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超
我生活在绿色之中:我家阳台上种满了花花草草,我单位是园林式单位,我所在的城市芳草萋萋,繁花似锦。花花草草是上帝赐予我们的造化物,让我们享受花草的美丽。
我特别喜爱我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我阳台上的花草郁郁葱葱,有月季,菊花,兰花,仙人掌……每天清晨我起来,就要去看看他们,为他们松土,浇水,花草的清香直透我的肺腑。我常用平常心去呵护我的花草,尽量让他们长得更加葱郁茂盛。这样,我心情也就更加愉悦开朗,神清气爽。我最喜爱的是那盆倒挂金钟(也叫灯笼花)。他盛开的花朵就像一只悬挂的彩色灯笼,丰腴的萼片向四周翻翘着,薄薄的花瓣围成一个小短裙,露出里面或长或短的花蕊,乍看上去,像美丽的女子在跳优雅的芭蕾。
我阳台上的花草优雅,清新,芳馥怡然,一直以来都以某种力量支撑着我的精神世界。无论心情好坏,无论闲忙,无论春秋冬夏,我每天都要看我的花草好几次。他们在我的注视下默默成长,一天天欣欣向荣,阳光和风雨使他们更加坚强。他们不吵,不闹,像我的心境。他们总是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怀,构造了我心中美丽的花园。也许是妻子的名字叫“美兰”吧,我特别喜欢阳台上那盆兰花。在花期,兰花开得灿如笑魇,色彩淡雅,充满了诗意雅趣,给人带来一种幽静。清淡的花香,冷艳而芬芳。妻子的气质,如同这盆兰花一样,高洁、清雅。孔子曾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可见孔子常以兰花为伴,陶醉在她的芳香中。其实,中国人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借花来抒情寄意了。无论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还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都能看出古人对花草的深情厚意。
我认为,花草之于人类,就像饮水一样重要。现代生活,相信家家户户的阳台上都种有花草。花草满足了我们感官上的需要,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精神内涵。不少花草还可以烹调入馔,端上餐桌。广州就有“美颜百花宴”,成都就有“鸡冠花宴”,洛阳就有“牡丹宴”。吃花就是爱花,吃花既是风雅,又是惜物!《楚辞》中早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佳句。花草在国人的生活中,更由纯粹的观赏,进而与吃的需要相关了。
爱护花草,人人有责任。那年到长沙旅游,在风景秀美的橘子洲景区,我看到了一个温馨提示语标牌,上面写着“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置身于这么绿色的草地,读到这么温馨的提示语,你还会随意践踏花草么?丰子恺先生在他的《护生画集》中劝人勿压死青草,他引用思想家马一浮先生的话说,“护生者,护心也”。他说,护生的最终目的是护自己的心。所以,我们对万事万物,对己对人,要常怀一颗慈悲宽容的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