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女:一曲绝响《荔枝颂》

2014-04-23 08:10文/成
上海采风月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戏迷杏子棒棒

文/成 萌

2013年12月8日夜,我接到了红线女学生杏子的微信:“红老师走了。”“走了?去哪了?”我实在是不愿意往那方面想,但是事实却如此无情,红线女已经去往天国的艺术之宫了!无语凝噎,只有悲痛!可就在半年前我还拜见了她老人家的,当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红线女有着怎样的传奇?也许对于北方人来说不是那么熟悉,但在岭南地区,她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红线女本名叫邝健廉,因少时对唐代侠盗故事《红线盗盒》深深着迷,改艺名为“红线女”。她在粤剧界以“红腔”独树一帜,是红派艺术的开创者。粤剧因红线女而被周恩来同志誉为 “南国红豆”。人们常说,红线女得天独厚却刻苦努力,对于艺术创作肯动心思。她潜心学习、研究粤剧老前辈的表演艺术,又善于从国内多个剧种如京剧、昆曲等优秀艺术传统中吸取营养,更敢于参考西洋歌唱技巧中的可用优点,以我为主,来丰富发展自己的粤剧表演。红线女从艺70多年来,拍过90多部电影,演过近百个粤剧剧目,她所塑造的角色,惟妙惟肖,各具个性,从动作、表情到声腔,都根据人物的发展、变化而富于不同的风貌。如《搜书院》中敢于追求的婢女翠莲;《关汉卿》中敢于对抗权贵的色艺双全、侠肝义胆的珠帘秀;《三娘教子》中的贤淑女子三娘;《蔡文姬》中饱经风霜、深有卓见的蔡文姬……这些女子的年龄、出身、性格、遭遇各不相同,红线女深埋角色之中,投情特深。许多“红腔”名曲,《荔枝颂》《珠江礼赞》《昭君出塞》被视为经典,广为传唱。我尤爱她的《荔枝颂》,因其将岭南文化与时代旋律巧妙融合,可谓是与时俱进了。荔枝是古今中外驰名的岭南佳果,以粤曲去颂唱“南国荔枝”,寓意新中国建设得如火如荼,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我最初知道红线女还是在中国戏曲学院上学时,那时她首创用卡通形式演绎粤剧传统剧目《刁蛮公主戆驸马》,以后数年,在编剧班遇到了杏子,他是红线女的学生,曾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工作,从他的只言片语里了解一点红线女的传奇。前年,在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上有位来自东莞的五岁小姑娘,她参赛的曲目则是红线女的《卖荔枝》。我对于《卖荔枝》相当中意,听说她曾受过红线女的亲切指点。2013年夏,我得到一个去广东学习的机会,还刻苦学唱了红线女的代表作《荔枝颂》,此曲好听但唱好不容易,但旋律已经深刻在脑海里了。我在学唱时有个朦胧的念头:如果能在广州见到红线女,亲耳聆听她讲述关于创作《荔枝颂》的故事就好了。学习结束后我决定在广州及其周边城市多盘桓几日,看看东莞的古镇及当地私伙局的演出情况,然后寻觅十三行街的遗迹,参观西关大屋,尝尝广州美食。然而光怪陆离的都市风情并不能吸引我,如何让自己在广州的几日过得不平凡而又有意义?我想听听设在酒楼茶肆中的民间粤剧团的粤曲演唱,由粤曲想到了《荔枝颂》,自然就想到了粤剧名家红线女,这是她的代表作嘛!想见这位传奇的老人家的念头变得清晰而又明朗。

杏子同学热情地支持了我的愿望,在去拜见红线女的路上,怀着似乎从来没有过的忐忑心情,也可以说带着渴望,不过与希冀看一出著名舞台剧演出的渴望并不一样。她是深尝世间味、细探艺术宫、有着传奇人生经历的大师级人物,她的态度该会怎样,她的言语该会怎样,实在难以揣测。心里带着渴望、揣着恍惚,走进红线女艺术中心,被杏子同学导引着穿过挂有红线女艺术照片的大厅,来到一个大厅。有些人在那里,像是有什么活动。我便躲在一边,但还是被叫到人群中,并被推出。经过介绍才知,原来是佛山电台戏曲频道的主持人带领红线女的戏迷们来为她献旗,这位主持人的妈妈跟我说,她是红线女的忠实戏迷,红线女的很多唱段她都会唱,虽然家在佛山,但只要有红线女的演出,她都会前来广州观看的。我们还没说完话,随后我又被拉走,七拐八拐地就直接到了一个小会议室。但见会议桌的尽头,坐着大师级人物红线女,满头漂亮夺目的白色卷发,黑色框架眼镜,眸子放出晶莹的光,一件熨贴的淡粉色衬衣与皑皑白发相衬,显得优雅而有品位。只是我们来时未提前说明,她有些惊讶,但在杏子的介绍下,迎向我的是一张带笑的容颜。随即她让我坐在她的侧边。桌上摆着两个话筒,工作人员把话筒摆在了我和红线女的面前,杏子解释道,老师的耳朵不太听得清。她问我来广州几天了,我便如实相告,是来参加学习的,在广东已经半月有余了。她说话时不时地咳嗽,手里的水杯似乎提醒了她什么,她站起身径直走到门外喊着“棒棒、棒棒、倒茶!有人吗?棒棒!”马上,随着她进来的是中心副书记,她给我们倒茶。我有些疑惑,她叫棒棒吗?还是先存疑,抓紧时间请教红线女《荔枝颂》的问题。

红线女告诉我,《荔枝颂》是1956年创作完成的,1957年她正在上海拍电影,接到通知,要她在规定的日子赶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她来到北京发现有那么多的音乐天才!数量最大的分为三类,一类是民歌,一类是曲艺,再一类是戏曲。四川清音她从来没听过,这一次才大开眼界。还有一首《五哥放羊》的民歌,多少年后还在心头回荡。她自己演唱了粤剧《昭君出塞》主题曲,大受欢迎,连自己穿的白旗袍也特别醒目。随后回到上海,听说举办这次“音乐周”的目的是选拔参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选手,她被选上了。领导通知她准备两个“加演节目”,要短一点的。她选了两个,一个是红娘在粤剧《拷红》中对老夫人唱的一段,不过不是唱粤剧,而是运用广东音乐“娱乐升平”的曲调进行演唱,因为唱词变了,音乐也要相应作些变化。同时不穿戏装,舞台上也不出现崔夫人。再一个,创作了小调《卖荔枝》,清新活泼,表现了小姑娘卖荔枝的南国风情。红线女准备了这两个,经过研究,觉得《卖荔枝》更好一点,就把《拷红》作为预备节目。1957年6月到北京集训,选手们住在宣武区的北纬旅馆。到莫斯科当评委的有两位,一位是京剧大师程砚秋,一位是美声唱法的权威喻宜萱。周总理来审查节目,看到红线女穿旗袍,通过程砚秋转达了自己的意见,是否穿戏装更合适?她觉得穿戏装唱《卖荔枝》很别扭,穿旗袍较合适,而且旗袍是中国妇女的礼服,在世界上更有特点。总理听了点点头,于是红线女依然穿旗袍演出。去莫斯科前,还召开会议,问大家估计能得什么奖?要大家讨论,有什么想法就提出来。对此,红线女没有一丁点的思想负担,认为只要自己尽力,拿到什么是什么。在去往莫斯科的列车上,红线女向喻宜萱学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康定情歌》。跑到程砚秋的车厢请教他戏曲的水袖,还学了一段《春闺梦》。当她唱给别人听时,人家说她唱的是“粤味京剧”。到了莫斯科,歌咏比赛开始了,评委20多人,集体坐在一个大房间的一侧,表演者依次上去,演完了就退回来。红线女觉得提不起精神,她发现了一个巨大缺憾:竟然没有观众!宣布该红线女演唱,她先唱了《昭君出塞》,随后加演了一曲《卖荔枝》,一位外国评奖委员禁不住发出惊叹:想不到这位瘦弱的姑娘,气息这样深厚、高低音操纵得自然。最终,红线女的《昭君出塞》获得了金奖。她身着一身漂亮的“唐装”参加颁奖仪式,这身唐装使她犹如一颗启明星一样熠熠生辉……

我又提及《卖荔枝》为何改为《荔枝颂》,曲词开头和结尾原为:“卖荔枝,身外是张花红被……卖荔枝”,但后来曲目名称和唱词都去掉了“卖”字。红线女笑着说:“卖荔枝,只是街头小贩叫卖荔枝,夸自己卖的荔枝;去掉卖字,则是歌颂荔枝,提升了格调。”我又问及:“发现您在自己的代表作中最常唱的还是《荔枝颂》,这是为什么?”红线女说:“《荔枝颂》在代表作中,是最轻松明快的,平时常常唱。”在和红线女谈及《荔枝颂》的作词作曲者陈冠卿时,她说,《荔枝颂》是在不断地改进完善,这个过程中,是演唱的人和作者一起创作的。陈冠卿是著名粤剧编剧和作曲家,他精通音律,能弹会唱。《荔枝颂》是他将粤剧的牌子、小曲和梆子板腔加以改造并相互穿插转换,使整支曲子一气呵成,跌宕有致,遂成为天下名曲。因为红线女在艺术上肯动心思,1980年重录卡带,她和陈冠卿一起,一字一句,一音一顿,对《荔枝颂》作了认真地修改,当时不少听众都说《荔枝颂》听起来比二十年前更完美了。我想,一部名作的表演者和创作者是合二为一、缺一不可的,正如戏曲界齐如山之于梅兰芳,陈墨香之于荀慧生;曲艺界庄荫棠之于刘宝全!

夏日的午前时光在恬然的谈话中流过,有难言的美。工作人员的电话打断了我们的谈话,是佛山电台的听众们来见红老师。红线女跟佛山戏迷见面会的时间到了,现在该到外面的大厅见他们了。红线女裹紧了身上的淡粉色格子披肩,拔脚就走,我有些惊呀她步履的轻盈,这是健康的象征啊!后来方知她的腿已经因肌肉萎缩而变得很纤细了。惭愧,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却落在她的身后,我在她的身后这样想——她的行止笑语,真所谓纯任自然。杏子同学催促我:“走啊,去看看红老师和戏迷见面的场面,顺便拍拍照片作资料吧。”红老师被佛山热情的戏迷包围了,她竟然有这么多的戏迷,而且不乏年轻人。他们把一面写有“佛山电台,粤韵·知音俱乐部”的旗帜展开和她合影。

红线女问我:“哪天走啊?”“明天。”“还来吗?”“想来!”红线女在笔记本上认真记下今天的日期,还有我的名字,记下我的手机号后,她认真地数了数,共11个数字,才放心了。我问红线女:“中心有叫棒棒的吗?”她说:“没有啊。”我说:“您刚才喊一个叫棒棒的人倒水呢。”她笑说:“那是我练声呢,随时随地都要练的。”像她这样艺术与生活、生活与艺术紧密结合一起,究竟到达了怎样的一种境界?然而欢乐的人不自觉欢乐,哀伤的当时也不能描状哀伤,境界又岂是说得出的。我从侧面看红线女如雪的白发及眼边细密的皱纹,出神久之。

至今我的耳畔常常萦绕着红线女的《荔枝颂》:“身外是张花红被,轻纱薄锦玉人儿,入口甘美,齿颊留香世上稀!甚么啊,可是弄把戏,请尝个新,我告诉你这是岭南佳果靓荔枝,果中之王人皆合意……”我和红线女如同生活在两个世界,如我没有她对于粤剧艺术的那种犹如清教徒对于宗教的感情与信念,她那样的纯任自然的笑语背后是对于艺术的严谨与自律,这样的生活我可能不愿从之,但人本来应如红线女那样需要严谨与自律,否则浮漂浪荡,岂不像无桨之舟?见到了红线女,如果说让我思索到什么的话,那可能就是自己该怎样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怎样去达到自己的理想之境!由此,写成此文来感谢老人家给予我的启发和力量。红老师,天国里依然有舞榭歌台、红船戏棚、八合会馆、鼓板锣声吧?您唱的动听婉转的粤剧唱段在那里也将流传!

作者与红线女合影

猜你喜欢
戏迷杏子棒棒
完形:切开的甜杏
张春华:为票友组建民间“戏迷之家”
吃饭
棒棒哒
一场别开生面的开放日
丁洋澜??《小戏迷》
一个人
越剧戏迷角,几代人的爱恋
杏子
守候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