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贾倍思 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建筑设计在传统意义上是建筑师为客户所做的一个决策过程。决策包括建筑的形体,空间,使用功能,技术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建筑最初的草图,尽管并不完全意味着纪念碑式的永恒,但通常是指向静止和永恒的形体。使用功能往往不是由实际的使用者而是由设计师和客户所决定。在当代高速的全球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使建筑学作为一门职业,从未处于如此被质疑,批判,和孤立的境地。
这一课程设计旨在对都市区的建筑形态的演变做出理论探索,现实情况中的两个因素具有同样重要的角色。一是时间。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和其物理结构寿命的长久,建筑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建筑服务的周期内适应使用者、环境和许多其他不可预测情况的变化。二是人- 超越了统计学数据、使用功能和的具体人。如果当今多元化这个词汇描绘了人们的构想和行为的话,建筑没有互动,无法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人们失去寻求改变和适应环境的机会。
这个设计由三个阶段组成。在第一个阶段中,练习的重点针对一些现实环境中的形态演变的问题:形体转化、多重的认知和结构。第二个阶段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为形态得演化确定到开放性和决定性的框架。在第三个阶段中,学生个人的创意在满足规划要求的同时体现出其个性。
十香园为清末著名画家居廉、居巢兄弟(近代南粤画坛上并称“二居”)的居住、作画及授徒之所。建于140多年前。培育了几乎所有广州20世纪早期的艺术家,包括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和陈树人。为便于对自然写生绘画方式的教学,十香园种植了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鱼子兰、白兰、含笑等十种香花,故名“十香园”。(图1)
图1, 居廉花鸟册(冯平山图书馆藏)
图2,阶段一 之小练习 1 – 透明性研究 a
图3,阶段一 之小练习 1 – 透明性研究 b
图4,阶段一 之小练习2 – 结构:作为智慧形态a
图5,阶段一 之小练习2 – 结构:作为智慧形态b
1864年建造的这个住宅学社包括三座主要的建筑,即今夕庵、紫梨花馆和啸月琴馆。位于海珠涌的附近,这组建筑被花卉、树木和迷人的景观所环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原有的建筑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由于此地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促使了广州美术协会于1950年代在其附近成立。1983年,这个带有花园和保留了一些建筑遗迹的学校被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居姓家族的捐献,修缮和重建成一个博物馆。但由于人口的增长、高密度自建房屋的增加和缺少系统的规划,周围的环境变得极度拥挤。为了满足旅游人数的递增,近期的规划包括拆除部分周边的建筑,重新安置部分居民,恢复博物馆和河道的联系和创造一个绿地空间。同时博物馆门前设计了一个大规模的停车场和城市广场。在区政府长远的规划中,将拆除更多的建筑,兴建馆长绿地,只保留部分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
自从这个规划实施以来,引发了当地社区和附近广州美术协会的批评和反对。主要的批判不单单在于规划中经济可行性的实施,也在于质疑其单一的保护策略:建造一个博物馆并通过新建绿地和广场取代现有建筑, 将抹煞地区的个性,延续性和吸引力。此课程设计试图通过敏锐和巧妙的安排,兼顾城市设计的延续性和建筑设计多样性。
这组练习设定基于对建筑是一个不断变化过程的理解。练习包括建筑设计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1)协调,(2)形态构造,和(3)适应变化的能力。
作为独立的设计师,每个学生为指定的地块设计,但地块内外应当组合成连贯的“建造环境”。这个“建造环境”保持抽象地形态,以便于下一阶段根据使用、功能或特征的进一步解释和细化。 学生的理念、讨论、目的、关系和利益冲突将通过模型展现其物理的形态和空间。在这个工作坊,我们使用模型而不是讨论和协商来进行对话。
这个练习始于基地的地图和“二居”的画作。二者都被视为不同于真实世界所表达的点、线和痕迹。
(1)用《透明性》作多样化阅读
学生将通过研究既有的背景环境和运用透明性的概念,用纸板将虚幻空间构成转换成实体构成。实体构成主要由三个元素造成:基底(空间化的场地),图形(作为场地内的客观分析对象),轮廓(勾勒其共同界限)。阅读科林·罗和罗伯特·斯卢茨所著的《透明性》是此阶段工作的重要部分,此书从艺术和建筑的角度分析了空间的界限。此部分练习的兴趣点不在于建筑,而在于对于空间的解读:文字上的,和现象上的 。
在第一个阶段,学生要用标有线和肌理的纸质(地图和绘画)制作一个模型,但只通过两种方式:切割和折叠。概念要清晰和强有力, 而形态可以非常简洁。纸质模型将地图和绘画中的2D肌理将交织和表达在3D形态上。
图6,阶段一 之小练习 3– 开放的功能 a
图7,阶段一 之小练习 3– 开放的功能 b
在第二个阶段,工作着重相互协调,模型开始转变,在客观理据上呈现出的主观立场和协调性。当一个学生创造了自己的模型,他应该知道其它人在做的事情,特别是他旁边的“邻居”。城市建筑间持续的作用和反作用是城市设计区别于建筑设计的主要议题。在这个阶段使某些关系可以通过视觉的和“现象透明性”表达出来:事物在视觉上关联不需要物理上的连接。
模型 1:纸质表皮的交叠 (图2, 图3)
(2)巧妙的结构形态
结构总是包含意识形态。结构是建筑设计行为和思想汇集的交汇点。练习中,上一阶段的模型因为新材料,即木棍和面板的加入而转变,产生结构概念。
这一练习探讨物理上和概念的结构设想。一方面,结构在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物理承载系统所构成的形态,一个促使形态更牢固的系统。另一方面,结构被理解成在实体部分内建立潜在关系的系统。
学生把之前的练习成果转变成空间构成。在这里重点是空间场所的营造,可解释为依据个别建筑要素的参与性,例如梁、柱、墙和体量。这个研究同时着重于研究空间和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结果既有明确地定义也提供重新解释的可能。这种结构被称为具体的开放性。
学生之间的互动和“物体透明性”的视觉效果将被进一步强化于地块设计之中。
模型 2:木质的结构式模型 (图4, 图5)
(3)功能的不确定性
这一步骤介绍了空间属性是由功能需求所决定的概念。然而,功能的区分依据保持着一组抽象的二元对立:内部/外部,私密/公共,静止/动态,被服务/服务。我们使用六种不同颜色的泡沫板。每种颜色代表着一种二元对立,除了内部/外部可以通过模型所展示的空间和形态表达。
这个二元对立作为附加的层级植入了上一阶段练习的模型中。不同色彩的泡沫板以符号化的方式表达出空间区域。是一种多维度的,可识别叠加区域的区划图,同时他们的属性随后被转化到模型之中。
每个参与者都将在之前制定的同一地块上使用泡沫板制作一个模型,同时与其他参与者一起放在一个同样的基地模型中去研究其相关性。
在这过程中学生要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空间的使用分类基于以上的二元对立?
为什么常见功能的分类(如住宅,办公,工厂,学校等)没有也不应作为功能分类的方式?
还有其他空间的分类标准么?
模型3:空间、结构的交叉和功能的不确定性 (图6, 图7)
基地分析也是基地的重构
与传统课程设计不同,我们在设计的中期才加入了对基地的实地考察分析。因为环境分析和其他需要发掘的信息同样重要,都是设计的背景资料。我们不应该拘泥于环境或者既定的规划(例如条规、发展目标等),而是要寻求与基地及其相应需求的互动对话。
在这个阶段,我们探讨出一种城市规划方面的新方法。我们仍然要对这样一种演绎推理秉持批判态度,即根据城市规划的优选模型来预先设定一个解决方案,因为我们还需要观察存在于基地外围的相关问题。我们将通过对城市分析、客观对象和城市形态的整合来最终获得相应的方法。
首先,我们对有确定秩序和稳定性的组合整体持怀疑态度,鼓励一切形态的分歧和模糊以及形态转变过程所造成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城市领域一直扮演着一个信息的累积体,一种材料的物质体现,以及时间、或松散或紧缩的结构的集合块。我们也将观察分析作为上述设计基地的已存在一个世纪的此种现象。
我们把场所制造更多地看做空间的生成而非仅仅看做一种精神。空间生产的特点是物质环境的传播依然是战略性地开放的。在此,城市设计并非是顺从于限定的条件,而是着手于扩大各种可能性的领域,并且开放性地吸引其他形式的相关阅读和写作。
将城市分成4个层面分析,再将4个层面叠加做城市设计:
(1)历史轨迹:不仅仅作为古迹,还作为促进未来环境改善的质量和资源文件而存在。(图8)
(2)基础设施网络:我们需要整合总体规划中的所有交通系统,以在追求交通便利之上,更多的注重非机动交通体系的完善和环境质量的保护。 (图9)
(3)功能布局:多功能的叠加。(图10)
(4)景观节点: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新型宜居并具有活力的区域,以为新型珠江新城的发展做出贡献。(图11, 图12)
我们把这个基地划分成与组内学生数量相等的几个部分,每个同学根据总体规划以及具体的项目和地点,独立完成开放性“文本”中的一个特定部分,以此作为参与项目的方式。每个部分都应该在空间、技术格局和特点上表现得更加具体,同时,又必须呼应总体规划。
图8,阶段二:开放层面的叠加之历史层面
图9,阶段二:开放层面的叠加之基础设施层面
图10,阶段二:开放层面的叠加之功能布局层面
图11,阶段二:开放层面的叠加之景观节点层面
图12,阶段二:开放层面的叠加之总体规划图
图13,阶段三:个体设计之总合首层平面
城市区别于建筑, 是它的公共性和较长的时间跨度。世界上优秀的城市今天不仅能吸引大量的游客,而且在当代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还发挥更强的生命力。 巴黎,伦敦,维也纳,巴塞罗那,米兰,甚至纽约,都是优秀案例。二次大战之后,严格按照现代法规和标准新建的城市不仅对游客没有吸引力,而且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包袱。其原因在于一次性设计的城市排除了时间和人与环境的互动。受现代城市设计之害最深的,而且遗害最长的是当今的中国城市。对建筑教育也需要做相应的反思 – 什么样的城市设计让未来的中国拥有今天的巴黎?
课程设计不同于实际项目设计。实际项目是运用共性原理解决具体的特殊要求。而课程设计是用具体的项目,向学生传递共性的原理。所以每个课程设计要首先设定教学的目的,即需要学生在这一阶段内需要体会和掌握的原理和方法, 而不是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此课程设计本着同样的原则,用两个半月的时间, 模拟一个未来上百年的城中村的演变。课程的目的是将构成优秀传统城市的要素,时间和与人的互动, 浓缩在短时间设计当中。
为了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短时间内掌握现实复杂的现象和处理方法,课程设计的编制强调训练和内容的提炼。第一阶段的着重探讨三个城市设计基本要素:
(1)建筑和外部空间关系的确定(用图底关系和透明性的手法来设计城市最重要的最持久的元素 -- 外部空间);
(2)建筑的结构空间作用 (因为建筑的结构耐久性建立城市空间的轮廓;
(3)开放的功能(用新的功能分类取代功能分区)。
设计的结果用模型体现。模型必须抽象,因为设计的目的是训练而非项目的实施。
课程的第二阶段强调对现有基地的四个方面的资源分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新的要求和条件,确定空间上的形态目标。它既有历史和现状的延续,又是新旅游点般的体验式的空间。(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认为,能否吸引游客是一个城市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设计的结果用一系列的图表现。图也必须抽象,因为城市设计的目的是开放的结构,而不是控制具体的建筑形态。
课程的第三阶段是将前两个阶段的原理和手法具体化。同时训练学生运用建筑师而非政治家的“对话”模式。 上百年的城市或建筑中的建筑师的对话,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公开招标或民主投票等形式的对话和决策过程。(实际上,世界优秀的城市的形成很少采用我们今天的所谓的民主形式。)学生要学会如何尊重和与无形的人对话,和未来的人对话,和过去的人对话。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每个人从一开始就选定各自的基地到设计结束, 都要用模型对话。他们要观察基地的过去,也要观察他人设计的变化,来调整各自设计的方向。每个设计既要有吸引力,也要和其他的同学的设计及整体的环境建立关系。和传统城市靠同一模式,统一个体多样性的方式不同,此课程设计强调现代社会中的设计师的作用 – 整体关系可以建立在多种建筑形态模式基础之上的。
图14,阶段三:个体设计之总合模型
图15,阶段三:个体设计之一a (学生 : Tsoi Wai Kuen )
图16,阶段三:个体设计之一 b (学生 : Tsoi Wai Kuen )
图17,阶段三:个体设计之二 (学生 : Tu Ching 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