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建一个“陆家嘴”

2014-04-23 14:18吕爽杨卓琦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15期
关键词:永嘉县温州人陆家嘴

吕爽+杨卓琦

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的永嘉三江半岛,其区位与上海的浦东新区陆家嘴颇为相似,半岛的形状也颇像陆家嘴突起的曲线。

“我们请上海城规院做的规划,当年上海的陆家嘴就是他们设计的。在这里,我们将建成一个温州的‘陆家嘴。”浙江省永嘉三江商务区党委书记胡宋孝一边比划着他办公桌旁边挂着的三江地区地图,一边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温州目前最大的招商选资项目

站在三江半岛倚靠的狮子山上,隔着瓯江和楠溪江的两江交汇,能望见温州城区的高楼林立,而脚下的三江半岛,其大部分面积被高矮不一的一栋栋民居掩盖着。

这里的第一个项目已经开工了。2014年2月9日上午9点多,瓯江边又是风又是雨。可是,位于瓯江边的永嘉县三江商务区三号地块---温州三江立体城项目开工仪式现场,却是一片喜庆热闹的气氛,包括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内的温州市四套班子领导也都来了。

坐落于三江商务区的立体城项目是温州目前最大的招商选资项目,由“万通”、“新希望”集团联手投资210亿元。本刊记者获悉,这个项目从洽谈到最终签约,用了7个月时间。

“永嘉的‘立体城可能要比他们之前在西安做的‘立体城进展还要快。”浙江省永嘉县招商服务局副局长谢纯武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谢纯武兼任三江商务区副主任,负责招商工作。

三江商务区结缘立体城项目,是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的“功劳”。王振滔把刘永好和冯仑介绍给永嘉县委书记盛秋平。随后盛秋平起程去北京,考察刘永好和冯仑的团队。

2013年9月,三江立体城项目正式挂牌,2014年2月9日,项目正式开工。

另一个已经有实质性进展的项目是永嘉世界贸易中心(暂名)。投资60亿元的永嘉世界贸易中心,由上海世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投资。

为了使“永嘉世界贸易中心”项目早日落地,上海世贸控股集团于2013年2月在上海总部启动了国际设计竞赛招标。最后,上海世贸控股(集团)董事长李焱然选择了来自荷兰联合网络工作室的设计作品,因为据设计师介绍,方案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楠溪江的地貌特征。

与刘永好、冯仑不同,李焱然的角色有些特殊,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在外永商,已经离开温州12年。

李焱然说:“温州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经商文化最为深厚的名城之一,早已享誉世界,这个城市需要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就必须有国际级的设计水准来支撑。我在这座城市长大,在自己的家乡建造一座这样的建筑,一直是我的梦想。”

除了梦想的牵引,还有县领导的盛情相邀。“当时永嘉招商局来上海考察,也去了我的公司多次洽谈。”李焱然回忆。

“如果这个项目在其他地方,我们会考虑去做,在这里的话,都不用考虑就会来做了。温州人嘛,总归有一种回报家乡的情节在。当然,我也是看到这里的优势。做得好的话,这里能成为温州的中心。”

对于三江商务区的招商,胡宋孝颇有信心。“我们坚持的是‘招商选资,希望进驻三江商务区的企业都是大型国企、央企,全国知名企业和中国的500强企业。”

把“永商回归”作为永嘉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

2014年2月8号是大年初九,在中国农历记法里,未出正月十五还是过年,见面均要道一声“新年好,恭喜发财。”

这一天,在2014年的世界永商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500多名永嘉商人聚在一起,每人脖子上一条红围巾,用家乡话问候新春。

这场像是公司年会的聚会上,大家分别列坐于34张圆桌边。在晚宴前举行的招商选资项目签约仪式上,本刊记者得知,当晚共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额145亿元。

据永嘉县招商局向本刊提供的一项数据:现在有40多万永嘉人在外拼搏,国内创办的企业中,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有400多家,年创造产值约2000多亿元,经营着600多个国内外著名商标和品牌,创办了10000多家超市,超过1700人担任温州商会副会长以上职务,在外创造的生产总值是本土的4倍以上。

“永嘉县充分开发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把‘永商回归作为永嘉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成为永嘉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谢纯武说。

据统计,2012年初至2013年底共签约44个重大项目,其中浙商回归项目41个,总协议资金566亿元,全县到位资金97.01亿元,其中浙商回归到位资金83.55亿元。目前,签约项目履约率已达88.64%,已开工建设23个。

美国商务部原第一副部长黄建南也飞回来,并担任了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的副会长。“温州人在国内外都很出名,温州人有着非常可贵的地缘、血缘网络,家乡观念重。温州人吃苦耐劳,有胆识,有冲劲,但文化层次低;文化层次不高不是他们的错,这需要一代人、几代人的努力。改变新一代的年轻人,这正是我现在努力在做的事情。”黄建南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能在一时间聚齐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永嘉商人并非易事。谢纯武介绍,“一是因为赶上过年,另外的原因是我们建立了世界永嘉人信息数据库,联络、服务工作抓在平时。”

2012年初,永嘉县开展了世界永嘉人信息库建设工作。通过各部门掌握的信息,将任务分解到全县18个镇(街),促使镇(街)逐个开展村居排摸,确保采集信息的全面性;与此同时,还调研异地商会,通过商会排摸,使理事、会员等在外商会人员都入库,确保入库人员的广泛性。全面掌握了异地商会副会长以上人员的信息,再通过他们广泛的人脉关系采用传销式排摸,起到了滚雪球式累进入库的效果,从中了解到许多永嘉籍企业家的情况。

“现在我们的信息库里有两万五千多在外永嘉人的信息,这是从四十多万人中筛选出来的,分门别类为十三类不同的人才。”谢纯武说。

中国大自然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顾问、三虎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顾问,上海温州商会会长厉育平的另一个身份是上塘镇峙口村村委会主任。谢纯武说,“他们村的一些公共设施建设就是他自己搞的。”endprint

在三江商务区的规划中,专门留出了150亩地,用于建设温州国际商贸中心,也就是总部基地。“这部分主要留给永商、温商,号召他们回来。”胡宋孝介绍,“可能以后这里就是一幢幢名字类似于奥康大楼、红蜻蜓大楼等等的企业总部群。”

深圳格雅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沙林珍也参加了世界永商大会。1993年,沙林珍、沙小花和沙琳凯三姐弟在永嘉桥头共同创办了“GEYA”品牌,经过近20年的努力,格雅表如今落户在特区深圳,年产值近4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18个国家,即便在有着“钟表王国”之称的瑞士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沙林珍也已经成为深圳温州商会副会长、广东省浙江商会副会长。

“当时离开永嘉到深圳是因为那里靠近香港,对于钟表业的发展而言,香港能带来更多机会。现在如果条件合适,我还是愿意回到温州的。”沙林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当时县长都来深圳,去我的企业参观,跟我说家乡有些什么项目和机会,我还是很感动的。”

招商局才成立两年

为了举办世界永商大会,永嘉县招商服务局局长李晓平带领全体干部从年初二就开始上班了。这是他们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永商大会。

到2014年2月,永嘉招商局成立也才刚刚两年。以前这还是个只有几个工作人员的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

“过去没有招商的概念。不仅仅是我们永嘉县,温州市乃至浙江省其他城市几乎都是这样的。在当时的理念里我们不需要招商,因为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客商。”谢纯武说。

原温州市领导曾在2012年的“世界温商大会上”总结了温商外流的原因:“温州没有提供好的土地空间和人才发展环境,没有推进产业集聚整合,同时工业用地价格和房价太高,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也不具备比较优势。城市规模、档次、品位不高,导致发展空间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市容环境卫生差,再加上全国各地为温商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招商引资环境和条件,使大量温商外流。”

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2年初,全市温商在外实业投资达到3000多亿元,而温州本地工业投资只有1300多亿元。

2011年一场空前的民间借贷危机让温州商人刻骨铭心。2012年2月1日,温州召开“世界温商大会”,集体直面“后危机时期”。这是温州继2003年、2008年先后举办2次“世界温州人大会”后,首次将参会主角定为“温商”。

2012年12月26日,温州市政府印发通知,温州市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更名为温州市人民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挂市招商局牌子,指导、协调全市对内开放、国内合作交流及国内招商引资(温商回归)工作。

永嘉县招商局也才成立两年,于2012年初挂牌。“我们也是得利于全省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的形势以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谋划。招商格局变革,招商队伍成立。”谢纯武说。

温商回归非长远之计

“永商回归”目标明确后,永嘉县招商局走访了永商云集的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昆明、哈尔滨、内蒙古、四川、重庆等地方商会。从挂牌到2012年的9月份,永嘉县招商局开展大大小小的外出招商活动14次,举办项目签约仪式3次,开展各类实地考察及项目洽谈会80次,接待海外华侨、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永商、温商等120批次,1200余人。

“我们现在推出的是保姆式的服务,你看旁边几个办公室,是专门服务客商办理事务的,都集中在一起,让他们省时间。”谢纯武说,“我们甚至提供代办服务,帮客商跑办事流程,这个服务不收一分钱。很少有招商部门能做到这么积极主动地帮客商解决问题。”

谢纯武认为,政策支持、减免税收,很多地方招商都是这些举措,“但是当地政府实际上在政策上、税收上能给帮助的余地并不多,大客商们看重的也不是那么一点钱,关键还是服务,办事是否容易”。

李焱然也有同感。“在一个地方投资做项目,最怕的不是政府张嘴要多少钱,明说还好,就怕暗地里卡拿要,办事拖拖拉拉,一个项目挺一天可能就是上百万的损失。当地政府支持不支持真的太重要了。”

胡宋孝不仅肩负着三江商务区的工作,也兼任着三江街道工作,他说,“三江立体城项目,我们专门派了一个分管建设的副书记全程参与他们的工作,随时协调解决问题。” 三江立体城项目已经开工,项目方在当地的办公室以及水电都是三江提供的。谢纯武说,现在是“同吃一桌饭,同干一件事。”

“但是我们的用地指标紧,整个永嘉七分山两分水,只剩下一分田。很多温商都想回来发展,但是没有那么多地。整个温州也是这种情况。”胡宋孝说,“希望通过三江商务区的总部经济园满足温商回归。”

但是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史晋川看来,用地指标吃紧不是温州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关键问题。“在温州,大家用的都是‘人格化的交易方式,就是熟人之间相互帮忙,这让外资和外地人很少敢去温州办企业,因为人生地不熟进不去。”

作为沿海开放14个城市之一,温州的外资引进步伐极其缓慢,温州极少有温州以外的人来创办和经营企业,温州的“外企”基本是持外国护照的温州人的企业。

“温州人在外面为什么那么多商会,为什么温州人去外面闯荡都是‘组团去的?因为温州人的人格化交易网只能靠温州人自己来编织,市场扩张必须借助大规模的移民方式来完成。”史晋川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政府改变招商的方式,服务有所改进确实是进步,但是根本的东西没有改变的话,温州经济依然难有起色。”史晋川说。

早在几年前,史晋川曾预言,“现有的温州模式将被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式取代”。

“温州城市化建设落后,导致吸引和积聚要素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在史晋川看来,一个地区要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就要有新的要素和新的要素配置方式,特别是一些高端要素的积聚,没有很好的城市化是做不到的。“温州的城市化不是为城市化而城市化,而是为了积聚要素促进转型升级。但是,温州至今没能做到。”

“温商回归确实在一开始可以有效改善温州的经济形势,但是并非长远之计。你现在去邀请老一代温州企业家,他们还有乡情,愿意回家做事,但是对于商人来讲,最关键的是有没有商情,你去问那些不在温州成长的第二代企业家,他们还有多少人愿意回到温州。”endprint

猜你喜欢
永嘉县温州人陆家嘴
搿部车子到陆家嘴伐?
【文学社巡礼】浙江省永嘉县上塘城关中学鹅浦文学社
永嘉县中学生闲暇体育现状调查
陆家嘴金融城的那些“全国第一”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沈亚:温州人电商巨头之路
浙江:永嘉县建成国家级稻鱼共生标准化示范区
温州人的本质:温州实践、传统文化抑或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