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探索

2014-04-26 00:47陈健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用性院校职业

陈健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其适应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应该进行必要的改革。为此,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通过研究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特点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建设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型,并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提出建议。

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一、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我校以国务院、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颁布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工程”为指导,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针对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笔者就我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进行探讨,为深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全新的高职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要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并服务于专业,确立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体育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能、职业意志力、职业竞争能力、职业保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的运动技能储备和体育知识,为学生终生从事的职业打下坚实的职业能力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2.调整课程结构,创新体育课程体系

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调整课程结构。高职院校要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模式。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不同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实行打破班级、年级,按运动技术水平分层次教学的组织形式;二年级(第3.4学期)按系别和学生所学专业分班,选择与其职业身体素质要求相关的实用体育运动项目为教学内容,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育素质。课外采用体育俱乐部活动的组织形式,将课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竞技训练纳入课程管理,四者有机结合,课内外共同发挥效能,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如图所示:

3.整合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确定方面充分体现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原则,形成模块式课程结构。课程模块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工作任务、项目为导向,针对不同专业培养学生不同的专业适应能力,不同的专业类型开设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专业的学生要考虑将来职业工作对体育的特殊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与体育有关的身体训练,每个单项课程都从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以及“工学结合”等多方面进行安排,紧扣专业的特点,分析其职业的要求,结合生产劳动实践进行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并增加职业保健的教学内容,传授各种职业病的预防和劳动防护措施,消除劳动疲劳的方法,常见劳动伤害的预防和简易处理。4.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组织开展体育选项课教学和体育俱乐部活动,都是由不同系别、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重新组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积极性,满足他们的主体需要,扩大了学生的横向发展面,为学生相互学习、增进友谊,提高社会适应性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创造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训练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组织能力、职业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为学生今后就业和适应社会需要服务。

5.改进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以往的单一考核制度很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形成正常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体育考核要从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行为、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应侧重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提高幅度和努力参与的程度。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加测试,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自己一定程度的努力,轻松地通过考试。体育课程的评价要做到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的结合,实现由单一评价内容向多元内容评价的转变。

6.调整教学大纲,加快教材改革

随着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逐步向选项课和体育俱乐部等多种形式过渡,这就对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材有新的要求,要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遵循实用性、针对性、终身性的原则,修订和编写新的教学大纲;根据专业技术和职业体能所需身体素质的不同,组织编写职业实用性强的教材,新的教材内容要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与专业实际课程相结合,选择有助于提高学生日后实际工作所应具备的心理和身体的适应能力的实用身体训练的相关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体能训练;同时将职业劳动与自我保健,职业与心理健康,职业与安全教育等内容纳入到体育教材中。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应切实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从职业特点出发,从社会需要出发,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系,设置适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红胤.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4).

[2]韩颂军.浅谈职业技术学校实用性的体育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3]翁惠根,庞正志.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8).

[4]陈捷.我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的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用性院校职业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