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贵珍
(河北农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河北 保定 071000)
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比较研究
孙贵珍
(河北农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河北 保定 071000)
借助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2013年)中河北省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等相关数据,构建了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函数,从信息消费支出、信息消费系数、信息消费结构、边际信息消费倾向和信息消费弹性等方面对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建议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信息购买能力;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升级,缩小城乡信息差距;拓展农村信息市场,促进信息消费;提高居民的信息素质,促使其进行合理合法的信息消费。
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比较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收入和购买力的不断提高,信息消费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信息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的大量涌现,不断激发出新的信息消费需求,使信息消费成为消费热点并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这是针对当时的形势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大举措。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内容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纯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也包括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工农商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1]。在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尹世杰(2003)把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与服务等三项信息消费含量高的消费支出作为广义的信息消费项目[2],杨京英(2006)把通信、教育文化娱乐与服务等与信息密切相关的消费支出作为狭义的信息消费项目[3]。综合以上两种说法,本文以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中的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与服务等两项消费支出作为信息消费。通过对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情况的比较,揭示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特征,为促进河北省居民信息消费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根据1999年~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可得到1998年~2012年河北省城乡居民在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与服务、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等方面的数据,如表1所示。根据表1,分别从信息消费支出、信息消费系数和信息消费结构三个方面对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进行比较分析。
(一)信息消费支出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在1998年~2012年的每一对应年份,河北省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均高于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城镇居民的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从1998年的706.07元增加到2012年的2 926.95元,增加了3.15倍;而农村居民的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从1998年的190.88元增加到2012年的962.82元,增加了4.04倍。城乡居民在信息消费支出上的差距分别从3.70倍缩小到3.04倍,2012年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约相当于10年的前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支出。
(二)信息消费系数比较
信息消费系数是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1998年~2012年河北省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系数见表1。由表1可知,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系数均略高于对应年份的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系数。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系数从1998年的0.1841增加到2012年的0.2336,相应地,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系数从0.1470增加到0.1795,二者之间的变动比例基本相当。
(三)信息消费结构比较
在城乡信息消费结构方面,河北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基本变动趋势差别不大。从1998年~2012年的数据看,城乡居民的交通与通讯消费支出占信息消费支出的比例均上升较快,二者相比,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比例较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增长较快;文教娱乐与服务消费支出占信息消费支出的比例逐渐下降,城乡居民在这方面的基本消费趋势差别不大。
以绝对收入假说为基础,建立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是由Keynes提出的,他认为:在短期内,人们的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增加,但消费并不按同比例增加,即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的比例是递减的[4]。根据这一假定,得到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为:
其中,Ct表示消费;Yt表示收入;α是收入为0时的消费量;β为边际消费倾向,指在增加的每一单位收入中有多大份额用于增加消费支出。
(一)河北省城乡居民边际信息消费倾向分析
根据1998年~2012年河北省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以及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数据,分别以1998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价格指数为基期,以绝对收入假说为基础,建立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函数,消除序列相关后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回归方程:
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回归方程:
根据回归方程中的斜率可知河北省城乡居民的边际信息消费倾向。城镇居民收入每增加100元,信息消费支出将增加7.61元;农村居民收入每增加100元,信息消费支出将增加5.84元。
(二)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弹性分析
信息消费弹性是指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变化1%时,所引起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消费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反映了消费者由于收入的变化引起信息消费需求变化的程度。将构建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函数的相关数据分别对数化,建立该函数的对数方程即为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弹性函数[5],消除序列相关后的方程如下:
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弹性方程: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弹性方程:
由信息消费弹性函数可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信息消费支出平均将增加0.646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信息消费支出平均将增加0.5392%。
通过对河北省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信息消费系数、信息消费结构、信息消费倾向以及信息消费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具有下述特征。
(1)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总额逐年增长,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和信息消费系数均高于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和信息消费系数,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
(2)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结构的基本变动趋势差别不大,居民的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比例不断增长,其中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支出较城镇居民增长更快;居民的文教娱乐与服务消费支出比例逐渐下降,其中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比例自2007年开始下降较快。究其原因,主要是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逐步加大了公共财政对公共设施和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从2007年开始,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6],由此带来了居民信息消费结构的调整。
(3)河北省城镇居民的边际信息消费倾向和信息消费弹性系数均略高于农村居民。在边际信息消费倾向方面,城镇居民的边际信息消费倾向比农村居民高0.0177,即收入每增加100元时,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将增加7.61元,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将增加5.84元。在信息消费弹性方面,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弹性系数比农村居民高0.1075,表明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增长势头比农村居民略快。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促进信息消费方面,更应采用多条途径,开拓农村信息消费市场,挖掘农村居民巨大的消费潜力,促进其信息消费,实现城乡信息消费一体化。
(一)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其信息购买能力
信息购买能力是消费者对所需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费用的支付能力。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只有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通信、教育和文化娱乐等信息消费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消费者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求消费之后,才会把剩余的收入分配到信息消费等较高层次的需求消费支出中去。1998年~2012年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 405.32元增加到8 081.39元,人均信息消费支出从190.88元提高到962.82元;相应地,河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 084.64元增加到20 543.44元,信息消费从706.07元提高到2 926.95元。由此可见,收入越多,信息购买能力也就越高。
(二)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演进升级,缩小城乡信息差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规律——要素总是向生产率高、回报率高的产业和地区流动,这就使得信息资源配置更倾向于城市,致使城乡差距不仅表现为收入差距,更表现为信息差距的形成和加深。而信息差距又会从一定程度上拉大收入差距,造成城乡经济和信息上的双重“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因此,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统筹提高城乡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建立城乡互动的信息网络机制和网络平台,实现城乡资源共享,能够有效地缩小城乡信息差距。
(三)积极拓展农村信息市场,促进农村居民信息消费
信息市场是以提供各种信息来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交换场所。中国是农业大国,信息消费在农村存在较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而信息消费又是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因此,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措施鼓励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信息技术的创新、信息产品的生产研发、信息服务的提供等多方面的信息供给,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农村信息市场,为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消费内容和安全可靠的信息消费环境。
(四)提高居民的信息素质,促使其进行合理合法的信息消费
在经济学意义上,信息消费需求是信息购买欲望和信息购买能力的有机结合。信息购买欲望是指消费者购买信息产品或服务的动机、愿望和要求,是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必要条件,其产生离不开一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而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构成了信息素质的基本内容。因此,加强信息教育是提高居民信息素质的有效途径,为此就要增加公共财政对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信息教育的投入力度,培养和强化其信息意识,提高其利用手机、电脑、电视等网络终端获取、吸收、利用信息的能力,使之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树立法律意识,在众多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中,要注意引导其合理合法地进行信息消费,并在信息消费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李红侠.信息消费是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J].科技智囊,2013(10):38-39.
[2]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8-218.
[3]杨京英,吴钢华,闾海琪.信息消费系数初探[J].数据,2006(7):14-15.
[4]张润清,崔和瑞.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87.
[5]陈燕武.消费经济学——基于经济计量学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2.
[6]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EB/OL].(2006-02-07)[2014-08-28].http://www.gov.cn/zwgk/2006-02/07/content_181267.htm.
Comparison of the In formation Consump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Hebei Province
SUN Gui-zhen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0,China)
Accordingtothe dataabout per capitaannual net income and the per capitaannu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Hebei province from1999to2013 in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this paper constructsthe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fun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Hebei Province and carries on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frominformation expenditure,information coefficient,information consumption structure,marginal information propensitytoconsume and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of information.The result showsthatthe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s significantly behind urban resid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topromotethe development ofthe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information consumption;comparison
F224.0
A
1673-2022(2014)04-0001-04
2014-09-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Z061);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11QR50);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34576288)
孙贵珍(1970-),女,河北鹿泉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三农问题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