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与CT诊断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6例的相关性研究

2014-04-24 11:10孙丽华王海芹刘正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9期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穿孔

孙丽华 王海芹 刘正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诊断价值,并对节育器的安全使用进行相关研究。方法:统计6例经超声与CT确诊为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病例资料,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研究防范措施。结果:超声与CT能够明确诊断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并可较好地对补救手术进行指导。结论:超声与CT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前后体检、确诊意外穿孔以及指导补救手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用合适的宫内节育器类型、提高术者操作水平和责任心、保证患者具备合适的身体状况等措施,可防范节育器意外穿孔。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宫内节育器; 穿孔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又称节育环)是一种长期、高效、经济、可逆的常用避孕和节育器具。首次设计IUD并应用于人类的是波兰医师Richard Richter,自1909年至今经过不断改进和变化,目前在用的各种类型和材质的IUD就有30~40种之多,其中主要有圆形、T形、V形、Y形及链条形等,临床一般会根据不同类型和材质IUD的特点选择性应用。我国是实行计划生育制度的大国,有统计显示我国使用IUD的女性约占育龄妇女的50%以上[1],在用人数应有几亿之多,所以安全使用IUD并防止穿孔等并发症更为重要。子宫穿孔是放置IUD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子宫穿孔常合并腹腔内出血,若未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2]。有统计国内IUD引起穿孔的发生率为0.02%~0.88%[3],但随着医疗技术越来越规范化的操作,发生穿孔的意外情况显得更为少见。本文收集6例经超声与CT两种检查确诊的IUD意外穿孔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进一步规范IUD的使用和严格防范意外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患者放置IUD时均为已婚已育的育龄女性,年龄分别在23~41岁之间,均自愿要求并选择IUD放置术施行避孕,经妇科体检均符合IUD放置术条件,无禁忌证,遂分别按照相关医学操作施行了IUD放置术。在放置术后2~12个月内,本组中有4例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腰痛、腰酸不适等感觉,以及白带增多、月经量增加等症状,遂入院就诊;另外2例在放置术后1~2年时,均发现避孕失败而已“带环怀孕”,遂分别进行了流产刮宫术,其中1例在流产后1个月内又因持续腹痛、腰酸而就诊,另1例流产后为了继续避孕,仓促之下再次放置了IUD,3个月后出现憋尿时明显腹痛、不适等症状又到院就诊。以上6例最后就诊均经超声与CT两种检查确诊为IUD意外穿孔,并最终经过手术证实。

1.2 方法 采用意大利百胜AU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MX 4000 Dual多层螺旋CT扫描机作为IUD意外穿孔的诊断设备,分别对6例患者进行超声和CT诊断。

2 结果

就诊后考虑到发生IUD意外穿孔的可能性,6例患者均分别进行了超声与CT相应检查,并均明确了意外穿孔的诊断及穿孔异位的具体部位。最典型的是前述最后1例“带环怀孕”者,在施行流产刮宫术后,因其急于要求避孕又仓促再次放置了IUD,结果出现了憋尿后明显的腹痛、不适等症状,就诊后经超声检查诊断为IUD穿孔异位于膀胱(图a);进一步CT扫描显示膀胱右侧壁处、子宫腔内分别有一处不规则形高密度影,其中膀胱右侧壁处者为“带环怀孕”前最先放置并穿孔异位于膀胱的IUD(图b),而子宫腔内者是流产术后再次仓促放置的IUD(图c);盆腔正位X线片也清楚显示了两枚IUD影(图d)。经统计发现,本组6例意外穿孔的IUD形态分别为V形、T形和链条形,均带有不同程度的尖角,而非圆钝的圆形或弧边形IUD形态。本组中有2例为IUD部分性穿孔于子宫壁外,但仍有少部分嵌顿于子宫壁内,4例为完全性穿孔并游离异位于子宫壁之外。经患者同意,根据超声与CT的诊断和指导,及时为6例IUD意外穿孔的患者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补救取环术,术后再次行超声、CT检查确认无误,并给予相应抗炎补液等处理,至全部痊愈出院。

3 讨论

IUD放置术后若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腰痛、腰酸不适等感觉,以及白带、月经量增加等症状时,要考虑到有IUD意外穿孔的可能性,超声与CT检查无疑是明确诊断和指导下步补救手术的重要方法,本组6例均得益于此。

有学者认为具有尖端锐角的IUD,其下端可刺入子宫颈管皱襞或穿透子宫壁[4]。本组6例意外穿孔的IUD全带有尖角,全组均符合这一观点。IUD放置术毕竟不是直视的操作过程,术者有时对子宫的位置和倾斜程度、是否患有子宫肌瘤或畸形等不能做到详尽了解和掌握,加之水平良莠不齐,如果手术操作不严谨或技术水平差,则可出现子宫穿孔、节育器异位,甚至大出血危及生命[4]。再说,产后及哺乳期的育龄妇女为避免不必要的怀孕机会,大都在产后不长时间就急于放置IUD及时避孕,而此时的宫体相对柔软、宫壁相对较薄,IUD嵌插及穿孔则显得相对容易。同时,IUD毕竟是异物,子宫会有自然的排异反应“臆想”将其挤出,收缩挤压时则必将受到来自IUD的反挤压力,也给穿孔创造机会。另外,IUD在子宫内的位置过低、大小与宫腔不匹配、各种原因的IUD变形等,都有可能出现避孕失败而“带环怀孕”,何晓涛[5]曾收集88例带节育器意外怀孕患者进行观察研究;而一旦“带环怀孕”,胚胎组织的生长和占位也会挤压IUD而使宫壁受力;更为重要和不应该的是,带环怀孕后的流产刮宫术一旦操作有误,宫壁就会出现人为损伤,IUD嵌入和穿孔的机会则更大。还有,妇女绝经后因雌激素分泌水平显著降低,子宫功能相应性退化并逐渐萎缩,宫壁变薄的同时其韧度也降低,但坚硬材质的IUD是不会变小和软化的,此时也产生IUD的穿孔机会。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IUD意外穿孔的发生:(1)尽量选用不带尖角的圆形或弧边形IUD,增加局部宫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和避免带有尖角的IUD插穿机会。(2)放置IUD后无奈出现“带环怀孕”行刮宫流产术时,术者一定要规范操作、轻取轻放,避免产生宫壁的人为损伤的同时,杜绝发生残存与嵌插现象,并且要重视刮宫流产术后及时超声或CT复查的必要性,另外,因IUD密度高,为确诊进一步行X线透视及摄片等检查亦可[2]。(3)充分利用超声和CT检查的技术优势,在放置IUD术前详尽掌握子宫的位置、宫腔的方向以及是否患有子宫肌瘤或畸形等情况,力求IUD放置术操作轻柔仔细,进入宫腔的手术器械方向必须与宫腔的方向、屈度一致,如遇阻力需查清原因,切勿用力过猛地操作,是预防IUD穿孔的关键措施[6]。(4)要放置形态、型号、大小与子宫宫腔容积相匹配的IUD,洪英[7]比较过Tcu380A型宫内节育器比一般类型的更安全、有效。忌用过大型号的IUD,已有报道IUD过大过硬或其他原因时可造成IUD逐渐移位达腔外[8]。(5)放置IUD后出现明显腰酸腹痛以及白带或月经量增多等症状时,放置IUD后无奈避孕失败又意外怀孕时,普通X线透视发现IUD的位置有明显偏差时,都要高度警惕有IUD意外嵌顿、穿孔的可能性,可及时进行超声、CT等检查确定。(6)妇女绝经后可以尽早的将IUD取出。(7)放置IUD后要重视定期行超声、CT或透视等复查定位的必要性,至少应每年1次。

总之,在IUD放置术前查体、放置术后复查以及IUD穿孔后检查确诊和指导补救手术时,超声与CT都具有明显的检查优势和较高的应用价值,是既必要又重要的技术方法。另外,选用最合适类型和形状的IUD、提高术者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保证患者具备适合的身体条件等措施,可以有效防范IUD的意外穿孔发生。一旦经超声与CT等检查确诊IUD穿孔异位后,要依据异位部位采取正确的取出手术方式,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再次伤害的出现,对意外穿孔进行及时并安全的补救措施[9-10]。

参考文献

[1]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14.

[2]徐增祥,杨辛,盛韵姑.妇产科急诊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35.

[3]胡伦颖,张元珍,李家福,等.妇产科疑难病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7.

[4]任翠玲,蔺玉红.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完全穿孔4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3,31(3):130-131.

[5]何晓涛.带宫内节育器妊娠实施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0):19-20.

[6]向太权.宫内节育器致子宫穿孔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172-173.

[7]洪英.280例Tcu380A宫内节育器放置4年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96-97.

[8]孙鹏,周玮.宫内节育器异位盆腔并宫内节育器下移1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9):95.

[9]温永红.剖宫产妇女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02-103.

[10]范玉兰.宫内节育器异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188-189.

(收稿日期:2013-11-15)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诊断价值,并对节育器的安全使用进行相关研究。方法:统计6例经超声与CT确诊为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病例资料,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研究防范措施。结果:超声与CT能够明确诊断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并可较好地对补救手术进行指导。结论:超声与CT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前后体检、确诊意外穿孔以及指导补救手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用合适的宫内节育器类型、提高术者操作水平和责任心、保证患者具备合适的身体状况等措施,可防范节育器意外穿孔。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宫内节育器; 穿孔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又称节育环)是一种长期、高效、经济、可逆的常用避孕和节育器具。首次设计IUD并应用于人类的是波兰医师Richard Richter,自1909年至今经过不断改进和变化,目前在用的各种类型和材质的IUD就有30~40种之多,其中主要有圆形、T形、V形、Y形及链条形等,临床一般会根据不同类型和材质IUD的特点选择性应用。我国是实行计划生育制度的大国,有统计显示我国使用IUD的女性约占育龄妇女的50%以上[1],在用人数应有几亿之多,所以安全使用IUD并防止穿孔等并发症更为重要。子宫穿孔是放置IUD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子宫穿孔常合并腹腔内出血,若未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2]。有统计国内IUD引起穿孔的发生率为0.02%~0.88%[3],但随着医疗技术越来越规范化的操作,发生穿孔的意外情况显得更为少见。本文收集6例经超声与CT两种检查确诊的IUD意外穿孔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进一步规范IUD的使用和严格防范意外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患者放置IUD时均为已婚已育的育龄女性,年龄分别在23~41岁之间,均自愿要求并选择IUD放置术施行避孕,经妇科体检均符合IUD放置术条件,无禁忌证,遂分别按照相关医学操作施行了IUD放置术。在放置术后2~12个月内,本组中有4例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腰痛、腰酸不适等感觉,以及白带增多、月经量增加等症状,遂入院就诊;另外2例在放置术后1~2年时,均发现避孕失败而已“带环怀孕”,遂分别进行了流产刮宫术,其中1例在流产后1个月内又因持续腹痛、腰酸而就诊,另1例流产后为了继续避孕,仓促之下再次放置了IUD,3个月后出现憋尿时明显腹痛、不适等症状又到院就诊。以上6例最后就诊均经超声与CT两种检查确诊为IUD意外穿孔,并最终经过手术证实。

1.2 方法 采用意大利百胜AU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MX 4000 Dual多层螺旋CT扫描机作为IUD意外穿孔的诊断设备,分别对6例患者进行超声和CT诊断。

2 结果

就诊后考虑到发生IUD意外穿孔的可能性,6例患者均分别进行了超声与CT相应检查,并均明确了意外穿孔的诊断及穿孔异位的具体部位。最典型的是前述最后1例“带环怀孕”者,在施行流产刮宫术后,因其急于要求避孕又仓促再次放置了IUD,结果出现了憋尿后明显的腹痛、不适等症状,就诊后经超声检查诊断为IUD穿孔异位于膀胱(图a);进一步CT扫描显示膀胱右侧壁处、子宫腔内分别有一处不规则形高密度影,其中膀胱右侧壁处者为“带环怀孕”前最先放置并穿孔异位于膀胱的IUD(图b),而子宫腔内者是流产术后再次仓促放置的IUD(图c);盆腔正位X线片也清楚显示了两枚IUD影(图d)。经统计发现,本组6例意外穿孔的IUD形态分别为V形、T形和链条形,均带有不同程度的尖角,而非圆钝的圆形或弧边形IUD形态。本组中有2例为IUD部分性穿孔于子宫壁外,但仍有少部分嵌顿于子宫壁内,4例为完全性穿孔并游离异位于子宫壁之外。经患者同意,根据超声与CT的诊断和指导,及时为6例IUD意外穿孔的患者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补救取环术,术后再次行超声、CT检查确认无误,并给予相应抗炎补液等处理,至全部痊愈出院。

3 讨论

IUD放置术后若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腰痛、腰酸不适等感觉,以及白带、月经量增加等症状时,要考虑到有IUD意外穿孔的可能性,超声与CT检查无疑是明确诊断和指导下步补救手术的重要方法,本组6例均得益于此。

有学者认为具有尖端锐角的IUD,其下端可刺入子宫颈管皱襞或穿透子宫壁[4]。本组6例意外穿孔的IUD全带有尖角,全组均符合这一观点。IUD放置术毕竟不是直视的操作过程,术者有时对子宫的位置和倾斜程度、是否患有子宫肌瘤或畸形等不能做到详尽了解和掌握,加之水平良莠不齐,如果手术操作不严谨或技术水平差,则可出现子宫穿孔、节育器异位,甚至大出血危及生命[4]。再说,产后及哺乳期的育龄妇女为避免不必要的怀孕机会,大都在产后不长时间就急于放置IUD及时避孕,而此时的宫体相对柔软、宫壁相对较薄,IUD嵌插及穿孔则显得相对容易。同时,IUD毕竟是异物,子宫会有自然的排异反应“臆想”将其挤出,收缩挤压时则必将受到来自IUD的反挤压力,也给穿孔创造机会。另外,IUD在子宫内的位置过低、大小与宫腔不匹配、各种原因的IUD变形等,都有可能出现避孕失败而“带环怀孕”,何晓涛[5]曾收集88例带节育器意外怀孕患者进行观察研究;而一旦“带环怀孕”,胚胎组织的生长和占位也会挤压IUD而使宫壁受力;更为重要和不应该的是,带环怀孕后的流产刮宫术一旦操作有误,宫壁就会出现人为损伤,IUD嵌入和穿孔的机会则更大。还有,妇女绝经后因雌激素分泌水平显著降低,子宫功能相应性退化并逐渐萎缩,宫壁变薄的同时其韧度也降低,但坚硬材质的IUD是不会变小和软化的,此时也产生IUD的穿孔机会。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IUD意外穿孔的发生:(1)尽量选用不带尖角的圆形或弧边形IUD,增加局部宫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和避免带有尖角的IUD插穿机会。(2)放置IUD后无奈出现“带环怀孕”行刮宫流产术时,术者一定要规范操作、轻取轻放,避免产生宫壁的人为损伤的同时,杜绝发生残存与嵌插现象,并且要重视刮宫流产术后及时超声或CT复查的必要性,另外,因IUD密度高,为确诊进一步行X线透视及摄片等检查亦可[2]。(3)充分利用超声和CT检查的技术优势,在放置IUD术前详尽掌握子宫的位置、宫腔的方向以及是否患有子宫肌瘤或畸形等情况,力求IUD放置术操作轻柔仔细,进入宫腔的手术器械方向必须与宫腔的方向、屈度一致,如遇阻力需查清原因,切勿用力过猛地操作,是预防IUD穿孔的关键措施[6]。(4)要放置形态、型号、大小与子宫宫腔容积相匹配的IUD,洪英[7]比较过Tcu380A型宫内节育器比一般类型的更安全、有效。忌用过大型号的IUD,已有报道IUD过大过硬或其他原因时可造成IUD逐渐移位达腔外[8]。(5)放置IUD后出现明显腰酸腹痛以及白带或月经量增多等症状时,放置IUD后无奈避孕失败又意外怀孕时,普通X线透视发现IUD的位置有明显偏差时,都要高度警惕有IUD意外嵌顿、穿孔的可能性,可及时进行超声、CT等检查确定。(6)妇女绝经后可以尽早的将IUD取出。(7)放置IUD后要重视定期行超声、CT或透视等复查定位的必要性,至少应每年1次。

总之,在IUD放置术前查体、放置术后复查以及IUD穿孔后检查确诊和指导补救手术时,超声与CT都具有明显的检查优势和较高的应用价值,是既必要又重要的技术方法。另外,选用最合适类型和形状的IUD、提高术者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保证患者具备适合的身体条件等措施,可以有效防范IUD的意外穿孔发生。一旦经超声与CT等检查确诊IUD穿孔异位后,要依据异位部位采取正确的取出手术方式,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再次伤害的出现,对意外穿孔进行及时并安全的补救措施[9-10]。

参考文献

[1]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14.

[2]徐增祥,杨辛,盛韵姑.妇产科急诊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35.

[3]胡伦颖,张元珍,李家福,等.妇产科疑难病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7.

[4]任翠玲,蔺玉红.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完全穿孔4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3,31(3):130-131.

[5]何晓涛.带宫内节育器妊娠实施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0):19-20.

[6]向太权.宫内节育器致子宫穿孔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172-173.

[7]洪英.280例Tcu380A宫内节育器放置4年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96-97.

[8]孙鹏,周玮.宫内节育器异位盆腔并宫内节育器下移1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9):95.

[9]温永红.剖宫产妇女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02-103.

[10]范玉兰.宫内节育器异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188-189.

(收稿日期:2013-11-15)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诊断价值,并对节育器的安全使用进行相关研究。方法:统计6例经超声与CT确诊为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的病例资料,进一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研究防范措施。结果:超声与CT能够明确诊断宫内节育器意外穿孔,并可较好地对补救手术进行指导。结论:超声与CT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前后体检、确诊意外穿孔以及指导补救手术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选用合适的宫内节育器类型、提高术者操作水平和责任心、保证患者具备合适的身体状况等措施,可防范节育器意外穿孔。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宫内节育器; 穿孔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又称节育环)是一种长期、高效、经济、可逆的常用避孕和节育器具。首次设计IUD并应用于人类的是波兰医师Richard Richter,自1909年至今经过不断改进和变化,目前在用的各种类型和材质的IUD就有30~40种之多,其中主要有圆形、T形、V形、Y形及链条形等,临床一般会根据不同类型和材质IUD的特点选择性应用。我国是实行计划生育制度的大国,有统计显示我国使用IUD的女性约占育龄妇女的50%以上[1],在用人数应有几亿之多,所以安全使用IUD并防止穿孔等并发症更为重要。子宫穿孔是放置IUD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子宫穿孔常合并腹腔内出血,若未严密观察和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2]。有统计国内IUD引起穿孔的发生率为0.02%~0.88%[3],但随着医疗技术越来越规范化的操作,发生穿孔的意外情况显得更为少见。本文收集6例经超声与CT两种检查确诊的IUD意外穿孔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进一步规范IUD的使用和严格防范意外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患者放置IUD时均为已婚已育的育龄女性,年龄分别在23~41岁之间,均自愿要求并选择IUD放置术施行避孕,经妇科体检均符合IUD放置术条件,无禁忌证,遂分别按照相关医学操作施行了IUD放置术。在放置术后2~12个月内,本组中有4例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痛、腰痛、腰酸不适等感觉,以及白带增多、月经量增加等症状,遂入院就诊;另外2例在放置术后1~2年时,均发现避孕失败而已“带环怀孕”,遂分别进行了流产刮宫术,其中1例在流产后1个月内又因持续腹痛、腰酸而就诊,另1例流产后为了继续避孕,仓促之下再次放置了IUD,3个月后出现憋尿时明显腹痛、不适等症状又到院就诊。以上6例最后就诊均经超声与CT两种检查确诊为IUD意外穿孔,并最终经过手术证实。

1.2 方法 采用意大利百胜AU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MX 4000 Dual多层螺旋CT扫描机作为IUD意外穿孔的诊断设备,分别对6例患者进行超声和CT诊断。

2 结果

就诊后考虑到发生IUD意外穿孔的可能性,6例患者均分别进行了超声与CT相应检查,并均明确了意外穿孔的诊断及穿孔异位的具体部位。最典型的是前述最后1例“带环怀孕”者,在施行流产刮宫术后,因其急于要求避孕又仓促再次放置了IUD,结果出现了憋尿后明显的腹痛、不适等症状,就诊后经超声检查诊断为IUD穿孔异位于膀胱(图a);进一步CT扫描显示膀胱右侧壁处、子宫腔内分别有一处不规则形高密度影,其中膀胱右侧壁处者为“带环怀孕”前最先放置并穿孔异位于膀胱的IUD(图b),而子宫腔内者是流产术后再次仓促放置的IUD(图c);盆腔正位X线片也清楚显示了两枚IUD影(图d)。经统计发现,本组6例意外穿孔的IUD形态分别为V形、T形和链条形,均带有不同程度的尖角,而非圆钝的圆形或弧边形IUD形态。本组中有2例为IUD部分性穿孔于子宫壁外,但仍有少部分嵌顿于子宫壁内,4例为完全性穿孔并游离异位于子宫壁之外。经患者同意,根据超声与CT的诊断和指导,及时为6例IUD意外穿孔的患者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补救取环术,术后再次行超声、CT检查确认无误,并给予相应抗炎补液等处理,至全部痊愈出院。

3 讨论

IUD放置术后若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腰痛、腰酸不适等感觉,以及白带、月经量增加等症状时,要考虑到有IUD意外穿孔的可能性,超声与CT检查无疑是明确诊断和指导下步补救手术的重要方法,本组6例均得益于此。

有学者认为具有尖端锐角的IUD,其下端可刺入子宫颈管皱襞或穿透子宫壁[4]。本组6例意外穿孔的IUD全带有尖角,全组均符合这一观点。IUD放置术毕竟不是直视的操作过程,术者有时对子宫的位置和倾斜程度、是否患有子宫肌瘤或畸形等不能做到详尽了解和掌握,加之水平良莠不齐,如果手术操作不严谨或技术水平差,则可出现子宫穿孔、节育器异位,甚至大出血危及生命[4]。再说,产后及哺乳期的育龄妇女为避免不必要的怀孕机会,大都在产后不长时间就急于放置IUD及时避孕,而此时的宫体相对柔软、宫壁相对较薄,IUD嵌插及穿孔则显得相对容易。同时,IUD毕竟是异物,子宫会有自然的排异反应“臆想”将其挤出,收缩挤压时则必将受到来自IUD的反挤压力,也给穿孔创造机会。另外,IUD在子宫内的位置过低、大小与宫腔不匹配、各种原因的IUD变形等,都有可能出现避孕失败而“带环怀孕”,何晓涛[5]曾收集88例带节育器意外怀孕患者进行观察研究;而一旦“带环怀孕”,胚胎组织的生长和占位也会挤压IUD而使宫壁受力;更为重要和不应该的是,带环怀孕后的流产刮宫术一旦操作有误,宫壁就会出现人为损伤,IUD嵌入和穿孔的机会则更大。还有,妇女绝经后因雌激素分泌水平显著降低,子宫功能相应性退化并逐渐萎缩,宫壁变薄的同时其韧度也降低,但坚硬材质的IUD是不会变小和软化的,此时也产生IUD的穿孔机会。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IUD意外穿孔的发生:(1)尽量选用不带尖角的圆形或弧边形IUD,增加局部宫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和避免带有尖角的IUD插穿机会。(2)放置IUD后无奈出现“带环怀孕”行刮宫流产术时,术者一定要规范操作、轻取轻放,避免产生宫壁的人为损伤的同时,杜绝发生残存与嵌插现象,并且要重视刮宫流产术后及时超声或CT复查的必要性,另外,因IUD密度高,为确诊进一步行X线透视及摄片等检查亦可[2]。(3)充分利用超声和CT检查的技术优势,在放置IUD术前详尽掌握子宫的位置、宫腔的方向以及是否患有子宫肌瘤或畸形等情况,力求IUD放置术操作轻柔仔细,进入宫腔的手术器械方向必须与宫腔的方向、屈度一致,如遇阻力需查清原因,切勿用力过猛地操作,是预防IUD穿孔的关键措施[6]。(4)要放置形态、型号、大小与子宫宫腔容积相匹配的IUD,洪英[7]比较过Tcu380A型宫内节育器比一般类型的更安全、有效。忌用过大型号的IUD,已有报道IUD过大过硬或其他原因时可造成IUD逐渐移位达腔外[8]。(5)放置IUD后出现明显腰酸腹痛以及白带或月经量增多等症状时,放置IUD后无奈避孕失败又意外怀孕时,普通X线透视发现IUD的位置有明显偏差时,都要高度警惕有IUD意外嵌顿、穿孔的可能性,可及时进行超声、CT等检查确定。(6)妇女绝经后可以尽早的将IUD取出。(7)放置IUD后要重视定期行超声、CT或透视等复查定位的必要性,至少应每年1次。

总之,在IUD放置术前查体、放置术后复查以及IUD穿孔后检查确诊和指导补救手术时,超声与CT都具有明显的检查优势和较高的应用价值,是既必要又重要的技术方法。另外,选用最合适类型和形状的IUD、提高术者的操作水平和责任心、保证患者具备适合的身体条件等措施,可以有效防范IUD的意外穿孔发生。一旦经超声与CT等检查确诊IUD穿孔异位后,要依据异位部位采取正确的取出手术方式,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再次伤害的出现,对意外穿孔进行及时并安全的补救措施[9-10]。

参考文献

[1]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14.

[2]徐增祥,杨辛,盛韵姑.妇产科急诊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35.

[3]胡伦颖,张元珍,李家福,等.妇产科疑难病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7.

[4]任翠玲,蔺玉红.宫内节育器致子宫完全穿孔4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3,31(3):130-131.

[5]何晓涛.带宫内节育器妊娠实施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0):19-20.

[6]向太权.宫内节育器致子宫穿孔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5):172-173.

[7]洪英.280例Tcu380A宫内节育器放置4年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96-97.

[8]孙鹏,周玮.宫内节育器异位盆腔并宫内节育器下移1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9):95.

[9]温永红.剖宫产妇女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102-103.

[10]范玉兰.宫内节育器异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188-189.

(收稿日期:2013-11-15) (本文编辑:欧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穿孔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原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穿孔瓷盘
X线平片及CT诊断外伤性肩关节脱位的价值
杓状软骨脱位的128层CT诊断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