治的目的。
眩晕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发病的原因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本研究中,经治疗后,对照组有19人的病情没有得到缓解,总有效率为52.5%,观察组仅有2人的病情没有得到缓解,32人头晕的情况消失,有30人目眩的病情得到治愈,有39人恶心呕吐的情况减少,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且经过观察发现,使用西药治疗的患者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起效较慢,治愈率也比较低。但通过复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后的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且治愈率较高,患者发病时的症状减轻,复发的时间间隔变长。综上所述,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万兵.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6):691-692.
[2] 周永,郭啸鸣,李胜利,等.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复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5):2509-2511.
[3] 林冰,夏进.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艾灸百会治疗颈性眩晕70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31(3):240-241.
[4] 杜立建.王淑玲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经验[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05-306.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07-20
尹艳丽(1977-),女,广西全州县中医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
R255.3
A
1673-2197(2014)21-01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