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亚洲区域中医药留学生规模策略研究*

2014-04-19 03:53:42王丽莉张艳娜刘婧姝储利荣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生源中医药大学亚洲

王丽莉,张艳娜,刘婧姝,储利荣

(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 300193)

扩大亚洲区域中医药留学生规模策略研究*

王丽莉,张艳娜,刘婧姝,储利荣

(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 300193)

亚洲;中医药;留学生规模;策略

中医药教育是中国特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学科优势。现今,中医药已经为世界各国所瞩目,而亚洲区域已经成为了中医药对外教育发展的中心,是中医药教育最大的市场[1]。本文旨在通过整合近三年来天津中医药大学招收亚洲留学生的相关数据,对亚洲各生源国中医药留学生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亚洲中医药教育的整体需求,形成适应各类生源国的发展方案及策略,为有的放矢地进行亚洲地区中医药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及中医药领域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1 近3年来招收亚洲留学生数据分析

1.12011—2013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招收亚洲留学生总体情况 见表1。

表1 2011—2013年亚洲留学生情况总表 人

从学校开始招收留学生以来,亚洲留学生一直都是占有相当的比重,特别是近几年来,学习中医的亚洲各国留学生更是颇具规模,均占到了全部留学生的半数以上,2013年招收亚洲留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留学生总数的76.8%。即便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深的今天,中医药领域留学生招生和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有挑战既有机遇,这也成为了扩大中国留学生数量新的突破点。

1.22011—2013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招收亚洲留学生国别分布情况 见图1。

图1 2011—2013年亚洲留学生国别分布图

2011—2013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招收的亚洲留学生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达到或超过10人的国家和地区有9个,依次(按留学生数量递减)为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蒙古、日本、印度尼西亚、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这9个国家的招生人数占亚洲招生总数的93.7%。而其他亚洲国家,如尼泊尔、老挝、新加坡等占到6.3%。

2 亚洲各生源国中医药留学生现状和趋势分析

对近3年来招收亚洲留学生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几年来的招生咨询情况,将这些国家分为稳定型生源国、可持续发展型生源国及待开拓潜力型生源国3类。

2.1稳定型生源国 韩国、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又是亚洲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2009年以前占到了天津市留学生约50%。而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亚洲经济的下滑,尤其是对韩国和日本的影响很大,政府奖学金项目减少、家庭投入的增加、个人教育贷款减少,韩国、日本的留学生所占比例大幅下降,再加上历史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中医药院校日韩留学生人数都出现了负增长[2]。从2011年以来,天津中医药大学日韩的留学生比例基本趋于稳定,每年招收的日本留学生在5~10人不等,韩国留学生维持在20余人,比例一直占10%左右。

2.2可持续发展型生源国 近年来,随着东南亚各国中医药政策的逐渐放宽及对中国学历的认证,各国对中医药逐步开放并认可,中医药教育在东盟各国日趋流行,东盟国家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保持着较高的持续发展势头[3]。其中,发展较快的国家有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蒙古等国。

在越南,政府承认中医药合法地位较早,为了满足越南民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及保健需求,越南政府开始大力扶植中医药事业,并提出今后10年需要培养中医药领域人才10万人,因此中医药在越南得到了迅猛发展[4]。就天津中医药大学来看,近3年越南留学生所占比例一直居高,并持续升高至半数,应该说,中医药教育在越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泰国,当地华人华侨积极推动与中国院校合作开展中医药教育,如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庄甲盛大学都正式将中医药引进到国立大学五年制全日制本科教育,大大推动了中医药教育在泰国的发展,也促使大批泰国学生来华留学。

在马来西亚,2004年马来西亚政府就陆续批准开设了中医药文凭教育和本科教育体系[5]。近几年来,中国几所高校的中医文凭也得到了马来西亚政府的承认,天津中医药大学也成为其中一所,并与马来西亚中医学院、南方大学等高校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这都为扩大马来西亚中医教育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蒙古,近年来,由于蒙古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国内从事蒙医药事业的人数逐年增多,各个医药大学均专门开设蒙医系。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优秀代表,也逐渐被蒙古民众接受并推崇,中医热也开始在蒙古兴起。很多蒙古医药大学开始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中国中医药大学也成为了蒙古留学生的首选[6]。

2.3待开拓潜力型生源国 在维持现有留学生规模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有些亚洲国家近几年的中医药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把握好方向,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扩大招生,就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这些国家包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西亚的尼泊尔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这些国家都有着深厚的中医或针灸基础,并在20世纪有过飞速发展,只是由于各种原因经历了一个衰败期,虽然现在中医药留学生比例还不高,但是从目前中医政策环境和学生咨询情况来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重新复兴和发展起来[7]。

3 扩大亚洲中医药留学生规模的主要措施及策略

2010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的长短期留学生数量突破2 000人大关之后,留学生招生就遇到了艰难的瓶颈期,而欧美、非洲国家的留学生数量相对增长缓慢,亚洲国家仍然是拓宽生源渠道的主要突破口[8]。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一方面,要从自身入手,苦练内功,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办学层次,进一步优化留学生配套管理政策,提高学校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打造“天中品牌”[9]。另一方面,进一步总结和探索亚洲各类生源国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发展模式,使其更适应各国中医药教育的需要,从而制定并执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招生宣传计划,进一步开拓亚洲中医药教育市场。

3.1审时度势,努力维持稳定型生源国留学生数量

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稳定型生源国,由于各种因素的牵制,近些年来都很难找到突破口。但是,由于中医药和日韩本国传统医药有很多相近之处,可以针对日韩开展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以弥补本国教育政策的不足,如为日韩医药院校开设短期专业培训班,开展各类长短期交换生项目,利用已有的孔子课堂扩大影响等。

近几年来,天津中医药大学与韩国和日本多所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定期开设各类日韩短期培训班10余个,培养短期进修生150余人。同时与韩国大邱韩医科大学开展一年制交换生项目,并通过日本神户孔子课堂及中药学院日本校,进一步扩大招生宣传,保证这类国家的留学生人数稳中有升。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国家本身的传统医药发展地很好,也要对日韩等国传统医药教育有益的规律和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并据此对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在保持特色办学的基础上,逐渐融入国际化元素,给中医药对外教育提供有益借鉴[10]。

3.2抓住机遇,积极深入与可持续发展型生源国的教育合作

3.2.1加强高层次留学生的培养 针对中医药发展比较成熟的亚洲国家,应主要以扩大学历留学生规模为主。一方面,整合优势资源,积极促进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让更多亚洲国家承认中国中医学学历;另一方面,对不同国家的各类留学生,应设置专门的、针对性更强的培养方向,采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更适合本土需求的高层次留学生[11]。

3.2.2进一步开辟各种模式的联合办学合作项目 依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并借助与东盟国家良好的合作基础,继续积极开展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蒙古等国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办学项目,促进这类生源国留学生数量和层次达到质的飞跃。

3.2.3稳步发展境外办学、现代远程教育,创新生源模式 以国际合作为平台,大胆走出国门,在一些条件较好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建立一些境外办学机构及远程教育试点,培养满足国外人才市场需求的国际化人才,加快国际化步伐[12]。

3.3寻找突破口,探索与潜力型生源国的合作模式

潜力型生源国分布在亚洲各地,各国教育制度各不相同,文化差异也很大,中医药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让中医药重新走向这些国家,首先要文化先行,消除文化上的隔阂和不理解,消除误解,用文化来带动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同时,还要积极研究这些国家中医药教育市场的现状和需求,积极探讨适合这些国家的中医药教育模式及在其社会制度框架下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弄清楚其本土需要何种中医药人才。针对于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中医药发展的势头好的国家,要继续深入与代表机构、院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已有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中医药在这些国家的推广[13],而对于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可以从这些国家民间中医药协会、中医药企业入手,语言文化现行,从适应各国需求的各类短期教育培训开始,逐渐扩大中医药在这些国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4]。

亚洲国家大多与中国接壤或隔海相望,是中医药对外发展的中心地带,是扩大中医药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中国与亚洲国家中医药合作日趋紧密,作为中医药高校,应该抓住这一大好发展机遇,顺势而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与亚洲各国开展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亚洲国家留学生规模,推进中医院校国际化建设进程,将高校的发展融入到国际合作的大背景中。

[1] 鄢 良.亚太地区传统医药概述[J].亚太传统医药,2005, 17(4):14-52.

[2] 马定科.亚洲传统医药文化的地区特点[J].亚太传统医药,2013,27(6):4-5.

[3]庄雪雅,施晓慧,李 宁,等.中医药走东盟,市场潜力大[N].中国中医药报,2013-10-21(3).

[4]郭 楚.品牌战略推动中医药走向越南[J].研究报告及评述,2011,17(3):80-84.

[5]王尚勇,孔丹妹.中医药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现状(上)[J].亚太传统医药,2006,18(8):5-23.

[6]莫雪妮,邓远美.东盟留学生学习中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10,28(1):15-17.

[7]王尚勇,孔丹妹.中医药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现状(下)[J].亚太传统医药,2006,18(10):5-22.

[8]付索雅.扩大招收留学生规模的战略与政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3):7-10.

[9] 李 铭,段 婷,左姗华.高等中医药对外教育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1):84-86.

[10]尤艳利,周 爽,齐 萌,等.浅谈亚洲留学生中医教育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3):63-64.

[11]司富春,宋雪杰.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中医研究,2012,25(6):5-7.

[12]沈美萍,刘 懿,周敦华.从国内中医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国外中医药教育的走向[J].中医教育,2012,32(9): 26-28.

[13]郑向荣.对当前扩大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21(8):83-85.

[14]王 琳,樊玉琦,乔静华,等.我国中医药院校国际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27(10):98-100.

G640

:A

:1673-9043(2014)04-0239-03

2014-04-17)

10.11656/j.issn.1673-9043.2014.04.14

天津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科研基金项目(007)。

王丽莉(1980-),女,硕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招生科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为留学生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生源中医药大学亚洲
亚洲自动售货机展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28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江西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5-24 06:57:54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亚洲足球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1:42:02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11:51
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38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