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娟
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及解决途径分析
●沈大娟
中小型企业对我国的经济贡献越来越大,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地位越来越高。但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并不是非常乐观,普遍存在着融资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途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小企业在实行融资决策的时候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中小型企业 融资环境 融资决策
当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型企业越来越体现出其潜在的功能和作用,给社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帮助社会解决了大部分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可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目前均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融资难问题。与此同时中小型企业自身融资的方式渠道非常单一,单单依靠银行金融机构,却得不到金融机构的信任,从而融资问题显著。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的方式方面主要也是和其他企业一样,通过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两种方式,通过内部融资这个方式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融资的数量一般比较少,而外部融资这种方式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单纯的是从银行贷款,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中缺乏对中小型企业信息的总体调控,使得在银行和中小型企业之间信息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使得银行不敢放贷给中小型企业。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本身存在着先天不足自身素质不齐等问题,使得中小型企业在融资问题上的缺陷越来越显著。
1.经济风险高是中小型企业的一个本质特点,这个本质因素也就使得中小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困难重重,目前经济的发展瞬息万变,中小型企业本身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抵抗风险的能力薄弱,使得经济风险大大提高,也有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抵御不住风险而倒闭。有的企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成本收益原则进行融资决策,缺乏成本观念,导致融资的时候风险加大。还有的企业虽然得到了资金却没有很好的有效利用,使得融资后的风险成为隐患。风险意识较差则体现在:一个层面上就是企业盲目的贷款经营,没有考虑到资金的利用效率,收益资金的成本和资本结构;另一个层面是筹集到资金后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财务规划,资金的浪费情况很大,很多情况下出现了资金的闲置和无效的占用。因此,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风险意识和成本观念,继而融资决策难以有效的实施。
2.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小型企业本身处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初级积累的阶段,没有完善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特别是在融资决策的问题上更是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管理,从而加大了资金的融资难度和对资金的有效利用。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小型企业的产权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融资的结构方式单一,缺少向其他的金融机构、融资市场进行融资的主观能动性。很多情况下中小型企业都忽视了资金市场大的环境,只考虑到自己的融资需求。进而很容易导致中小型企业与政府调控周期和资金市场的调控周期不一致,加大了自身的融资成本。
3.中小企业融资的长期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也是融资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小型企业很难得到银行金融机构的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是因为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银行等金融机构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成本来搜集有关中小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与此同时中小企业本身对资金的需求就存在着盲目性和需求资金额度相对较小,频率相对较高的一个状况,就更加大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审核难度,从而影响中小型企业在银行得到有效的贷款资金。而中小型企业若想不通过银行这个金融载体得到企业的运营资金,进而转向其他的新的来源,就目前的金融市场体系来看很难得到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4.就外部环境来分析,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中小企业在与政府以及金融机构打交道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经济环境作为支撑,在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下,经济结构较单一,缺乏多层次多样式的资本市场,交易平台相对来说也是不够多样化,满足不了中小型企业的需求,这些种种经济环境的不完善均给中小型企业融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型企业的经营信息、财物信息不够了解,两者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这也致使中小型企业难以筹集到企业正常运转需求的资金。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和一些大型私有企业是银行金融机构投放贷款的主要目标,以追求规模效益为宗旨,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与此同时,中小型企业一般均达不到银行规定的标准,尤其是在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这两个方面。由于中小型企业本身经营的风险就很高,银行很难把控经营成本和风险,也就大大降低了对中小型企业放贷的积极性。同时,在中小型企业这方面,财务信息的不透明、信用等级相对偏低、需求资金的流动性大、数额相对较小等不确定性因素,均制约着银行对中小型企业放贷。就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来看,贷方市场是主导地位,不存在内部竞争,这种状态也就使得借方极其被动。
6.我国目前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前进时期,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都是迫切的,但我国目前现有的资本供给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这样中小型企业得到资金的机会就更加困难了。另一方面,我国的市场体制和快速发展的经济速度不相匹配,不健全的市场体制机制导致众多的民间资本不能够进入到资本市场中来,这也就损失了很多的融资机会,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道路又少了一条。以上种种原因都给中小型企业融资带来了困难。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是企业融资的两个主要方式。企业主要通过自身积累的盈余来满足企业的发展的方式就是内源融资。企业自身积累的盈余要想得到增加,无非就是通过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和费用、减少开支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等方面。而外源融资又主要有两类融资方式,分别是间接性外源融资和直接性外源融资。直接性外源融资的融资工具主要有股票、商业票据、租赁和债券四个方面。间接性外源融资主要的方式就是银行贷款。以上几种融资的方式最适合中小型企业融资的是间接性外源融资,也就是向银行贷款,但这正是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困难之处,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这样就制约着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1.中小型企业自身方面。
(1)中小型企业应完善自身的管理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加强成本、风险意识。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应全面客观的考虑好各个方面的问题。在确定融资数量的时候,要切实分析所需的资金数量做到合理性融资;在筹集到资金后要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使用,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资金分配的过程中适当配比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事项上的资金;在资金的筹集过程中不能单单注重增量筹资,同时要注重存量筹资;在筹资的过程中,要时刻维护好企业自身的信誉,以信誉赢得融资。与此同时,企业要时刻了解资金市场的动向,及时分析预测资金市场的变化情况,结合自身的融资需求确定合理的融资决策,制定合理的融资方式,加强对融资成本的计算,在多种融资方式并存的时候确定融资成本最小的融资方式。
(2)中小型企业应该在自身建设上完善融资方面的管理。在融资数量管理方面,首先应该制定详尽的融资规划,确定融资的数量,进而达到融资成本和风险同时达到理想的最小值,实现最优化融资。仅仅做到这些当然还不够,企业本身应该设立一个周转资金,它的用途就是在实际融资的过程中,实际所需要的资金有可能和当初制定的融资决策中设定的资金有所出入,这就需要有周转资金进行周转,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达到融资的合理化目标。
(3)中小型企业应该时刻关注融资环境的变化,抓住经济环境中有利于自身融资的时机。中小型企业根据自身的融资计划,再时刻结合融资环境的变化,做适时的调整,当然这些调整需要考虑到政府、资金市场和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对以上几种因素的合理预期,调整融资决策,达到最优化融资。
2.政府和银行金融机构方面。
(1)政府方面可以通过增发基础货币的方式宏观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但是,这里所说的增发基础货币不单单是指增加发行货币本身,更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是通过贷款援助的方式,向中小型企业提供资金。也就是说,国家发行一部分资金通过特设的金融机构直接面对中小型企业,放贷给那些审查合格的中小型企业。银行方面应该创新信贷管理制度,适时对信贷管理制度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从而达到银行业自身方面的发展与中小型企业得以生存的双赢。除此之外,社会上应该成立一些正规化的非正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可以更好地保护借贷双方的权益,弥补当今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国家对此类金融机构的监督,目前我国的正规化非正规金融方式主要有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形式。
(2)改善资本市场的环境,完善资本市场的融资体制。促使大企业能够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就能够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进而减少对中小型企业融资市场资本的挤占。
(3)完善征信制度和评级制度。只有通过详尽的记录中小型企业的资金运营,成立信用评级机构和评级制度,才能有效提高资本市场中资金的运转效率,减少资金浪费,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确保中小型企业能够筹集到企业正常运营所需的资金。
(4)若要想缓解中小型企业对外源融资的依靠,可以刺激中小型企业增加自身的内源性融资。要达到这个目的,国家在所得税方面就要出台一些放宽政策,针对中小型企业减免一些不必要的税收,进而就会增加中小型企业的利润,让中小型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经营成果解决资金的问题。
(5)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与信用担保体系。中小型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小型企业难以取得银行贷款的主要因素。政府建立信用体系与信用担保体系会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这些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
(6)政府应健全法律法规,大力发展地方性银行,拓宽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增进金融机构与中小型企业之间的信息平衡,完善中小型企业信息库。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监督金融机构与中小型企业之间的贷款业务。成立信用担保机构,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确保银行与中小型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经营过程中都能得到信用保障。拓宽金融市场的融资租赁业务,并加强对资金流向用途的监督管理。通过以上措施,相信会对解决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中小型企业合理快速的发展。
[1] 杨硕.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与融资体系研究[D].2008
[2] 张丽,孙长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10(2)
[3] 惠恩才.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3)
[4] 张涛,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的现状[J].中国金融,2009(21)
[5] 徐薇.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改进对策[J].人口与经济,2010(3)
[6] 谭小芳.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
(作者单位:辽宁财贸学院 辽宁兴城 125105)
(责编:吕尚)
F276.3
A
1004-4914(2014)03-2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