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华,李萌萌,张树英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1041)
中医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患者55例临床分析
赵金华,李萌萌,张树英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1041)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临床研究
月经不调也称之为月经失调,乃妇科疾病的总称。月经不调是指在月经期间月经量出现异常,包括月经量过多、月经量过少、月经期提前、月经期延后及月经期延长等情况[1]。月经不调为妇科常见疾病,该病是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大、减肥药物的使用及人工流产等诸多原因引起的,且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近些年来,中医疗法治疗月经不调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医疗法治疗效果,我院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患者,现汇报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先后无定期、月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多、月经量过少、月经间期出血、崩漏或闭经等情况。观察组患者年龄16~44岁,平均年龄为(27.45±4.56)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57±0.43)年;患者体重44~67 kg,平均体重为(60.27±4.83)kg;其中已婚已育患者10例,已婚未育患者23例,未婚未育患者2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月经先期6例,月经后期11例,先后无定期9例,月经期延长4例,月经量过多10例,月经量过少7例,月经期间出血2例,崩漏1例,闭经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7~43岁,平均年龄为(27.12±4.07)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2.85±0.67)年;患者体重42~69kg,平均体重为(61.32±5.04)kg;其中已婚已育患者14例,已婚未育20例,未婚未育21例;临床表现:月经先期的患者8例,月经后期14例,先后无定期7例,月经期延长6例,月经量过多8例,月经量过少6例,月经间期出血3例,崩漏1例,闭经2例。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或CT检查均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凝血机能异常、围绝经期等患者,两组患者在月经期间均出现身体疲乏、小腹胀痛、乳房胀痛等症状。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婚育情况、临床表现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疗法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行孕激素、雌激素周期疗法或克罗米芬促排卵疗法等对症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患者中医疗法治疗。对于月经量少、颜色暗淡且伴有血块、舌苔苍白、小腹胀痛、畏惧寒冷、肢体冰冷及脉沉紧等患者,中药组方为:人参、当归、甘草、牛膝、莪术、丹皮、白芍各10g,肉桂、石楠叶、刘寄奴各5g和川芎6g;对于月经量少、颜色浅淡且无血块、小腹隐隐作痛、头眼昏花、面色苍白、舌苔呈淡红、脉细弱等患者,中药组方为:人参、杜仲、当归、炙甘草、枸杞各10g,熟地、山茱萸各15g和山药24g;对于月经量少、颜色呈暗红色或者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或者胸腹两胁以及乳房胀痛、舌苔苍白、脉弦等患者,中药组方为:当归、白芍、茯苓、郁金、白术、制香附、首乌、川楝子、丹皮、甘草各10g和柴胡6g;对于经期延长、月经颜色浅淡、面色苍白、身体疲乏、腰和膝盖酸痛且瘫软,小腹冰冷、夜晚尿液多、舌苔苍白、脉细无力、尺脉弱等患者,中药组方:人参、杜仲、五味子、升麻、炙甘草各10g,熟地、山茱萸各15g,苑丝子各20g和山药24g;对于月经量少甚至点滴即净、颜色浅淡且无血块、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小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等患者,中药组方为:川芎6g,人参、茯苓、当归、白芍各10g,熟地15g,山药20g和黄芪30g;对于月经量少、颜色呈淡红或者暗红色、腰脊酸痛且瘫软、头晕且伴有耳鸣、小腹冷坠、夜晚尿液多、舌质呈淡红、脉弱或者沉紧等患者,中药组方为:枸杞、当归各10g,菟丝子、杜仲、山萸肉、升麻、熟地、茯苓各15g和山药20g;对于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颜色呈淡红色、白带量多且黏腻、身材肥胖、胸闷、呕恶、舌质呈淡红色并伴有齿印、舌苔白腻、脉滑德等患者,中药组方为:甘草6g,茯苓、半夏、陈皮、苍术、香附、胆星、枳壳、神曲各10g和生姜3片。以上药物均用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2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判标准[3]:显效:治疗后月经周期、月经量恢复正常,腰腹疼痛、乳房胀痛等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月经周期、月经量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伴随症状消失或者减轻;无效:症状无好转甚至加深。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中医学认为导致月经不调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外感六淫或者七情所伤、或者疲劳过度、多产房劳、气滞血瘀、情志不畅及精神抑郁等[4]。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临床上常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月经不调,主要方法为补血气、活血通经、养肝肾,并对月经不调现象及时纠正,促使患者的月经周期能较快恢复正常[5]。
研究中以养血调经为基本原则进行组方,其基本药方包括当归、白芍、赤芍、桂枝、柴胡、茯苓、川芎、熟地黄、牛膝、甘草、生姜等。药方中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补血、活血之功效,白芍滋阴清热[6],赤芍行瘀止痛、活血止痛、凉血消肿,桂枝驱寒、行瘀导滞、消痰利水、健脾渗湿、活血化瘀,柴胡疏肝理气[7],茯苓化痰燥湿、健胃健脾,川芎行气活血、宣通气滞、活血祛瘀[8],熟地黄滋补肾阴、益精填髓、补血养肝,牛膝活血化瘀通经,甘草补中益气,生姜健脾暖胃。诸药配伍合用,共奏养血调经、活血化瘀功效[9]。
临床治疗效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中医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疗法[10],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智慧.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116例[J].中外医疗,2009,28(36):116.
[2] 鱼丽华.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疾病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3.
[3] 何本阳,郭峰.当归芍药散在妇科病中的应用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1,12(7):103-104.
[4] 邵婷婷,何贵翔.月经后期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新进展[J].光明中医,2010,9(1):57-58.
[5] 刘春香.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23-24.
[6] 孙丽岩.滋阴清热法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36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1, 51(33):76-77.
[7] 唐海燕,孙立军,张帆,等.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20):2552-2553.
[8] 王宝梅.经验调经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 20(2):123-124.
[9] 郝玉莲,崔丽芳.调经汤治疗月经不调120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 11(4):40-41.
[10] 王玉恩.调经促孕类中药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症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 9(15):101-102.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5-13
赵金华(1965-),女,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妇产科临床。
R711.51
A
1673-2197(2014)16-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