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卿峰
提起梁定东,恐怕许多人都不熟悉,可要说起他的作品,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红茶坊》《笑林盛典》《精彩老朋友》《滑稽王小毛》……这些沪上观众耳熟能详的电视、广播栏目,都离不开幕后英雄梁定东的生趣妙笔。一曲上海说唱《古彩戏法》唱红了黄永生,独脚戏《爱心》和婚姻三部曲《征婚》《补婚》《重婚》又唱红了王汝刚与李九松,毛猛达、沈荣海的成名作《球迷》《免费》《新名词》《夫妻之间》也都出自他之手。广大观众所津津乐道的滑稽戏《73家房客》《哎哟,妈妈》《好红娘》《其乐无穷》《财神老爷》《清一色》《错上加错》《猪八戒东游记》《十三封情书》《天外有天》《民以食为天》《太太万岁》《独养女儿》《幸福指数》《流浪狗的奇幻漂流》等大戏的剧本,也均由他一手包办。
梁定东,圈内外都叫他“阿梁”。他是上海电视台的高级编导,从事滑稽曲艺创作40余年,编创的滑稽戏、情景喜剧、独脚戏、说唱、小品近千篇,素有“高产作家”和“快笔手”之称。他的作品诙谐幽默、脱俗隽永、主题鲜明、寓教于乐,广受观众和业内专家的好评。作品数次荣获全国、全市各类奖项。其担纲制片人、总编导的情景喜剧《红茶坊》曾荣获过全国情景喜剧优秀栏目银奖,个人被评为全国突出贡献曲艺家、上海文艺家荣誉奖。
当笔者与阿梁交流时,说起这些,他不免有些得意,但其中也包含着一位创作者的甘苦。多少年的春去秋来,酷暑寒冬,他用超乎常人的意志,日复一日,独自孤屋,忍耐寂寞,终日面对冰冷的电脑屏幕,一手触摸鼠标、一手敲击键盘,写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写出了社会的万象百态,每一部作品都凝聚了他的智慧和汗水,所有的付出只为给观众诠释“欢乐正能量”。
阿梁之所以能创作出这么多的优秀作品,所获的灵感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仅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编造出来。在生活中,阿梁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他注意观察生活,不断积累发生在身边富有戏剧性的事件。每天看书、读报、看电视、上网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及时捕捉热点话题和网络新词,让滑稽创作与时代接轨;选择好写作的题材,随即访谈下生活。这是阿梁始终能保持创作生命力的重要秘诀。
难怪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王汝刚评价他说,阿梁是我们上海的“梁左”、“何庆魁”,他尽管不是科班出身,可他的作品无论质还是量,都远远超过了科班出身的人。他的反应之快,构思之巧,笔端之妙,令人称奇!
在阿梁的许多作品里都涉及婚姻恋爱、情感家庭,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阿梁已六十开外,至今未婚,是个标准的“钻石王老五”。那么,他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没结婚不等于没谈过恋爱,因为性格内向,天生胆小,对心爱的人难以启口,写好的情书没投进邮政筒,投进了垃圾筒。虽然无功而返,但是体会有不少,我将这些体会全部溶进了作品之中。”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出名为《红房子风波》的滑稽戏曾风靡一时,还被改编为电视剧《一女四婿》,其中的故事情节,就是阿梁根据自己在恋爱时的真实经历写就的。
去年夏天的一个夜晚,阿梁外出去朋友家做客忘了带手机,一位电视台编导去他家谈栏目策划,急坏了去他家找他的好友。到阿梁家反复敲门无人,打他的手机又是关机。由于阿梁前不久体检查出心血管堵塞,不免担心独居的他,会不会发生意外。于是这位编导情急中拨打了110、119前来破门而入,引来了周围邻居的议论和围观……而此时,阿梁回来了,只是一场虚惊。事后,阿梁由此事件创作了一个王小毛助人为乐的小品,效果极佳。
熟悉阿梁的人,都说他是个好人、奇人、忙人。说他是好人,因为他善良大度、万事随缘,从不与人斤斤计较。说他是奇人,因为他身上有着异于常人的气质,他用手中的这支笔,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喜剧色彩的市井百乐图。说他是忙人,因为他对约稿者有求必应,以至于文债高筑,退休后依然忙忙碌碌,他确实乐在其中。
在滑稽艺术的创作观念上,阿梁始终有着自己的追求,又有文人“改造”滑稽的一番决心。经常看他的作品就不难发现,他的作品都明显印烙着“梁氏滑稽”的艺术特色和风格,他创作的滑稽作品不恶搞,一切从人物和剧情出发,做到有情、有戏、有噱头。根据每个剧团的不同特点和演员阵容,量身定制适合本剧团和演员演出的剧本。
阿梁常说,“一部好的滑稽戏,决非靠几个滑稽演员在台上耍耍嘴皮子,再加点搞笑的噱头,拼凑而成的。必须要靠贴近现实生活的喜剧情节、幽默语言、人物性格来深化主题。笑只是一种手段,我们要通过笑来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展现人间万象,用智慧来传递笑声,使观众笑得回味。”
近年来,阿梁受邀为上海、浙江的多个滑稽剧团创作了多本“主旋律”的“定向戏”,同样也取得良好的反响。其实,这类“主旋律”的定向戏,创作难度非常大。观众往往会觉得看“定向戏”枯燥乏味,演员演戏也提不起精神来,因为“定向戏”总是主题先行。由此,造成剧情不精彩,语言不幽默,人物不鲜活,仅仅成了对口单位包场的宣传戏。但剧团却要靠其增创效益。
面对挑战,阿梁用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结合对口单位的需求,下生活采风,收集真实素材,再加以艺术提炼,先后创作了反映交通安全的《马路天使》、宣传食品卫生法的《食全食美》、展示外来人口生活的《都市的村庄》、揭露徇私枉法贪官的《今夜睏不着》《双面局长》及颂扬先进人物的《菜乡风雨情》等一部又一部既有主题性和思想性又有艺术性、可看性的“定向”滑稽戏,并屡屡获奖。
阿梁创作的滑稽戏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接地气”。他善于挖掘新鲜有趣、具有时代气息的素材,并运用艺术手法进行升华,将滑稽戏中所要歌颂的主题内容、树立的正面人物形象写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让观众在喜怒哀乐中领略滑稽戏的魅力。
作为一名电视人,阿梁还一直在努力探索滑稽艺术和电视艺术创作的结合点。随着现代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之余,渴望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和娱乐。因此,短小精悍、笑点频频的电视喜剧小品、情景喜剧,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赢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在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但是,由于电视短、平、快的制作方式和实际创作中供不应求的状况,也导致不少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让人产生审“笑”疲劳,甚至抵触情绪。
在此情况下,阿梁身体力行地尝试滑稽与电视“联姻”后的“改造”,琢磨“笑”字背后的真正内涵,为此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阿梁开办的电视情景喜剧《红茶坊》就是他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最好的例子。当时社会上大大小小的茶坊遍地开花,茶坊犹如社会的缩影,其中有着各色人等,在传统与时尚之间碰撞,产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茶坊是一个窗口,阿梁通过将茶坊老板、员工、茶客的互动,生动地反映了都市里鲜活的人和事。《红茶坊》是成功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观众依然记得这个栏目,记住了“王老板”、“大卫”、“水香”、“小兰”这些栩栩如生的剧中人物。同时,也为电视情景喜剧创作带去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电视对滑稽是一把双刃剑,快餐文化是不能得以长久生存的,如何让电视与滑稽并驾齐驱地可持续发展?是阿梁从事电视编导以来,长期要想攻破的一个课题。多年来,阿梁积极开拓符合电视喜剧创作的题材和内容,摈弃了一些滑稽节目中虽有“笑果”但较为低俗的桥段,坚持用文学性来提升电视喜剧的品位,通过对传统滑稽作品进行的二次创作和加工,使其在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平台上焕发新的活力,利用电视的编辑技巧及特技制作的手段,为观众烹制出一道道荧屏“笑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