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沈复孝
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
作为建设西部大庆的主力军,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简称采油三厂)站在400万吨的历史高点,要实现持续稳产、上产,必须减小发展阻力,提升发展动力,在管理提升上下功夫、寻突破,通过管理思想、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企业环境及文化的不断创新,提高采油厂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参与是企业有效管理的关键,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这是“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要关注尊重员工,多采用正向激励,激发员工正能量,凝聚发展合力。
树立“系统管理”思想。系统管理是运用系统思维进行企业管理,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整合各种要素,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坚持“生产、技术、经营”一体化、“计划、执行、考核”一体化,各部门之间做到有效沟通和配合,实现整体最优化。
树立“精细管理”思想。采油三厂要从重视地面管理向重视地下管理转变,强化经营油藏、经营注水意识,坚持油、水井并重,努力做到凡事精心谋划,工作精细安排,任务精细落实,结果精细考核。
建立完善三个模式。完善前线生产指挥模式。构建“小机关、大前指、小后勤、大前线”的运行机制,提升前线指挥效率。完善产建项目管理模式。完善技术支撑模式,不断增强技术实力,为全厂生产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调整组织和业务机构。构建采油作业区劳动组织架构新模式。从劳动组织的源头进行重组、整合与优化,精干采油作业区、取消井区、压缩管理层级,按生产流程构建“作业区(联合站)—增压站(注水站)—井组(岗位)”的新型劳动组织模式,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适应数字化管理要求。优化生产辅助单位机构设置。调整业务机构。
调整人员结构。对全厂一、二、三线人员进行合理调整,严格控制二、三线人员数量,改善全厂队伍结构,驱动人力资源区域协调发展。
完善综合考评体系。建立月度考核突出重点,季度考核全面覆盖,年度考核注重贡献的综合考核机制,形成各单位综合考评结果,并将这一考评结果作为单位、单位领导班子以及干部员工评先选优的唯一参照,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
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完善厂月、季、年薪酬考核体系,实现员工收入与企业发展同步调整,使全厂薪酬考核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由单项考核向全面考核转变。
建立“五位一体”干部人事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探索建立包括“三定”实施指导意见(涵盖到生产单元)、一般管理(技术)人员公开选聘选拔制度、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公开选聘选拔制度、管理(技术)人员末位淘汰制度、科级管理人员有序退出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干部人事制度,不断拓宽全厂干部员工成长通道,提高队伍执行力和综合素质。
问题管理,破解发展难题。把基层的困难与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首问负责制、督办制、重点工作联络单制、销号制、桌面交互式视频会议系统等方式,对基层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形成机关服务基层的问题管理长效机制。
对标管理,提高管理绩效。坚持“对照先进、查错纠弊、持续改善、不断超越”的指导思想,以对标管理为手段,坚持自己与自己对标、与兄弟单位对标,与行业最优单位对标,建立规范的“立标、对标、超标、再立标”对标管理工作流程,对照标准找差距,明确目标定措施,配套政策促落实。
数字管理,提高应用水平。推动数字化从顶层设计、自上而下的普及推广阶段向员工自发自动、自下而上的深度应用阶段转变,探索倒逼机制,让员工说真实的话,听员工客观评价,实现员工会用数字化、依赖数字化、离不开数字化。
营造公平公正的人文环境。加强班子建设,强化干部管理。建立积极、有序、向上的人才流动通道。营造公平、公开、公正氛围,提升技术干部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具备“干得好、说得好、讲得好、写得好”的综合能力。
打造幸福健康的生活环境。深入推进数字化民生工程,持续改善基层生产生活条件。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以西部大庆文化同行系统工程为引领,做好“九个一”企业文化建设工程,深入挖掘采三发展背后的文化故事、典型人物、感人事件和经典格言,凝聚人心队伍。
创建绿色安全的生态环境。坚持“环保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抓手,坚持把资源节约、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努力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培育团队文化。在采油作业区(大队)层面,构建以“发展目标聚力、团队精神铸魂、企业品质育人、理念实践增效、品牌文化塑形”为主的“目标+精神+品质+实践”团队文化体系,以“诚信、友爱、互助、进步”为重点,用工作磨练团队,用学习提升团队,用创新发展团队,用合作凝聚团队,用人本激活团队。
培育家园文化。实施“美丽井区·幸福家园”系统工程,努力培育“快乐工作,奉献岗位,愉悦身心,享受生活”为主要特征的家园文化,努力把井区建成温馨和谐的小家园,使井区成为企业创新、创效的源头活水。
培育安全文化。将班组自主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从员工的思想、意识、行为入手,抓好“思想塑造、制度约束、情感培养、物质优化、环境美化”五个环节,以“3+1”安全要素管理(人、物、环境+管理)为手段,让安全理念入耳入脑又入心,提高班组本质安全和自主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