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虎森
(长治学院 数学系,山西 长治 046011)
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如何把学生管理工作中因为内容较多,有时不好把握管理重点的问题,用量化的形式,找出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进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重点管理法的数学模型就属于这样的一种数学方法。
重点管理法[1]205又称A、B、C分析法或称甲、乙、丙分析法。它是现代管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特点是“抓住重点、照顾一般”。基本原理是:根据学生需要管理的内容,可将全部学生分为重点、次重点与普通三种类别,划分的基本标准是:
(1)重点类:人数约占学生人数的10﹪左右,管理者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或注意力大约在70﹪左右;
(2)次重点类:人数约占学生人数的20﹪左右,管理者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或注意力大约在20﹪左右;
(3)普通类:人数约占学生人数的70﹪左右,管理者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或注意力大约在10﹪左右;
由此可见,重点类学生人数很少,但需要管理者投入很大时间精力或注意力进行管理;次重点类学生人数较少,需要管理者投入正常的时间精力或注意力进行管理即可;普通类学生虽然人数较多,但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只需投入较少的时间精力或注意力就行。就是说,对重点类学生需要进行严格管控;次重点类学生进行一般管控;普通类学生则进行简单管控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成员之间项目不重复或者重复率非常小,情由特殊、在群体中具有独特性、代表性等内容可划归到重点类;成员之间项目重复率不大,情由较为特殊、在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代表性等可划归到次重点类;剩余的自然就是普通类了。
在以上的划分中,管理者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或注意力是划分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三者在管理方式上的主要区别如表1。
表1 三种管理方式的区别
要利用该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需要对被管理的学生情况进行量化划分,具体划分步骤如下:
(1)细化对被管理者需要管理的内容。计算在某一时间段内,管理者针对每一位被管理者需要管理的内容及每一项内容管理需投入的时间,累计投入时数的和。
(2)将全部被管理者需要管理的项目内容,按此时间段每一位被管理者时间花费多寡排序,花费时间最多的排名一号,以此类推。
(3)按照以上排名,分别计算每一位被管理者的累计时间,以及计算该累计时间在管理者所花费的管理时间中的百分比,并按表2的要求填入相关数据。
表2 学生管理的具体内容
根据表2中的统计数据,将花费时间约占70﹪的学生划归为重点管理类;重点类以下约占20﹪的学生划归为次重点类;最后剩余下的学生划归为普通类。
划分的计算[3]216:①对于简单的内容划分,时间直接相加即可;②对于项目较多的划分,则要对花费时间数据累加计算;③对某事物的重点类选择可依据对管理该事物的最多花费、最少花费和一般估计花费,按照公式:
来计算选择或利用加权数平均来计算。
(4)对重点类、次重点类与普通类学生进行分类管理。管理中的不同要求可参考表3。
表3 管理分类的不同要求
例1.一师范类高校中的某系去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表如表4所示。
表4 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
该届学生毕业后再做就业调查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学生再就业调查统计
从表4可看出,学生准备毕业时的就业意向选择是趋众的,稳定性不强,变化较大,人数主要集中在考老师与考研上。因此,这是一个项目较多、需将将一些项目合并同时数据需累加的模型。将考研与公考之外的其他类型合并,其人数累加,简称为其他类。则有考老师、考研与其他类人数之比为38.28﹪:50.24﹪:11.48﹪。
从表5可看出,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结果却是多样的,大致涉及了8种类型,但仍然主要集中在从教与读研上。同样把其他类项目合并、人数累加。则当老师、读研与其他类人数之比为:17.2﹪:27.8﹪:55﹪。
从以上分析,准备参加其他类就业的学生数虽只占总数的11.48﹪,但就业结果却占到了总数的55﹪,所以他们属于重点类学生,对这部分学生应该进行严格管控;准备考老师的学生是总人数的38.28﹪,考取人数占总数的17.2﹪,这部分学生属于次重点类学生,只要做一般管控;剩余下的考研学生属于普通类,只需作简单管控工作。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该系在下一届毕业生的管理工作中,就可采用重点分类管理措施。即对其他类的学生,要进行严格管控,要及时分析市场就业形式及就业需要,及时为学生提供市场就业信息,既要做到信息丰富,还要做到及时、准确。当然,在同类内容中,也需针对不同就业部门不同的侧重点。如有的部门报考人数较多,录取人数又较少时,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与协商,尽可能避开竞争激烈的部门。
对次重点类的学生,该系需多做一些教师技能培训工作。在多听这部分学生讲课的同时,要针对他们的不足之处及时提出并及时纠正错误。
再次,对考研的学生,针对他们报考学校及专业提供一些指导意见即可。
经过如此分析,该系对毕业生的管理就进入了层次分明、亮点突出的管理格局中。使得对毕业生的管理与就业指导科学化、规范化。
例2 某师范类高校的五个专业,每年的入学人数基本相同。该校为了考察市场变化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预测今后五个专业学生进入教师队伍的可能情况,以便对各专业招生人数进行微调。将近十年毕业生进入了教师队伍的数据作了调查统计。表6是近十年中各专业进入教师队伍的最高学生人数和最低学生人数,以及通过各种数据汇总对今年各专业教师可能需求量的估计。
表6 学生就业人数调查统计
就业数专来 最高就业人数 最低就业数 今年就业估计量D 56 26 38 E 24 14 19
将表7中数据代入公式中,预测各专业未来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情况如下:
同样可计算出B、C、D和E专业的预测数分别为:45、23、39、19
从以上计算结果看,在入学人数差距不大的情况下,B和D两个专业历年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的人数的最高值、最低值与预测值都明显高于其他三个专业,因此划分五个专业如下:重点类B专业,次重点类D专业,其余三个专业就应归属于一般专业了。那么招生人数就应该主要向B专业微调,可适当增加该专业的招生人数,其次是D专业。
综上,数学方法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如何选取好的数学方法应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是值得商榷与讨论的。如果有好的数学方法能使学生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还是值得提倡与推广的。
[1][2][3]舒阳春. 高等数学中的若干问题解析[M].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