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明
写好记叙文,不仅要把人、事交代明白,文字顺畅,中心凸显,更应该精心安排结构,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有致,扣人心弦。下面介绍几种记叙文常见的结构模式。
一、冰糖葫芦法
小买卖人为了招徕顾客,以小竹棒穿插山楂成串叫卖,既美观又方便。借用这个名称用于作文的构思,就叫冰糖葫芦法。意思是说,在作文的谋篇布局阶段,如能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小竹棒),那么众多的材料(葫芦)就能很快串连成章。这种方法之所以快速,是因为构思时思维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只要找到能贯穿全文的“小竹棒”,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需要多层次、多角度思维,就能把全文的布局安排好。
记叙线索有多种形式:一是以时空为线索。就是按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和空间转移次序,或以时间、空间交错转换作为线索。如孙犁的《荷花淀》就是按时间与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线索的。二是以问题为线索。指按事物的不同内容或问题的不同性质为顺序来安排线索。三是以因果为线索。按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安排线索,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如鲁迅的小说《药》写华小栓因痨病得不到正确治疗难免一死的结果。从深层看,写夏瑜等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没能发动群众,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之因,从而导致牺牲失败的结果,这是双层因果关系的层次安排线索。四是以情感认识为线索。按作者对人物事件的情感走向或认识发展为线索来组织叙事写人。杨朔的《荔枝蜜》是这一方法的典型代表。
二、波澜跌宕法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说文章似名山胜景一般,只有层峦叠嶂,峰回路转,曲折回环,方可引人入胜。很多人写记叙文时,往往只注意叙事条理、线索结构、完整清楚,因而平铺直叙、水平如镜,看不到曲折错落、起伏回环。这种文章虽然也使用了相应的叙事手法,叙述具体,但缺乏情趣,少了波澜,仍不能算作好文章。
好的记叙文贵在有波澜。所谓“波澜”,是指叙事时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如波如澜。
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起伏错落,一波三折,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水浒传》中写武松景阳冈打虎一段,作者写武松打虎过程时,先如平地一声惊雷,“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局势何其紧张;随后写武松惊出一身冷汗,躲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气氛暂时得到些缓和;然后波澜又起,当武松抡起哨棒直打老虎时,却将哨棒劈在树枝上,以致断为两截,情节惊险至极,读者紧张之至。当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读者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这一起一伏,一舒一缓,如浪撞礁石,似海波叠起,扣人心弦。
三、悬念解疑法
所谓“悬念”,是指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因为悬念是兴趣不断地向前延伸和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心情迫切地读下去的艺术效果。利用悬念进行叙事,在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如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智取生辰纲》中就有大量精彩悬念手法的运用。精干练达的杨志竟然被“枣贩子”劫了生辰纲,读者当然会急不可待地求索造成事态发展背后的原因。
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一是避免叙事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读者,牢牢抓住读者的心。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一个悬念的提出、破解、完成,往往是一个独立事件的完满收结,是对主题的一次较为完整的表现,如何为的叙事散文《第二次考试》即属此类。此类悬念,不但是一种叙事方法,也是一种构思方法。因此,这类悬念从设置到完成,要有一定长度。就一篇作文来说,悬念不宜设置过多,一般有一两个就行了,不要像好莱坞电影那样,追求“五分钟一个兴奋点”。第二种: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叙事本身追求一种悬念迭出、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第三种:被称作是悬而未决的悬念,它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使文章意味无穷。这种手法在时下的一些小小说中最常用,如沈从文《边城》的结尾。
四、抑扬生变法
所谓“抑扬生变法”,就是指在文章中对所写之物,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陡然一转,或褒扬抬高,或贬低否定的一种艺术手法。运用这种方法来构思写作,往往可以使文章波澜陡起,摇曳多姿,从而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例如唐弢的《琐忆》一文,文章旨在通过对有关鲁迅关怀青年的几件小事的记叙,歌颂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却写了自己“不敢去接近他”,因为之前作者道听途说了许多关于鲁迅的议论,如“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不容易接近”等等。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记叙自己与鲁迅交往的几件事。通过这几件事,作者得出的结论正好与道听途说的相反。鲁迅恰恰是一个心胸广阔、人格伟大的人,他对青年无限关心和爱护,对敌人无限仇恨,他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人格的完美体现。文章采取这种“欲扬先抑”的叙述方法,既凸显和歌颂了鲁迅的伟大人格,又增添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摇曳多姿。
五、欲擒故纵法
军事上有“欲擒故纵”之计,即当敌人锐气尚盛时,我故意避战示弱,骄纵敌志,使其懈怠,丧失警惕,而后乘机擒之。“擒”,可以看成矛盾的收结、解决;而“纵”则是放开,为了解决矛盾,不能回避矛盾。先分析矛盾,揭示矛盾,等矛盾暴露到一定地步,再顺势擒拿。由此看来,“纵”是一种手段,而“擒”才是目的。放纵是为了更好擒捉,放纵是在擒拿这一目的支配下进行的,是充分掌握了解决矛盾主动权的,所以叫“欲擒故纵”。
《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节的主旨是要突出林冲智胜洪教头,表现林冲的武艺高强和谦逊大度。然而,作者不急于一下子揭示林冲的机智,而是先写林冲拜见洪教头,洪教头傲慢不理,此一纵;洪教头说林冲是假冒教头,诱讨酒食,林冲不作声,此二纵;洪教头提出比武,林冲却称不敢,此三纵;洪教头气势汹汹,来攻林冲,林冲退避,此四纵;接着开枷,拿二十五两银子为利物,此五纵;最后,林冲一棒打翻洪教头,终于一“擒”。作者如此“欲擒故纵”,设置波澜,扣人心弦,文章显出了一路山重水复的丘壑之美。endprint
六、照应圆合法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谈小说创作时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挂在那儿。”前面写到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有交代,这就是所说的“照应圆合法”。写作文假如忽视照应,就会造成上下文之间脱节,全文结构就显得支离破碎。
照应手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首尾照应。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遥相照应。2.文题照应。这种照应法往往用在标题比较含蓄或含义较深刻的文章中,须加一定说明、注释,行文对标题起了注释、说明、点化作用,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3.对话照应。就是以典型的人物语言多次重复照应,如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口头禅:“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这句话在文中多次出现,突出了孩子之死对祥林嫂的沉重打击。4.细节照应。生动而典型的细节反复出现,可以突出细节的典型意义,如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中,小通信员衣裳的破洞共出现四次,突出小战士羞涩、淳朴的性格。5.悬念照应。在作品中设悬,又不马上释疑,而是反复暗示,使读者关心人物命运或事件结局的兴趣愈来愈浓厚。6.伏笔照应。即前伏后应,作者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有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或暗示,即埋下伏笔,待其出现后自然形成一种照应关系,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
纵观考场记叙文,不少考生写童年不真,写家庭不亲,写社会不深,难以获得高分。为什么?主要是这些考生在写记叙文时常常步入以下误区:
误区一:将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的优秀事迹作为写作内容。这些材料已缺乏新鲜感,难以吸引阅卷者的眼球,与那些专职文人写过的同类文章相比较高低立判,难以获胜。如果非写不可,可选其不为人知的一个典型侧面来写。
误区二:将超越自己生活阅历和认知能力的事作为写作素材。这些事考生既没有亲身经历过,也不曾有过详细的了解,仅靠道听途说得来的模糊印象而构思文章,肯定缺乏一定的深度和真实感,不免会给人虚假做作之感。这就如同一个没有任何军营生活体验的人,怎么可能写出那种荡气回肠、令人热血沸腾的军营生活?一个连大锹都没有摸过、扁担都不知怎样放在肩上的人,怎么可能深刻理解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
误区三:将充满稚气的生活内容作为写作素材。参加高考的考生,绝大部分都已站到了成年人的行列中,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并有自己的理性思维。如果仍然把自己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故事作为文章的主要素材,就难免犯幼稚病了,这样会使阅卷者感到你材料匮乏,思维枯竭。
误区四:选用别人早就用滥了的素材作为写作内容。有些材料在生活中很常见,如在公交车上让座,父母送子女去医院看病,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帮学生补课等。如果考生用这些材料来构思文章,岂能不令那些见多识广的阅卷者大倒胃口?
误区五:喜欢用概括叙述性的文字贯串文章始终。有的考生喜欢用概括叙述的方法来介绍一个人或一件事,从表达效果看,实在难以令人满意。因为只有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进行具体、形象、生动地描写,才能使阅卷者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之感。否则,文章含糊其词,模模糊糊,就会苍白无力。
误区六:习惯平均用墨,面面俱到。对记人叙事的文章,不少考生仅满足于将有关要素交代清楚,却不知道怎样突出文章的重点。这样的文章虽然面面俱到,却因重点不明而成了流水账。如有的考生写以“委屈”为题的记叙文,用百分之八十的文字写受委屈的过程,而受委屈之后由痛苦到愤懑到达观的心理变化却写得很简单,使得全文平淡如水,读来味同嚼蜡。
误区七:习惯平铺直叙,风平浪静。写小说要善于设置悬念,演小品要善于抖包袱。同样,写记叙文也需要有精巧而耐人寻味的构思,这样才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不少考生写记叙文,论速度,可谓驽箭离弦;论文句,可谓明白晓畅,可就是没有令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的情节。这样的记叙文既无法使阅卷者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更无法使阅卷者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如一马平川,一览无余,索然无味。
误区八:把牵强附会式的抒情当作增加文采的重要手段。记叙文写到感人至深处,考生情不自禁地抒发一下积蓄的情感,此乃行文之必然,并无任何不妥之处。然而不少考生把抒情语段当作取得高分的必要手段,文章一开篇就采用排比兼比喻的手法写了四五句抒情的文字,结尾处又如法炮制一番。这些抒情文字绝大部分与文章主体内容若即若离,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