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L指数的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类型研究

2014-04-23 00:55项义军赵阳阳
关键词:制成品贸易量贸易

项义军,赵阳阳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哈尔滨150028)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制成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制造业的贸易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既出口又进口相似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并存。本文力图研究我国近二十年来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与类型,以期为政府制定贸易政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国外专家与学者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测度、产业内贸易的类型等方面。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始于对产业内贸易的测度。Balassa(1966)在研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的分工与贸易时发现欧共体成员国制造业产品的贸易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的商品组内,他首先提出了“产业内贸易”这一概念,并提出了具体的测度方法。在Balassa 指数的基础上,Grubel 和Lloyd 提出了产业内贸易指数,即G-L 指数。Grubel 和Lloyd(1975)认为,Balassa 指数只是个简单的算术平均数,不能反映出每个产业的权重,同时该指数未考虑到贸易不平衡因素对计算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为了克服G-L 指数作为静态指标,仅能够衡量一国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产业内贸易水平,Hamilton 和Kniest(1991)提出了应该用动态的指标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即用特定时期增加的贸易量中产业内贸易所占的份额来反映产业内贸易的变化,即边际产业内贸易(Marginal Intra-industry Trade,简称MIIT)的分析方法。Brülhart(1994)对Hamilton 和Kniest(1991)的边际产业内贸易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边际产业内贸易(MIIT)指数,又称A指数,该指数的测算方法沿用了G-L 指数的形式,但是它衡量的是进口与出口结构的变化。自Verdoorn(1960)发现产业内贸易的现象后,专家与学者们围绕产业内贸易的类型与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模型。最早开始产业内贸易的类型与成因研究的是Grubel和Lloyd(1975)。他们阐述了贸易分类、测度和贸易产生原因。Greenaway D.Robert H.和Milner,C.(1994,1995)对英国的产业内贸易类型进行实证研究时,提出了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判断产业内贸易类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划分方法,即GHM 法。产业内贸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而作为测度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方法,无论是Balassa 指数与G-L 指数,还是Brülhart MIIT 指数,都只是一种统计工具,不可能穷尽贸易世界的现实。具体而言,Balassa 指数比较简单,G-L 指数可以衡量一国在某一特定时期的产业内贸易水平,Brülhart MIIT 指数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贸易失衡的影响。尽管G-L 指数无法反映一个国家产业内贸易的规模、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变化等,但就目前而言,它仍然是最优的计量方法。因此,G-L 指数自从诞生之日起,一直都是最为权威的产业内贸易的测度指标,是区分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重要工具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经验研究的重要工具。

国内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外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介绍、评价;二是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在对国外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面,朱刚体、贾继锋(1985)是国内最早开展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们在对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作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分析后认为,产业内贸易着重于生产力—生产结构、贸易结构方面的分析,而忽视了国际生产关系的剖析,是一种不完善的静态分析理论。苑涛(2003)介绍了Grubel 和Lloyd 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研究,以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认为产业内贸易与一国贸易自由化时的经济调整成本有很大关系。崔娜(2010)阐述了19世纪末各种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及其拓展,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对垂直产业内贸易依然具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力,并与新贸易理论在解释产业内贸易事实方面存在不对称的互补关系。关于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鲁明泓(1994)测算了中国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并就中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李俊(2000)认为,Grubel 和Lloyd 的G-L 指标对产业内贸易的界定与理论上的界定不同,G-L 指标用于研究某个具体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比用于研究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更合适。郭爱美、张小蒂认为(2004)产业内贸易指标应尽量反映产业内贸易的内涵和特征,并依据该原则对现有的个别产业内贸易指标的改进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应将贸易条件指数引入产业内贸易体系。王云飞、朱钟棣(2005)研究发现,中国依然没有走出传统的比较优势模式,主要出口的是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价格低的产品。黄卫平、韩燕(2006)介绍了传统的产业内贸易指标及其缺陷与调整、产业内贸易的动态指标、分类指标以及扩展的产业内贸易指标后指出,尽管各类新指标的探讨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但都是在G-L 指标的基础上发展、完善和细化的。目前,中国学者主要从G-L 静态指标出发对中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展开研究,而很少使用MIIT 指数等动态指标和分类指标测算中国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类型。笔者利用1992—2012年的数据,既对中国工业制成品G-L 指数进行测度(属于静态分析),又对工业制成品MIIT 指数进行测度(属于动态分析),力图全面客观地考查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真实状况,实现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有机结合。此外,笔者还利用GHM 法与Giuseppe Celi 细分法对中国工业制成品SITC5-8 中的77 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类型进行研判,研究过程涉及的行业数量较多,并且年限跨度较大。

二、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测度

国外学者对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的研究,主要衡量指数有Balassa 指数、Aquino 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G-L 指数等,其中G-L 指数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在测算过程中将按照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来划分,将其第5-8 大类中的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即把前三位数相同的产品的集合作为一个产业来进行计算,得出其G-L 指数与MIIT指数值,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

(一)静态测度

G-L 指数是目前运用广泛的测量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的指标,它的具体表达式为:

图1 1992—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G-L 指数

其中,Xi和Mi表示i 产业或者产品组的出口额和进口额。G-L 指数取值在0 与1 之间,如果大于0.5,则表明该产业的贸易模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反之,如果小于0.5,则表明该产业的贸易模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根据UN Comtrade 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1992—2012年间的中国工业制成品的G-L 指数值,见图1 与表1。

通过图1 与表1 可以发现,1992—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围绕0.4左右上下浮动,指数变化不明显,1994年最低,2004年产业内贸易指数最高。从整体看,产业内贸易指数值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对SITC5-8 这4 种不同产业G-L指数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不难发现,制成品内部产业内发展存在着不平衡,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贸易水平的变化与整体贸易水平的变化差异很大。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SITC5 和SITC7)的G-L 指数值明显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06年以后,SITC5 一直保持0.5 以上,而SITC7 在2000年以后几乎一直保持在0.5 以上,这两类产业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而劳动密集型产业(SITC6 和SITC8)的G-L 指数整体上出现了小幅的滑落,SITC6G-L 指数在0.35—0.55 之间波动,在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之间摆动,SITC8G-L 指数一直保持在0.3 左右,表现为明显的产业间贸易。

表1 1992—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G-L 指数

进一步分析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1992—2012年间G-L 指数值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1992年SITC5 的G-L 指数为0.423,到2006年突破0.5 并继续保持小幅提高,到2012年达到0.534;SITC7 的G-L 指数波动频率较SITC5 高,但波动幅度并不大,1992年为0.430,2000年突破了0.5,以后稍有回落,但增长的整体趋势比较明显,到2012年达到0.551。

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SITC6 和SITC8 的变化情况又各不相同。1992年SITC6G-L 指数为0.467,此后一直在0.35—0.55 之间上下波动,从1998年到2004年间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04年后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步减弱,SITC6G-L指数表现为持续下落的趋势。在1992—2012年间,G-L 指数有6 次超过0.5,到2012年为0.368,表明SITC6 产业内贸易情况表现为不稳定。与SITC6 相比,SITC8 的情况要明朗得多。1992年SITC8G-L指数为0.372,除了1997—2000年四年表现为小幅上升外,一直表现为明显的下滑趋势,到2009年SITC8G-L 指数为0.319,但2009年以后,出现小幅上升的趋势,近三年维持在0.324 左右。劳动密集型产业(SITC6 和SITC8)的G-L 指数呈现走低趋势,表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在减弱。

(二)动态测度

G-L 指数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中国产业内贸易的总体发展水平,但是这个测度是静态的,不能反映中国工业制成品发展变化的动态特征。因此,在G-L 指数值的基础上,又引进了MIIT 指数,即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旨在把握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变化的规律,表示为:

其中,ΔX 表示某一特定时期的出口变化量,ΔM表示某一特定时期的进口变化量。MIIT 取值范围在0—1 之间,若MIIT 值为0,表明增加的贸易量完全是产业间贸易类型;MIIT 值越小,表明增加的贸易量中产业间贸易的比重越大;反之,MIIT 值越大,表明增加的贸易量中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大;如果MIIT值为1,表明增加的贸易量完全是产业内贸易类型。同样,根据UN Comtrade 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1992—2012年间的中国工业制成品的MIIT 指数值,见图2 与表2。

图2 1992—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MIIT 指数

通过对图2 与表2 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993—2012年间,在中国工业制成品增加的对外进出口贸易额中,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各占一半。工业制成品的MIIT 指数在1996—2003年期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993年为0.145,2003年的MIIT 指数达到顶峰为0.807。但是具体分析SITC5-8 不同产业边际内产业贸易指数的变化情况,发现1993—2012年间,SITC5 与SITC7 即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增加的贸易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SITC6 与SITC8 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的贸易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表明1993—2012年期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速度要低于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

表2 1992—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MIIT 指数

通过对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1993—2012年间MIIT 指数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SITC5 和SITC7)增加的贸易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1993—2012年间,SITC5 增加的贸易量除1993年和1996年表现为完全的产业间贸易外,有14年增加的贸易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尤其是2003年以后,增加的贸易量均表现为以产业内贸易为主;SITC7 增加的贸易量除1997年表现为完全的产业间贸易外,有16年表现为以产业内贸易模式为主,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SITC7 增加的贸易量表现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进一步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1993—2012年间MIIT 指数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SITC6 和SITC8)增加的贸易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1993—2012年间,SITC6 增加的贸易量除1994年、1996年、2009年和2012年表现为完全的产业间贸易外,有10年增加的贸易量表现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SITC8 的贸易增加量除1998年表现为完全的产业间贸易外,有12年的贸易增加量表现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三、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基本类型的判定

产业内贸易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但是要准确地了解本国某种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高低,还需要进一步对产业内贸易类型进行细分,即根据产品的异质性将产业内贸易细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即HIIT)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即VIIT)。本文利用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值,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细化,即:

图3 六个年份SITC5-8 所选定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类型构成

?

?

?

?

表7 六个年份SITC5-8 所选定的产业内贸易类型构成

选定的6 个年份分别为: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和2012年;选定产业中,SITC5-7 各为20 个,SITC8 为17 个。

通过对表3、表7 和图3 的分析,发现在所选定的SITC5 的20 个产业中,呈现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产业数量以1992年、1996年、2000年最多,都为6个,2004年为5 个,2008年为4 个,2009年减为3 个,平均每年为5 个。从整体情况看,在SITC5 的20 个产业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平均所占的比例为25.2%,表明SITC5 产业内贸易类型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进一步分析发现6 个年份中呈现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产业,572(苯乙烯聚合物)在1992—2012年间有6 个年份中始终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562(化肥)、571(乙烯聚合物)在4 个年份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表明这三个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有利的位置。

通过对表4、表7 和图3 的分析,发现在所选定的SITC6 的20 个产业中,呈现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产业数量,在1996年最多,为9 个,1992年为8 个,2008年和2012年均为7 个,2000年和2004年均为5个,平均每年为6.8 个。从整体情况看,SITC6 的20个产业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平均所占的比例为34.1%左右,表明SITC6 产业内贸易类型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进一步分析发现,6 个年份中呈现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并保持较为稳定的产业,674(平轧制品镀铁)在1992—2012年间有6 个年份中始终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673(平轧制品铁等)、682(铜)有5 个年份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655(针织或钩编织物)有4 个年份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表明这四种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有利的位置。

通过对表5、表7 和图3 的分析,发现在所选定的SITC7 的20 个产业中,呈现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产业数量,以1992年最多,为5 个,2000年为2 个,2004年2008年和2012年每年为1 个,1996年甚至没有一种产品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平均每年1.67 个。从整体情况看,SITC7 的20 个产业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平均所占的比例为9.2%,低于同为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SITC5,表明SITC7 产业内贸易类型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进一步分析发现,6 个年份中呈现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并保持较为稳定的产业,只有761(电视接收器)、782(车辆、货物运输专用汽车)、783(马路机动车,不作说明)三个产业在1992—2012年间6 个年份中,有2 个年份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表明SITC7 水平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较低,且表现不稳定。

通过对表6、表7 和图3 的分析,发现在所选定的SITC8 的17 个产业中,呈现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产业数量,以1992年最多,为5 个,其余5 个年份均未超过5 个,平均每年为2.7 个。从整体情况看,SITC8 的17 个产业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平均所占的比例为18.6%,低于同为劳动密集型的SITC6,表明SITC8 产业内贸易类型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进一步分析发现,6 个年份中呈现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并保持较为稳定的产业,811(预制建筑物)有3个年份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842(女式大衣)、844(女式大衣、纺织物)、845(其他纺织服装,不作说明)、851(鞋类)、891(武器弹药)在2 个年份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表明这四种产品间或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有利的位置,但表现不稳定。

四、对策与建议

中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 以后,在对外贸易强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稳中有升,产业间与产业内两种贸易方式并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速度要明显慢于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传统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出口低技术含量产品赚取外汇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不平衡,并且发展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基础不牢固,无论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还是整个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都有待提高。

(一)大力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科技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只有科技进步,中国的产业结构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国家要积极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科技创新与科技引进两手抓。为此,政府应积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政策法规,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此外,中国还应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优化进口结构,政府应该通过减免税收,简化进口审批与流程,消除进口中的贸易壁垒等,鼓励企业扩大技术含量高、原创成分高的技术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等的进口,鼓励企业引进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技术引进不是终极目的,政府还应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改进与创新,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以形成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

(二)鼓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改造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相对具有较高竞争力,而且这种优势还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为此,政府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利用市场机制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出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对传统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细加工,促进传统产品向多功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转换,全方位提高产品的质量,形成的产品差异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份额。另一方面要促进加工贸易的升级。政府要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方案,加强对现有加工贸易“存量”的监管,并结合市场机制,将不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步淘汰出局;严格控制“增量”,鼓励中国公司加入到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链条中,不断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鼓励发展配套产业,创造一切条件使产业链“上伸下延”,逐步提高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推进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方向发展,以获取比较利益,进而提高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层次。

(三)扩大产品差异化

中国制成品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扩大产品的差异化,就应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一是通过培育品牌,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寻找新的差异优势的组合,每个产业都应该举全产业之力培育品牌,不断强化企业的品牌意识,发挥企业培育品牌的积极性,同时努力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植。国外成熟品牌的培育往往是经过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不仅要投入资金、时间,还要投入智慧、策略、文化,甚至倾注民族精神,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在品牌的培育上不可急功近利。二是与世界知名品牌合作,建立一种关联销售方式以树立自己的品牌。三是通过收购世界知名品牌的方式,节约在品牌扩展上所需投入的巨大财力和精力。

[1]Balassa,B..Tariff Reductions and Trade in Manufactures among the Industrial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6.1966,466-473.

[2]Grubel.H.,Lloyd,P..Intra-Industry Trade: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75.

[3]Aquino,A.,Intra-Industry Trade and Inter-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s Concurrent Sour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Manufactures,Weltwirtschaftlich Archiv,Vol.144,1978..278-296.

[4]Hamilton,C.,Kniest,P.,Trade Liberalisation,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Intra-Industry Trade:a note,Weltwirtschaftlich Archiv,Vol.127.1991:356-367.

[5]Brülhart,M.,Marginal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Trade-Induced Adjustment:a Surver,Brülhart,M.& Hine,R.:Intra-Industry Trade and Adjustment:The European Experience,Macxmillian Press Ltd,London,1994.

[6]Greenaway,Hine and Milner,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A Cross-Industry Analysis for the United Kingdom,Economic Journal.1995,105:1505-1518.

[7]朱刚体,贾继锋.产业内贸易理论评述[J].国际贸易问题,1985,(5):11-16.

[8]苑 涛.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3,(1):91-94.

[9]崔 娜.产业内贸易的早期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商界,2010,(12):155-157.

[10]鲁明泓.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与评估[J].国际贸易问题,1994,(5):37-40.

[11]李 俊.产业内贸易指标及其优化[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7):32-36.

[12]郭爱美,张小蒂.关于完善产业内贸易指标体系的探索[J].生产力研究,2004,(11):161-162.

[13]王云飞,朱钟棣.论产业内贸易的测量与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7):19-4:52-59.

[14]黄卫平,韩 燕.产业内贸易指标述评[J].财贸经济,2006,(4):19-22.

猜你喜欢
制成品贸易量贸易
No.12 世贸组织: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减缓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效应评估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贸易统计
贸易便利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