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及其动力分析
——以广西为例

2014-04-24 08:51:57陈彦桦王嘉炜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共线性权重广西

陈彦桦,王嘉炜

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及其动力分析
——以广西为例

陈彦桦,王嘉炜

在了解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以经济规模、经济稳定、经济结构、经济潜力、经济效益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求得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并进一步得到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经济增长质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2003~2012年广西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及其各子系统均呈现上升走势,影响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四维动力大小依次为地区政策推动、市场经济推动、国际贸易推动、科技进步推动。

广西;经济增长质量;动力分析;评价体系;熵值法;主成分回归分析

一、引 言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广西历年生产总值指数均大于110[1],见证了广西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通常我们用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的发展状况,然而,GDP是一个片面反映经济增长数量而不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单纯追求GDP增长往往导致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应该更多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文献回顾与设计

(一)经济增长质量的涵义

对地区经济状况的描述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分,通常而言,“经济增长”指的是经济增长数量,“经济发展”指的是经济增长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性。由于对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理解的不同,学界主要将其分为两类主要观点:一类是狭义概念上的经济增长质量,主要是将其解释为经济增长效率;一类是广义概念上的经济增长质量,包涵了广泛的概念,会因为不同学者的理解差异而不同[2]。在狭义方面,刘亚建(2002)[3]将经济增长质量理解为效率的同义语。单薇(2003)[4]将经济增长质量等同于生产效率,认为投入小、能耗少、效益高,则经济增长质量高。近几年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则多数倾向从广义的涵义理解,李俊霖(2009)[5]将经济增长质量的概念界定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济稳定性、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分享性、持续性的优劣程度。康英(2009)[6]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增长活动在过程、方式、途径、效果等方面的优劣程度。伍凤兰(2014)[7]将经济发展质量定义为指定时期中,经济内部以及经济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状态。本文将基于广义概念上的经济增长质量,并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指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过程中兼顾全面性、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二)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

从广义的涵义出发测度经济增长质量,则需要全面综合的评价体系。学者基于不同视角给出了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不同评价体系,至今未获得统一。

王君磊(2007)[8]从经济的增长方式、增长过程、增长结果、增长潜能四方面衡量,其中增长方式是集约型的,增长结果是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康英(2009)[6]的评价体系中包括了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协调性、稳定性、增长潜力四个方面。持续性中又细分了经济效益、结构、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四点;协调性用以反映人民生活;稳定性用以反映经济运行的稳定程度;增长潜力用于反映地区的经济竞争实力。伍凤兰(2014)[7]认为经济增长应关注其过程中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因此将评价体系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部分。耿焕侠(2014)[9]构建一个涵盖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效益度、经济结构的优化度、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居民经济状况五大层面的综合评价体系。向书坚(2011)[10]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将评价体系分为资源配置与成果分配两大系统,其下包含增长速度、增长效益、增长结构与方式、稳定性与协调性、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居民的福利和成果分配。

通过文献观察发现,综合评价体系旨在摆脱测量经济增长的片面性,并呈现如下特点:(1)关注经济增长效益;(2)关注经济增长的稳定性;(3)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4)关注经济构成与协调度。因此,本文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并根据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将其分为经济规模、经济稳定、经济结构、经济潜力、经济效益五个维度,即一级指标。为避免指标分布不均而造成权重倾斜的现象,在每个维度下设置3个二级指标,共15个二级指标,以全面反映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状况。得结构图如下:

图1 经济增长质量结构图

三、理论与模型

(一)熵值法

本文运用熵值法对广西2003~2012年10年所选指标的权重赋值,步骤依次为:

1.设n=10,表示选用了10年的数据;m=15个指标,

2.将数据转为正向数据,可通过公式1将进行表转化处理,得到相对值,记为χ,ij。……公式1

为方便后续计算,将χ,ij=χij。

(二)主成分回归分析

在实践中,观察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并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的线性模型做出评价或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一般模型如下:

其中,β0为常数项,或称为截距;β1,β2...βm为偏回归系数,一般简称回归系数,当其他的自变量保持不变时,每改变一单位的自变量χi,因变量γ则发生βi的改变;ε称为残差,它表示除自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对γ的影响。

然而,多元回归的一般模型成立的前提之一,是自变量之间线性无关。当出现自变量之间共线性很严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则会出现偏差。此时需要先消除共线性,才能进一步分析。

在统计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是消除共线性常用方法。主成分回归的原理便是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提取自变量中的主成分,再用提取的N个主成分对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将主成分转换回原有的自变量χi,最终得到所求的回归方程。

四、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测度

依照本文设定的5个维度,15个二级指标,在2004~2013年《广西统计年鉴》[1]直接选取数据或换算得到,其中各指标有正向、负向和适度指标的分别。将数据中的负向指标取倒数;适度指标经1/ (1+|Xi-a|)(令a为平均值)转为正向数据,再通过熵值法的演算,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表1)。

表1 各指标权重表

从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布上看,R&D投入占GDP比重的权重值最大(0.0843),表明在2003~2012年间,R&D投入对广西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贡献最大。R&D经费支出是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保证,能较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潜力和科学发展的能力,是衡量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可见近10年来,广西的经济增长潜力正逐步提升,且提升迅速。其余指标项如公共财政收入、全社会运货总量、通货膨胀率、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万元产值能耗的权重值均大于0.07,说明它们对2003~2012年广西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有较大影响。

从一级指标项的权重分布上看,权重最大的是经济规模(0.2137),表明广西地区2003~2012年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规模扩大十分显著。其余大于0.2的还有经济潜力和经济效益两项。表明广西经济质量提升主要表现为地区经济规模扩大,经济增长效益良好,经济增长潜力提升。

根据表1中各维度与各指标的权重Wj;再由公式Wj×ρij可算出各项指标得分以及每一年的总得分,即广西2003~2012年广西经济增长质量各项指标的得分以及综合水平,见表2。

表2 广西2003~2012年经济增长质量各维度、总体水平得分

由表2可看出,广西经济增长质量各维度及其总体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表明2003~2012年经济绩效逐步提高。

图2 广西2003~2012年经济增长质量各个子系统得分走势图

图2中直观地展示了表2中的变化数据的走势,从中可以看出,经济规模走势平稳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广西近10年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且扩大速率稳定;而经济稳定一项则上下浮动剧烈,结合经济稳定的权重(0.1978,较低)分析,表明广西的经济稳定性稍有欠缺;经济结构的曲线则在一开始走势顺利,但2010年后出现浮动,其权重(0.1774)较低则表明2003~2012年广西经济结构优化程度进展较缓慢,特别是2010年之后。经济持续性与经济结构的曲线走势相近,其出现浮动主要是在2011年。经济效益逐步走高,可反映出广西生产成本的利用率提升,这有可能是生产技术进步、管理成本降低等原因造成的。

五、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动力分析

(一)地区发展政策

经济质量涉及到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稳定性的波动、经济潜力的提升等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市场自发的行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中起到重要作用,如颁布政策支持二三产业的发展,执行对外贸易的有关法令刺激进出口增长、在科技领域加大资金扶持以增加经济增长的潜力、重视环境保护成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增加就业岗位以降低城镇失业率等等,因而在广西2003~2012年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政府政策对其影响重大。地区政策的推动力表现为行政调控力,主要通过对资源进行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

(二)市场经济活动

另外一个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力是公众的购买行为。市场经济活动是社会经济的产物,是对资源进行配置的一种手段,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与地区生产总值、政府财政收入、通货膨胀率的波动、进出口活动以及二三产业的发展都息息相关,如居民消费产生税收,带来GDP的增长。2003年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76.87亿元,2012年增至4516.60元,增幅为319.42%。可见,市场经济推动是广西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又一动力。

(三)国际贸易合作

2003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决定广西南宁市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对广西的农业、物流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均产生了影响,这对广西经济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2014年1~4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371.68亿元人民币,占广西进出口的49.6%,同比增长40.3%。反观近10年广西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2003年广西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64.22亿元,2012年1852.57亿元,大约为10年前的7倍。全球国际合作的浪潮给广西经济带来了长远的发展动力,因此,国际贸易的推动是提升广西经济增长质量的另一因素。

(四)科研技术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投入一定的资本和劳动时,生产活动的总产出将取决于生产的技术状况。提高科技含量可以减少资源损耗、降低环境污染。新技术革命已催生新的产业增长点,以绿色、低能耗、可持续发展为主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无论是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都急需注入科技进步推动力,以转变原有依靠投资和密集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近十年来,广西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不断增高,由2003年的11.24亿元增至2012年的97.15亿元,是10年前的8.64倍。科技研发的进步将成为广西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五)广西经济增长质量主要动力的定量分析

为综合反映以上四种动力对广西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作用大小,运用主成分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选取2003~2012[1]年广西财政支出额(X1)代表地区政策推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2)代表市场经济推动力、进出口总额(X3)代表国际贸易推动力、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X4)代表科技研发推动力,并以熵值法求得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水平作为因变量(Y)进行分析。

1.Pearson相关系数

查看X1,X2,X3,X4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85,0.977,0.968。4个自变量都与因变量Y呈很高的相关性。

2.共线性诊断

检查自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通常用膨胀系数(VIF)的值衡量,通常VIF小于10则被认为不存在共线性,大于10小于100则表示有较大的共线性,VIF大于100则存在严重的共线性。本研究中,X1,X2,X3,X4的VIF值分别为864.955,485.121,196.972,176.541,VIF值非常大,说明它们之间有严重的共线性。需要消除共线性,否则将影响回归分析结果。

3.主成分回归分析

将X1,X2,X3,X4导入SAS软件,首先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四个自变量X1,X2,X3,X4转为四个主成分Z1,Z2,Z3,Z4。其中,第一个主成分Z1的方差贡献率为0.9949,第二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了为0.0044,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已达到99.93%,选择前两个主成分已足以很好地反应原有数据的信息,故拟选用Z1和Z2对因变量做回归分析。其中,第一个主成分Z1=0.501108*X1+ 0.500872*X2+0.499261*X3+0.498755*X4;第二个主成分Z2=0.050073*X1-0.144878*X2-0.649184*X3+ 0.745025*X4。

用Z1,Z2做回归分析,得到表3,得到的模型的拟合度(R2=0.9624)为96.24%,拟合程度很好。F检验的P值<0.0001,已通过显著性水平的检验,故判断可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本例。

表3 多元线性回归参数估计

表3中,Z1已顺利通过t的p值小于0.0001,通过显著性检验,而Z2并未通过t检验,因此在回归分析的表中,选取去掉3个主成分(仅保留Z1)的项。得到方程Y=0.49103*Z1。

最后,用X1,X2,X3,X4对Y做主成分回归分析,得表4,选择去掉三个主成分的项,此时X1,X2,X3,X4对应的VIF值分别为0.06310,0.0630,0.0630,0.0625,均小于10,证明已消除共线性,得到回归方程,Y=0.2461*X1+0.2460*X2+0.2450*X 3+0.2449*X4。

表4 主成分回归分析

由模型可知,广西2003~2012年10年间,地区发展政策、市场经济活动、国际贸易合作与科研技术进步4项作用力均对广西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呈正相关作用,且其回归模型中的偏回归系数大小非常接近,但其中作用力最大的是地区政策推动,表明广西地区的经济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手段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次是市场经济推动力;再次国际贸易推动力对经济的影响;尽管在二级指标权重中,R&D投入占GDP比重的权重值最大,增速很快,但在回归分析中作用力最小的是科技进步这一项,由此推断广西的科研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因此,广西经济发展潜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六、结论与讨论

1.综合全面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能够更准确地测度地区经济发展的真实水平。本文从经济的规模、经济的结构、经济稳定性、经济持续力、经济效益5个方面测度广西地区2003~2012年10年间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水平。数据表明,广西经济增长不仅在数量上,也在质量上取得较大进步,总水平及其各个子系统均呈现上升走势。权重大小对比可用于衡量子系统中的差异性,在子系统中,经济稳定和经济结构的权重值偏小,意味着这两方面是广西经济质量发展过程中进步较为缓慢的两方面,值得地区公共部门注意。

2.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构建了促进广西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四维推动力模型,得到推动广西经济全方面发展的动力大小依次为地区政策推动、市场经济推动、国际贸易推动以及科技进步推动。其中地区政策推动力最大,表明广西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对经济增长质量作用最大,而科技进步推动力作用较低,从侧面反映了广西的科技投入仍然不足。

3.由于数据收集的局限,本文仅选取了2003~2012年共10年的数据,不能从长期的视角观察动力的演进过程;此外,尽管选用5个维度15个指标用以综合评价,而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其测度期待更全面的指标体系;最后,熵值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法,避免了主观人为的臆断,能够科学地反映指标的权重,然而其缺点在于熵值法权重值会随着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敏感性高的数据权重往往也越高,因此,在现实研究中,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一起使用能够更准确地计量权重值。

[1]广西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04~2013[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2013.

[2]惠康,钞小静.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一个文献述评[J].求索,2010,(2).

[3]刘亚建.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分析[J].思想战线,2002,(4).

[4]单薇.基于熵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10).

[5]李俊霖,叶宗裕.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J].税务与经济,2009,(4).

[6]康英.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15).

[7]伍凤兰.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证券市场导报.2014,(2).

[8]王君磊,王兆凯,杨晓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12).

[9]耿焕侠,张小林.基于熵值法的江苏省经济增长质量定量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1).

[10]向书坚,郑瑞坤,郜元兴.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1).

陈彦桦,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广西南宁,530006;王嘉炜,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分布式网络路由转发,北京,100871

F127

A

1007-7723(2014)04-0003-0005

猜你喜欢
共线性权重广西
银行不良贷款额影响因素分析
科学与财富(2021年3期)2021-03-08 10:56:02
权重常思“浮名轻”
当代陕西(2020年17期)2020-10-28 08:18:18
文氏图在计量统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多重共线性内容为例
不完全多重共线性定义存在的问题及其修正建议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人大建设(2018年5期)2018-08-16 07:09:00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电信科学(2017年6期)2017-07-01 15:44:57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46
层次分析法权重的计算:基于Lingo的数学模型
河南科技(2014年15期)2014-02-27 14: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