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综述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推广难点与建议
猪粮安天下,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的“菜篮子”产品。为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引导扶持生猪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保障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各种自然风险,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能繁母猪因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而死亡的责任保险制度,正式启动了政策性生猪保险制度,后来又在部分省份试点推行育肥猪保险,以进一步完善生猪保险制度。
但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提供的保障主要针对生猪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无法对生猪产业遭遇的另外一种重要风险——市场风险(又称价格风险)实施保障。
为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稳定猪肉市场,国家出台了包括发布预警、开展收放储、调整补贴、调节进出口等在内的一系列调控措施。但这些措施滞后性强、预见性弱、造成价格形成机制扭曲、财政压力增加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生猪价格的剧烈波动问题。
利用期货市场可锁定远期价格,有效规避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但期货要求标准化合约,而我国生猪产业的标准化程度远远不够,无法实现交易。另外期货运行机制和操作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主体参与,而农民往往力不从心。目前,推出生猪期货的条件还不成熟。
社会各界开始探索利用保险手段对生猪市场的价格风险实施保障,拓宽保险的服务领域,将保险的承保范围从自然风险扩展到市场风险。2013年北京和四川先后试点推行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和育肥猪价格指数保险,二者均以生猪价格指数为保险责任,以猪粮比为赔付依据,保险期内,如果平均猪粮比低于合同约定的猪粮比,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机构按照合同约定给予养殖户赔偿。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紧接着山东、湖北、浙江等地也陆续开展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工作。
本刊记者通过电话、邮件、登门拜访等多种形式,对北京、山东、四川等地从事农业保险研究的专家、负责农业保险推广的地方行政领导、有农业保险经营业务的保险公司负责人进行采访,并结合收集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我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综述》一文,并约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王克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何小伟博士分别撰写了《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推广难点与建议》两篇文章。特将上述三篇文章汇总,在本期推出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专题,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深入了解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提供帮助,为国家及地方农业保险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各保险公司优化保险产品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