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80例临床观察

2014-04-24 05:18陈慧敏唐新桥康永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6期
关键词:偏瘫中风康复训练

陈慧敏 罗 勇 唐新桥 王 婷 康永清 王 智 丁 俐

(株洲市中心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0)

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80例临床观察

陈慧敏 罗 勇 唐新桥 王 婷 康永清 王 智 丁 俐

(株洲市中心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0)

目的观察分析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在临床治疗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共8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系统的康复训练,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配合以针灸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的差异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评测法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均比治疗前得到改善,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观察组的患者改善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的改善程度强,其差异也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应当予以推广。

康复训练;针灸;中风偏瘫

中风是一种发病率与致残率都较高的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的语言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发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我院康复医学科对于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采用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的方法治疗,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疗效显著,以下是本次研究的结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共80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为(57.8±9.3)岁,其中43例男性,37例女性。病程4~91 d,所有患者经颅脑CT检查确定其病变部位,其中43例基底节区,25例皮质区,12例小脑区;偏瘫肢体为49例右侧,31例左侧;患肢肌力0级30例,Ⅰ级21例,Ⅱ级29例。80例患者均符合《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并且80例患者中无意识障碍、糖尿病、恶性肿瘤,也不存在心、肝、肺、肾等功能严重不全者。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基本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的患者系统的康复训练,中风偏瘫患者发病2周为急性期,在急性期期间,患者卧床时应当尽量保持侧卧位,并且每隔3 h就翻身1次,同时拍打患者背部一段时间。患者上肢应当保持在肩膀的上部,肘关节呈伸直状态,且不能垂腕;而下肢应当使髋关节保持垂直,并且脚底与小腿始终呈垂直状态[2]。

患者在卧床期间也应进行一定的运动训练,同时还应当进行全面的关节活动,并且练习坐起、翻身等动作,应当注意患者此时进行的训练或者是活动均是被动进行的,称之为被动运动。同时医护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完成床上转移的活动,并且保持时间在3 min以上。患病的第2~4周是恢复期,在此时期,患者应当开始进行坐位耐力、站立平衡、起立、步行、转移等训练,如若必要,也可以利用下肢矫形器等辅助工具进行以上训练;同时此时期,患者应当开始适当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例如吃饭、穿衣等。发病超过5周,是为后遗症期,此时期开始进行大规模、全面的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此时期的康复训练的重点是日常生活的实用动作训练,例如上下楼梯、平地步行以及其他的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以上动作患者应当每天练习2次,每次联系时间保持在半小时左右。

而观察组40例患者则进行上述现代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辅以针灸治疗。在患者发病2周时,主要针灸内关、三阴交、人中等部位;上肢主要是取曲池、肩髃、尺泽、合谷、外关等穴位;而下肢则主要取委中、环跳、复溜、太溪、太冲等穴位;每天对患者针灸一次,每次针灸时间30 min。发病2~4周时,主要针灸内关、三阴交、人中等部位;上肢主要是取曲池、少海、极泉、天府、手三里、青灵、合谷、外关等穴位,而下肢则主要取血海、丰隆、足三里、涌泉、太冲等穴位;每天对患者针灸一次,每次针灸时间30 min。发病超过5周后,主要针灸内关、人中等部位;上肢主要是取曲池、肩偶、极泉、中渚、手三里、合谷等穴位,而下肢则主要取血海、丰隆、足三里、涌泉、委中等穴位;每天对患者针灸一次,每次针灸时间30 min[3]。

治疗时间应连续6个月,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的差异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评测法评价。

1.3 疗效判定标准

用简化的Fugl-Meyer评测法评价患者的上下肢体的运动功能,总分100分,0分表示运动功能最差,分数越高代表其肢体的运动功能越好。<50分为Ⅰ级,表示有严重的运动障碍;50~84分为Ⅱ级,表示有明显的运动障碍;85~95分为Ⅲ级,表示存在中度运动障碍;96~100分为Ⅳ级,表示存在有轻度的运动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均比治疗前得到改善,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对照组的患者改善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的改善程度强,其差异也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

组别(n=40)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7.1±12.3 73.2±19.2观察组 56.9±12.0 86.3±22.5

3 讨 论

中风发病后的3个月内,是患者接受康复训练的黄金时期,目前国内外许多医学工作者认为康复训练的效果是与训练开始的时间的早晚密不可分的,一旦患者的病情稳定下来,神经功能不再进一步缺损时,就应当开始进行康复训练[4]。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中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亏虚、劳累、忧思恼怒等诱因刺激而导致心火亢盛、肝阳上亢、上蒙清窍所引起的。由于中风偏瘫病在阳经,治疗就应采用扶阳抑阴法,发病两周时治疗应当以阴经为主;而等到手足三阴开始有所恢复的时候则应当再取阳经穴;而随后阴阳经络均开始有所恢复,则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症,按照其病灶部位决定取穴的部位以此平衡阴阳。对于中风偏瘫的患者,在其患病初期予以其系统的康复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使之能够更好更快的回复其自身的肢体运动功能。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应当予以推广。

[1] 叶彬等.温针灸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及脑电图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2,43(5):34-35.

[2] 王红,鲁志凌,李娓.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3):93-94.

[3] 顾利军.针灸与康复配合治疗中风偏瘫[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0):194-195.

[4] 贲定严,李铁浪,宁炯杰.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3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3):70-71.

R245

B

1671-8194(2014)16-0187-02

猜你喜欢
偏瘫中风康复训练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