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革时期的服饰符号

2014-04-26 05:02刘佳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符号学

刘佳

【摘 要】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的服饰符号的分节,使军装服成为那个时代服饰符号的中项。军装服压倒性地成为了那个时期社会主流层面的流行风潮,不仅仅是政治化的符号,更是人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情感表达。服饰符号对特殊时期的社会文化的表达是显而易见的,对其进行浅析,了解文革时期的服饰的同时,为构建服饰符号学添砖加瓦。

【关键词】文革时期;服饰符号;军装服;符号学

作为日本著名的服饰评论家之一的大内顺子说过:“我们应该告别以款式、色彩和材质来讨论流行的时代,如今剩下的就是哲学。”用符号学的理论知识来解释服饰现象,为深入研究文革时期的服饰提供了新的视角。文革时期的服饰符号有着特殊的社会意识表征,因为政治统率一切,阶级斗争的强化,使得人们的包括服饰在内的社会生活被高度的政治化、军事化。无论是革命领袖还是人民群众,都穿军装服,并由此确定了其在中国服饰史上独特的文化地位。

一、文革时期服饰符号的分节

罗兰·巴特建议符号学可以称为“分节学”,符号本身可以改称“节”。艾柯也认为分节问题至关重要:“任何符号学课题……是对世界进行切分的历史和社会结果。” 对于社会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来说,双重分节是至关重要的。“谁是我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政治、革命的首要问题。因此,对大众进行分类,才能知道采取什么样的社会行动。“文革”是一切行动是“阶级斗争”为纲,“奇装异服”便是在破四旧的“分节”形势下被“军装服”取代,并形成了一场绝无仅有的服饰革命。

《人民日报》在1966年8月26日刊登了红卫兵贴满大街小巷的大字报:“港式的服装不做!港式的发型不理!”、“我们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港式服装改掉、怪式发型剔除!”“牛仔裤改为短裤,余下的做补丁;火箭鞋削平,改成凉鞋;高跟鞋改平底鞋!”等等。在“破四旧”的“分节”情况下,稍微时髦的服饰都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作为能指的西服,其所指为资产阶级;能指“布拉吉”的所指是修正主义;能指旗袍的所指是封建主义;能指“稍微花哨一点”的所指是“奇装异服”。

二、 文革时期服饰符号的中项

服饰符号的分节其实是人为的一种区分方式,从而呈现出服饰符号的中项。说到符号的中项,就不得不提“标出项”和“非标出项”。以裸体与服饰为例,在远古时代或二十世纪初非洲的某些民族,裸体是正常的,而穿着服饰则为“标出项”;在文化社会中,裸体被视为标出性,穿衣戴帽是视为正常的“非标出项”。非标出项正因为在文化中被视为“正常的”,才拥有了为“中项”代言的意义权利。中项偏向哪边,则那一边为非标出项,也是各种文化标出关系的最关键的问题。毫无疑问,在文革时期,军装服便成为服饰符号的中项,而在现在看来正常不过的所谓“奇装异服”成为标出项。

作为符号中项的军装服,它的流行确切地说是服饰对政治的表达。最初由高干子弟组成的红卫兵们,纷纷穿上了父辈们穿过的旧军装来表达造反的决心和继承革命精神。在服饰穿着问题都趋向于政治化的情况下,一方面,通过强化服饰的共性来造就人们思想的统一,在政治的干预之下,使人们对某事物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好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人们为撇清成为“标出项”的可能,避开一切可能和“奇装异服”有关联的服饰,从而选择“中项”的服饰是人们失去自由选择后的无奈求同。就服饰符号的中项来说,全民统一的服饰其实是通过“伐异”获得的,这种非标出性的形成造就人们穿着上走向极端,服饰的穿着体现出这种“革命”的政治内涵。因此,整个社会的服饰走向沉闷、单一、活力丧失。

三、 文革时期服饰符号的情感表达

符号化的过程使人类从一个单纯的可感知的世界走向了可理解、意义丰富的世界。符号化是人类用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样的,人类通过将事物符号化而达到信息的传达、沟通和情感表达。服饰作为人际交往中的非语言符号,其表达情感的作用不容小觑。军装服的流行不单单是作为特定时期的“中项”而形成的,更重要的是其展现了人们在文革以及之后的几十年的情感诉求。

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以一身绿色军装的造型出现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在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和“革命小将”的过程中,一名代表将红卫兵的袖章佩戴在毛主席的左臂上。这历史性的一幕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上。人们通过服饰行为来展现对伟大领袖的情感,“跟着毛主席,就不会错”,军装服立刻成为了全国最“时髦”的服饰,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季节场合,大家都是身着军装服。在电视剧《小姨多鹤》中演绎“文革”时期的片段里,年轻人们想方设法地搞一身军装,没有新的,旧的也行;没有全套,单件也行;没有军装,军帽也行;当时还形成了抢军帽的风气等等。在将军装服符号化的过程中,军装服无疑地成为那个时代表达人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崇拜的情感符号。

四、小结

服饰符号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象征,也是人们思想情感的表达以及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表征。对服饰符号的解读,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各个时期的文明。“文革”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是在此期间的服饰文化所独有的、鲜明的时代感的特点,为服饰符号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素材。本文对文革时期的服饰符号解读只是冰山一角,服饰符号学的研究和构建还需要研究者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符号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许星,廖军.中国服饰百年[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符号学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符号学视阈下赫哲族婚服和苗族百鸟衣纹饰的比较研究
张石山先生新著《方言古语》的符号学解读
主持人:赵毅衡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中国传统节日符号化再设计的继承与创新
Media Language and Ways of Reading Newspaper
我们存在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交流.拓展.展望:记2008年南京国际符号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