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媛
摘要:违法成本是指企业、组织或个人实施了非法行为以牟取暴利后,要为他们的这种违法行为付出的一定的代价。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减少违法现象,应当设定违法行为远高守法成本。
关键词:违法;违法成本;守法成本
一、违法成本的概述
成本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是指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所需要支付的全部费用,现在常用来衡量实施某种行为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而违法成本指的是企业、组织或个人,实施了非法行为以牟取暴利,企业、组织和从事损害他人利益活动将要付出的接受法律制裁、行政处罚或者经济的付出与名誉的损失,甚至是自由的失去等代价的总和。这是一种可预见性的或即将付出的代价。
二、故意违法行为存在的原因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质特征,本性上都是自我满足最大化的理性主体。人在进行某种活动前,会对该行为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在活动过程中,也会尽可能趋利避害,最后选择实施对其预期利益可能最大化的行为。
(一)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违法成本之所以有高低之分,是以守法成本的高低作为参照的。守法成本指的是市场主体或社会公众为遵从法律而改变或者约束自己的过程中所要付出的代价。守法的成本也有很多形式,包括经济支出的增加,收益的减少等。当人们开始考虑是实施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究竟哪种行为对自身有利时,起关键性作用的就是成本问题。从法律的层面角度,如果违法成本很低,人们通常就会选择违法以获得利益。相反,违法成本越高,公民就越不能够承担违法后果,也就越不愿意做违法行为。正如马克思是这样描述资本家的: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就敢铤而走险,有百分之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而霍姆斯也在《法律的道路》中这样描述道:“好人很难分清道德和法律的差别,但在坏人眼中却可以清楚的辨别,因为坏人只考虑最终的结果,他们只在最终结果中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那条道路,至于选择的道路本身是不是法律所支持的他们并不关心。”
(二)违法被追究的可能性低
违法被追究的可能性低是说,违法者实施了违法行为,有些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而有些则可能不被追究,即被有关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数量与违法总量的比值低。所以究责率的高与低是影响违法成本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违法者实施了违法行为,却不被追究其法律责任,或者被追究的概率比较低,那么违法者会存在很大的侥幸心理,或者实施违法行为前有一定的心里预期:即使违法,也很可能逃脱被追究责任,这样只会增加违法者实施违法行为的可能性,降低守法的概率;反之,如果违法者实施的违法行为都被追究责任,那么违法者就会降低其违法行为不被究责的主观心理预期,进而消除侥幸心理和逃避法律责任的想法。在我国,由于执法部门的人员数量有限,精力有限,执法成本较高等因素,目前基本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件违法行为都追究其责任,也确实存在着违法行为被追究责任的概率较低的现象,结果是许多违法者抱着很大的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能够追求到预期利益而不被追究责任,进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故意实施违法行为。
三、 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简单的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应该提高违法成本,减小守法成本,当实施违法行为的人觉得违法过后,会被追究责任,而这种责任又大于守法带来的效益时,违法行为就会减少。但问题是提高多少算是合适呢?个人认为除了要遵循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价值平衡等的基本原则外,确定最终的违法行为的成本仍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设定的违法成本需能够警戒到准备实施违法行为的公民和法人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普遍行为所要遵守的基本准绳,若超过准绳将会受到惩罚。即法律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可预见性,法律明文规定触犯哪条法律将会承担对应的责任。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清楚自己将要作出的行为的性质以及将要带来的后果。违法成本也必须起到这样的一种作用, 足够警戒到准备实施违法行为的公民和法人,即要让违法的人认识到违法行为必然带来惩罚结果 ,使得他们在评估自己预期可得利益时,减少侥幸心理,减少违法行为发生的概率,或者终止正在进行的违法行为,并积极主动地减少之前的违法行为造成的更多的违法结果的发生,以减轻自己的责任。与此同时,法律还有一个很重要特征,就是它的普遍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是这种普遍性,正是法律不存在特权现象,看到别人因实施了违法行为而付出与之对等的沉重代价的人,能够彻底意识到这样一种事实,即如果自己也实施了同样的违法行为,也必然会付出一样沉重的代价,这是不可能侥幸避免的。
(二)设定的违法成本需足以补偿其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
违法行为除了会给国家、社会、集体、组织、企业和他人造成某些无形的不可估计的的重大损失,如挑战法律权威、破坏法律严肃性、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以及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生态环境的造成恶化等,还会给国家、社会和他人带来某些有形的物质减少或者非物质的损失,如破坏公私财物导致的受害人财物毁损、减少, 或者如对他人人身的伤害导致的身体健康收到迫害,后者是精神方面遭到刺激等。对这些违法行为产生的损失,违法行为人必须对其支付违法成本,这也是设定违法成本需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设定的违法成本需考虑违法行为人获利的状况
在如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大部分违法行为都具有经营性质,具有一次牟利的目的,如食品安全方面的很多案例,对此类违法行为最具有针对性,也最有效的制裁方法就是剥夺其获利,使其无利可图或者在此基础上加大处罚力度,使得准备实施违法行为时,考虑到的可能获利行为的目的根本无法实现,或者设定手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守法獲得的预期利益高于违法的预期利益,即制定相应地惩罚性的措施,如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工具、罚款等,使得违法者不仅不能因违法获得任何物质或非物质利益的同时,会因违法行为遭受重大损失直至倾家荡产。
(四)设定的违法成本需考虑法律实施后的可能结果及产生的影响
这种考虑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当法律设定了某种违法成本后,该条法律规范在将来的实际运行中究竟约束到了谁,惩罚到了谁,又救济到了谁。如果这是一个处罚条款, 将来被约束,被惩罚的是谁,究竟是谁或哪个社会群体实际上承担了这一违法成本。如果这是一个补偿条款,又究竟救济到了谁,我们需要根据这些预测性结果最终确定违法成本的制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