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本刊记者 王志琴
中小成本电影通常会面临投资小、创作团队薄弱、制作简单、明星少、院线不愿推广、票房低等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拍完之后往往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2014年9月,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兰州举行。在这届电影节上,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亮相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分手木马计》、《钢铁,是这样炼成的》、《9号女神》等国产新片纷纷登场,其中不少都是青年导演的作品。80后制片人马珂表示,希望借助电影节的平台推介80后、90后电影团队的作品。
对于众多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纷纷亮相电影节的盛况,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副主席、电影节组委会主任康健民特别透露“这是有意为之”。
康健民表示,“我们是有意识地为这些中小成本的电影搭建平台,希望他们能利用此平台进行推介展映。”康健民解释“为什么一些大片不来参加电影节市场推介”时说,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电影票房创下新高,但其中有80%的电影是中小成本的电影。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城市院线的银幕数有2万块,但基层农村的银幕数已达到了5万块,这块更大的二三线市场消化的是中小成本的电影,因此应该得到更大关注。
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倾向于走美国大片路线,大投入、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的中国“大片”已经占据了中国电影票房的半壁江山。但在中国每年产出的几百部影片中,投资在400万元以下的小成本影片占到了六成多,目前国内电影已形成“大片”和“小成本”电影现象。
说到国产的小成本电影,至今依然被人津津乐道的当属《疯狂的石头》。2006年,由刘德华映艺娱乐公司主导的亚洲新星导全新作品——《疯狂的石头》,上映首周票房达到了200万元,而第二周不可思议地暴涨到了620万元,最终全国票房超过2,000多万元人民币,并成为2006年上半年最高票房国产片。票房同时击败了《海神号》、《冰河世纪2》等多部好莱坞巨片,成绩骄人。“石头现象”更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热烈讨论的话题。
《疯狂的石头》为国产小成本电影市场开启了一个新的章程,它的成功也让更多人、更多机构注意到国产小成本电影,大量资方开始涌入小成本电影。就在当年,黄渤主演的《大电影之数百亿》,徐铮主演的《命运呼叫转移》,郭涛主演的《大电影2》,以及《棒子老虎鸡》、《八月一日》、《宝葫芦的秘密》、《不能说的秘密》等众多中小成本电影都在票房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2007年,突破1,000万元以上票房的中小成本影片达到20部,较2006年增长超过35%。
2008年,一批中小成本电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王小帅的《左右》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王岳伦导演的《十全九美》获得近5,000万元的票房。此外,《李米的猜想》、《即日起程》、《我叫刘跃进》、《千钧一发》、《破冰》、《地心游记》、《硬汉》、《胡同里的阳光》、《一年到头》、《买买提的2008》、《两个人的房间》、《隐形的翅膀》等影片也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直到2011年,《失恋33天》上映,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中小成本电影“影院一日游”的尴尬。这部投资1,500万的电影于483家影院放映4,670场,累计观众36万人次,产出票房1,096万元,并在最终突破了3.2亿元的票房。
2014年暑期档,国产喜剧《分手大师》与《变形金刚4》、《沉睡魔咒》、《美国骗局》、《哥斯拉》等好莱坞大片轮番上映,《分手大师》更是选择与《变形金刚4》同日上映。这部投入仅有5,000万人民币的电影最终突破6亿票房。据知情人士透露,仅从内地市场来看,《分手大师》的投资回报率甚至比投入2.1亿美元的《变形金刚4》还要更高一些。
在国内,中小成本电影一直在电影生产数量上占据着绝对主流的位置,它在培养电影创作队伍、输送电影人才、探索电影创作、打开最广阔的市场等多个可能性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成本电影同时也是电影业中最活跃的,小成本电影的发展尤为重要。但是比起国产大片,观众在电影院能观看到的小成本国产电影少之又少。
截至2014年9月28日,我国电影票房已与2013年全国总票房217亿余元持平。在电影票房以年均30%以上速度增长的背后,是少数国产片票房收入赚得盆满钵满,一大批小成本电影却无缘走上商业院线。银润影业总裁徐林就曾表示,“几部表现不错的中小影片基本都是大公司出品的,大部分连上院线的机会都没有,市场的盲动仍然很厉害。”
即便一些中小成本影片能够走进院线,整体票房成绩也并不乐观。据统计,今年9月上映的影片中,国产小成本影片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在影院上映的31部影片,单周票房仅5.7亿元和4.8亿元,《从哪来,到哪去》、《大峰祖师》、《森林孤影》、《斗茶》等电影票房低到离谱,再次出现了“影院一日游”的现象。其他影片的票房也不理想,《0.5的爱情》的票房仅为52万元,《我是你的野蛮女友》的票房为64.27万元,《森林孤影》的票房更是低至2.1万元。反观同期好莱坞影片,《猩球崛起:黎明之战》和《敢死队3》表现出众,以6.7亿元和4.2亿元的票房成绩领跑电影市场。
为什么中小成本电影无缘商业院线或是票房不理想呢?这与中小成本电影自身的定位不无关系。中小成本电影通常会面临投资小、创作团队薄弱、制作简单、明星少、院线不愿推广、票房低等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拍完之后往往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同时,中小成本电影存在大量的劣质之作,这也制约了它们的市场、投资和艺术创作。
作为著名电影艺术家,康健民表示,中小成本影片创作中存在“三弱”,即叙事弱、内涵弱、视听语言弱。2013年的中小成本影片在叙事方面,暴露出缺乏叙事“原型、原创”的特质,叙事风格不统一,叙事类型化特质不鲜明等问题。同时,中小成本影片虽然在题材上贴近生活,但缺少对现实生活的深切观照和对社会、人生重大问题的思索。在视听语言方面,不少影片视听语言的运用显得比较生涩、羸弱,艺术表现力、感染力都不充分。
部分小成本电影制片人也承认,他们的电影自从创意开始,就定位于上电视台的电影频道,或入选农村数字院线。一些小成本电影的制片人告诉记者,既赚票房又赢人气,是每一个电影人的梦想。然而,考虑到种种因素,他们对尝试进入商业院线有心无胆,因为他们担心即使电影能够在院线影院上映,也可能出现“影院一日游”的局面。
那么这些中小成本电影又该如何收回成本?业内一些专家指出,中小成本电影存在一些类似的特征:制作小成本,大多在上百万元至几百万元之间;题材正能量,大多以典型模范人物事迹为原型。如果说上线电影盈亏与否看票房,那么不上线的电影能否回本并赢得微利,主要看能否获奖。
虽然不上院线的小成本电影形成了特有的投资、盈利模式,但一些学者认为,这其中存在着一个悖论:不少影片需要扩大传播效果才能实现其传递正能量的初衷,而如果长期不敢涉足商业院线,其实际传播效果又会受到影响。因此,不上院线的小成本电影决不应该满足于“小打小闹”。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指出,我国2013年生产电影638部,而走商业院线的影片比重在增加。这表明,我国电影产业正在向更加注重质量的方向转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成本电影更应积极调整创作观念,把中小成本电影现象保持成为中小成本电影市场空间,为中小成本电影在国际大片、国内大片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