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己有耻”的Meme不会湮灭

2014-04-24 22:59
南方周末 2014-04-24
关键词:修学本能国人

南方周末评论员 陈斌

有洋人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这话呼应了2500年前孔子的观点:“行己有耻”是“士”的必要条件。使用高大上的术语,“行己有耻”的观念应该算一个成功传承下来的Meme吧?

1976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新造了Meme一词,含义为:“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及行为模式等传递过程中与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相类似的东西。”是说,如果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Gene(基因),那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就是Meme(谜米或文化基因)。当然,两者传递的方式不一样,Gene通过遗传,Meme通过模仿,Meme源于希腊语Mimema(模仿)。

不过,基因与Meme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本能与文明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又一次见于韩国岁月号失事事件。2014年4月16日,一艘载有470多人的客轮在韩国西南方向海域沉没,其中320多人为前往济州岛修学旅行的京畿道檀园高中师生。截至4月22日中午,遇难者已攀升至108人,失踪者为194人。惨也。

一面是涉事客轮船长李某极不专业、极不负责,自己与几名船员抢先弃船逃离,让众多乘客错失逃生机会,涉嫌触犯刑律。另一面是老师姜某获救后自裁,留下遗书称:“200多人生死不明,我没有信心一个人活下去。所有责任都在于我,是我筹划了此次修学旅行。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事发海域,让我和那些尸骨无存的学生们在一起,在阴间继续做他们的老师。”

是否可以这么说,前者代表了基因与本能,后者代表了Meme与文明?

求生是刻在基因上的本能,想活命可以理解,但为自己活命抛弃职业伦理,将服务的对象推向死地,毕竟罪无可逭。令人惊诧的是修学旅行组织者姜校监,克制了自己的求生本能,毅然决绝地抛下了家庭等各种责任,天人交战的最终结果是,选择对自己负责,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坚守“行己有耻”的观念。

或有人不理解:死者作为檀园高中校监,虽是本次修学旅行的组织者,但本次海难他有什么直接责任?为什么要把“所有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学生死了、自己没死,就没信心活下去,羞耻心的阈值也太低了吧?不过,这样的老师,生前应该是一位持守师道尊严的好老师吧?这样的好老师在哪儿都稀缺吧?

由于儒家传统的影响,韩国教师的地位尊崇。儒家有三纲六纪之说,“师长有尊”即六纪之一。这种观念下,教师享受的权威、体面、荣誉与尊重远远高于其他一般职业,亦高于医生与工程师等其他专业人士。天地之间自有对等平衡之道,得到学生、家长与社会的尊崇后,教师也要支付相应的“对价”:对学生怀有比法律与契约明文规定高得多的道德义务。

游学旅行组织者姜校监的自杀,像不像亲子同行旅途中,遭受子女意外身故的父母所表现出来的痛不欲生与想不开呢?看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含意是双重的,赋予了师长类似于父母的权威与责任。如果有谁只想享受权威,不想承担责任与支付对价,首先就过不了内心羞耻感这一关。

更进一步看,儒家强调士君子或精英的德性及道德垂范作用,讲“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亘古常新的。一个现代社会,其法治与规则要良好运行,脱不开各类精英带头守法,并表现出比一般公众更高的道德水准。这一点,就不是成文的宪法与法律所能保证的了,更有赖于不成文的传统与惯例之加持。一组由精英带头传承下来的好的Meme构成了现代文明的根基。

美国的从政者,相比自由派,保守派更虔信宗教与谨守道德,私生活更检点,失德行为更少,更自负其责,同时更乐于助人,慈善捐赠更多。保守派过的生活比自由派单调多了,不过这种单调,正是好的Meme与文明传承的必要代价。同样地,姜校监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传承与强化了“行己有耻”的Meme。值得吗?不值得吗?我们可以反复追问下去。

毋庸讳言,国人对姜校监自裁的关注与讨论,有当下关切,折射了中国传统与道德正在复苏的现实。前三十年,国人经受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贫乏。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票证经济;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更是把传统与道德打得不能再残了。后三十年,国人有了经济自由,物质生活问题已部分解决。以人均GDP来衡量,中国已是中等收入国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人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更加凸显,向传统与道德的回归进入了上升通道。一个良治的中国,尤其需要一个“行己有耻”的精英群体当底座。

猜你喜欢
修学本能国人
阅读理解专练(三)
用道
逆本能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吉米问答秀
修学之旅愈行愈热(下)
日本的修学旅行:举社会之力打造安全行走中的“必修课”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
韩国的修学旅行是什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