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又贤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方法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108)
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决策,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阐释和运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及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关于《决定》的说明,都没有就事论事,也没有停留在现象的感性描述上,而是在客观分析了中国基本国情之后,注重把握中国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宏观定位、正确方向、总体目标、重点核心、根本途径和主要任务等。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我们也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才能够更正确地理解、更准确地把握和更自觉地贯彻其精神和要求。笔者拟就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决策问题,从思想方法角度重点解读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宏观定位、正确方向和根本途径。
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不是凭空杜撰的,而是依据中国现实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个战略目标,既不能坐等其成,又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从思想方法上说,它体现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其一,发展促使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使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和任务安排,其中涉及许多新的领域、新的实践和新的要求,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开拓和创造;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目标[2],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圆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非易事,如习近平同志所言:“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发展,既成的社会制度、体制、机制还会受到新的挑战,行为规范的缺位问题时有发生,制度的执行力问题也亟待解决。所以《决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2]。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而且是没有它路的唯一正确选择。
其二,问题倒逼改革。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4]。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有的是根源于原有制度、体制、机制的不够完善,有的是根源于国外发展模式的干扰,有的是根源于实践主体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扭曲……对此,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麻木不仁。习近平同志尖锐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即“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2]。
其三,经验激励改革。35个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使我国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习近平同志所说:“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即是“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2]。历史雄辩地证明了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的科学论断:“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5]。尽管今天我们已经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而且是以35年前所完全不同的面貌展示于世,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在国际上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的地位都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所以到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历史赋予我们的成功经验和坚定信念:“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6]。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应该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其四,规律引导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伟大事业,只有遵循客观规律才能取得预期的成功。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制、机制,同样要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所以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1]。以往的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即符合历史必然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知识、智慧、意志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人的愿望、追求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否则难免重蹈历史上“大跃进”乃至“文化大革命”的覆辙。在这里,任何盲干或蛮干,任何主观随意性,任何违背客观规律的举动,都是与《决定》的要求格格不入的。
第一,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他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1]。这就是要发挥人的意识或思维的能动作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并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2]。
第二,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特别“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1]。而且,我们也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切实按客观规律办事。如《决定》所言:“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央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强调要“发挥群众首创精神”,都体现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的事业没有终结,也不应该止步。从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事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以更高的要求、更强的自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新一轮改革的宏观定位。因为今天的改革,虽然是对过去35年改革的继续,而且包含着对35年来改革经验的继承,但它又不是对前35年改革的简单重复或翻版,而是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改革,是一种新的跨越和升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在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所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时深刻指出:“公报是一个2.0版的改革路线图,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要促进经济更有效率、效益,同时也要促进社会公平,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改革”[7]。这种宏观定位,既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为指导的,又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科学运用,体现了坚持改革的全面覆盖与层次深化的有机统一。
它要求新一轮改革不局限于个别领域,而是全面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国防军队和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也就是说,这一次改革不是“单兵”作战或“单项”突进,而是“系统”作战和全面推进;不能只谋求某一领域改革的成功,尤其不能以牺牲其他领域的改革为代价,而是要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的共同发展和整体效益。正因为如此,中央《决定》特别强调,这次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
强调新一轮改革是“深化”性改革,一是就改革的“层级”要加深而言。因为,这一轮改革是在取得35年改革伟大成就的基础上即是在新的起点上的推进,许多方面的改革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甚至深入到一定的层次,现在需要的是把它继续推向深化,从更深层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中去实现改革的目标;二是从改革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方法上说的。这是指它要避免“表面”化思想方法的影响,不能只做“表面功夫”,不能“治标”不“治本”,而应该从更深的层次去把握各个领域改革及其内在联系,特别要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治本”为主,并力求有效地推动“治标”。
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面”性侧重于体现改革的“量”的要求,而“深化”性侧重于体现改革的“质”的提升。“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改革在空间上的拓展,要求其能够覆盖社会制度调适的方方面面,尽可能不留下改革的“死角”;二是指改革主体的全面发动,要求全社会的人们都要行动起来,真正如中央《决定》所说;“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2]。“深化”性改革主要是指,只有建立在对本质或规律性的科学把握上,才能使中国的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才能取得预期的成功;只有把已经实行的并被证明是正确的改革不断推向深化,才能有效巩固和发展改革的成果,才能使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新一轮改革中,我们要以“全面”为基础,并在追求“深化”中不断提升改革的成效,实现改革的持续健康发展。
《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2],这不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的。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已经明确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8]。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申和肯定了这一观点。从思想方法上解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体现了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统一。
这是相对于“计划经济”的改革方向来说的,即不是通过改革来发展“计划经济”,而是要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这虽然首先是对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规范,但同时也包含着对其他体制改革方向的要求。《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求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创造更好条件”。同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要努力维护和实现“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如《决定》所言:“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决定》对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角色和功能作出重新定位,首次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所实现的一次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已经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9];1993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删去国家宏观调控之前的“社会主义”四个字,将之修改为“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0];2002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对其作出比较大的调整,去掉“国家宏观调控下”这一前提,并要求“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11],从而形成相对比较定型的观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基本维持上述提法,但特别强调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展了上述观点,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表达了将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加注意市场供求关系,让市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之意。对此,《决定》说得非常明确:“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并“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但是,我们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定要树立辩证的观点,即不能把其“决定性”作用夸大为“唯一性作用”,更不能把它曲解为“政府在这次改革中撂挑子了”。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决定》是以“更好发挥”来规范政府的作用的,这包含着深刻的涵义。其一,它针对以往政府对市场过多的、特别是不适当的干预的一种纠正,要求还权于市场,使政府通过“正位”和“瘦身”来“更好发挥”作用。在经济资源配置上,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就应该交给市场调节去解决。我们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政府这只手闲不住,而市场那只手却越来越看不见”的状况,让市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特别要“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凡属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都一律取消审批[2]。其二,它不是主张放弃政府调控,而是要求政府在科学定位自身职能的前提下切实履行职责,通过不断提升宏观调控的质量来实现“更好发挥”作用。正如《决定》所指出:“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2]。
在中国,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不同于西方国家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明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这都规定着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只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并只有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2]。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是成功推进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和主旨。进一步解放思想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又是贯穿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的主线;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旨和价值取向。从思想方法上说,“三个进一步解放”体现着坚持改革与解放思想、增强社会活力、生产力决定论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所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及改革开放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并贯穿始终的。35年前,党和国家的发展面临着重新审视自己历史的是非对错的严峻考验,特别要深刻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只有解放思想,放下精神包袱,才能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和结论。当时,思想解放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即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而奠定了端正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思想基础,并清理了历史上的是非对错、特别是澄清了“文化大革命”的冤假错案;通过进一步的思想解放,我们党又深刻反思了以往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才能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建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5年来,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也有赖于及时的思想解放,使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在胜利中寻找不足、在成功中发现教训,不断地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阶段和新的水平。所以《决定》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是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的重要经验之一,“必须长期坚持”[2]。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35年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是一种更高起点的改革,尤其需要实现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并使之贯穿改革的全过程。因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高度的自觉和自信,而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在正确回答如下两个问题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特别是制度自信。
一是我国通过35年的改革之后,在制度、体制、机制方面是否还存在着今天亟待健全和完善之处?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是树立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的关键所在。有的人会觉得,35年的改革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的制度、体制、机制已经比较健全,起码今天不需要再急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其实不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没有从制度或体制上完全理顺,所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应该如何恰到好处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和发挥自己的作用,并没有真正解决;在现实的国家治理体系中,法制还不够健全,人治因素依然在这样或那样地干扰着“依法治国”的实施,而且已经到了不能不加以纠正和规范的时候了;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秉持有腐必反、有腐必揪、有腐必究、有腐必惩的原则,筑全筑牢可以“关”住各种权力的制度“笼子”,真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12],还有许多工作亟待我们去完成;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其标准化和均等化提供,尤其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别,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在眉睫的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许多明确而又艰巨的目标,其中不少方面涉及社会制度、体制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而不容耽搁的。习近平同志说得好:要“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但“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如果“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2]。那么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自觉,也会因此而不复存在。
二是我们还能不能在现有状态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制、机制?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与否的回答,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信念。但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同样需要解放思想,即要在所面对的困难中看到光明的前途,要在激烈的挑战中找到应对的策略。对此,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中国今天的发展现状是可以为争取全面深化改革的胜利提供许多优势和条件的。其一,中国已经有35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这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决定》所概括的“四个坚持”,也是我们成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所“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其二,全面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其充满期待,特别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人心大聚,斗志倍增,精气神空前高涨,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争得了民心向背的精神基础。其三,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思路缜密,特别是对改革的指导思想、方向道路、目标原则、方法路径、主体动力等方面都作出了精细的说明和精密的部署。有了这种既成的大政方针,加上创新性地成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功运作,全面深化改革就拥有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等保障。其四,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斐然,经济总量已经跃升至世界第二,经济发展能力和潜力巨大,从而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不解放思想,我们就可能对中国的形势作出错误的判断,从而畏首畏尾、悲观失望,那么对新一轮改革就会缺乏自信,当然也谈不上为之成功而努力奋斗。
新一轮改革,主要是指社会制度、体制、机制的改革。关于制度好坏的重要影响,邓小平同志曾经有过很精辟的论述: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主要的是由于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造成的。“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13]。因为,制度不完善甚至不好,就会束缚广大干部群众的手脚,使他们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如邓小平同志所言:“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13]。在这种制度下,人们无法释放自己的朝气和能量,必然死气沉沉。我们要通过改革,彻底扭转这种状态,使制度能够激人奋进,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一方面,这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与生产力决定论的有机统一。生产力决定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由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而引起的。其中,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总和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着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1]。全面深化改革,或是直接造成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或是形成与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相适合的上层建筑,或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制度、体制、机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的这一根本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论是完全一致的。
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有机统一。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在其他的社会形态中,也会提出、而且也必然要实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但我国今天所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其所追求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目标,是根本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它是和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是为了“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1],以更好、更快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EB/OL].(2013-12-04)[2014-01-21].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2/04/c_118421164.htm.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2014-01-2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35.htm.
[3]习近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复兴是最大中国梦[EB/OL].(2012-11-29)[2014-01-21].http://js.people.com.cn/html/2012/11/29/189922.html.
[4]习近平.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EB/OL].(2013-11-14)[2014-01-21].http://bj.people.com.cn/n/2013/1114/c233086-19912996.html.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07-10-15)[2014-01-21].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4.htm.
[7]胡鞍钢.解读三中全会公报:一个2.0版的改革路线图[EB/OL].(2013-12-11)[2014-01-21].http://v.gmw.cn/2013-12/11/content_9771296.htm.
[8]胡锦涛.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7-01)[2013-12-28].http://www.gov.cn/ldhd/2011-07/01/content_1897720.htm.
[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EB/OL].(2008-09-23)[2014-01-21].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134902/8092314.html.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习近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EB/OL].(2013-01-22)[2014-01-2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1/22/c_114459610.htm.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