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象湖景区改造工程

2014-04-25 11:26:44于兵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世界建筑导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湖景区绿道候鸟

(文/图)于兵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象湖景区改造范围位于南昌市灌婴路以南、施尧路以西、昌南大道以北、朝阳片区以东的现有象湖开发区域,总建设规模530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为269万平方米。

经过多次的实地调研,并和当地主管部门详细沟通后,我们梳理出象湖景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城市各区域水网不通;景区现有景点缺乏规模、布局散乱不成体系;施尧路对于象湖景区东岸造成严重的交通压力;景区内部交通系统极不完善,人车交织混行,存在安全隐患;现有景区的配套设施及便民设施的极其缺乏。

针对象湖景区面临的种种问题,项目组在深圳大学吴家骅教授的指导下提出象湖景区五大改造策略:

1、水资源体系优化策略——以象湖主景区为汇水中心进行清淤截污整治,逐步将周边水系联通,并进行水系高程调整,使象湖融入城市水网系统,解决城市排洪、水系自洁问题,完善象湖景观连续和环湖绿道游览体系,开发游船线路,实现大象湖景区的通水、通行和景观提升。

2、恢复候鸟栖息地条件——通过减少象湖景区土建建设开发量并加强湿地养护,来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有效地减少人类有形干扰,丰富物种多样性,达到候鸟觅食、停留、栖息的必要条件。

3、水陆路交通解决策略——以象湖景区为核心,建立城市生态绿道系统,实现与北青山湖景区、西滕王阁景区、东梅湖景区的水路及绿道系统的全线贯通,完善水陆路的交通系统。

在保持象湖水体面积不变和湖面“象”形不变的前提下,适当拓宽象湖景区东岸,缓解施尧路对于东岸的交通压力和提供市民休闲活动的公共空间;利用西堤以西形成集中生态停车带,解决象湖景区主要的停车问题。

4、景区规划提升策略——以现有象湖水体为基础,局部适当扩容,为主要观光及游船通行区;西堤及湿地景观之间营造万顷荷塘景区,南北长约2800米,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景观观赏区域;以原有水塘为营造湿地的基础条件,改善原有生态环境,加强象湖与湿地景区的联系,在湿地景区适宜位置设置景观小品,并增加内部航道线增加观赏游览线路;位于昌南大道以南区域,维持和养护该片区的原生态类湿地环境,达到候鸟栖息地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5、文化景点布局策略——利用现有象湖景区的景点设置,合理进行文化景点布局,形成包括豫章环湖文化链、景区中心文化轴线、湿地生态文化区、昌南大道以南江西历史文化名人会所四个片区,营造能够体现江南都市人文情怀的生态景区。

目前,象湖景区改造已进入实施阶段,我们对于未来将展现在民众面前的象湖景区充满期待。

象湖景区改造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美化工程;而是直面景区的严重问题,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解决好水网资源、优化交通系统,构建城市绿道、恢复候鸟栖息地条件、保护生态湿地,在科学合理地利用国土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地与南昌市的总体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并给予其必要的补充。

猜你喜欢
湖景区绿道候鸟
绿道上的“风景”
先锋(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倪祥润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少儿美术(2021年2期)2021-04-26 14:10:22
大纵湖景区二咏
扬子江诗刊(2019年2期)2019-11-13 05:07:39
致命的超速
我是一只小候鸟
学生天地(2018年30期)2018-10-17 01:33:30
以提升城市活力为目的的滨水景观规划理念实践——苏州澹台湖景区概念性规划设计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28
最长水上扁带行走纪录1小时内走完674米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5
“洋候鸟”回闽过年
海峡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 15: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