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君周余春刘红建陈甜甜袁子宇蒋跃明,5陈兴栋,5△吕 明,,5
(1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北京 100036;2江苏省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泰兴 225400;
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临床流行病研究室 济南 250012;4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 泰州 225300;
5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433)
江苏省泰兴市2003—2010年食管癌发病趋势分析
陈洁君1周余春2刘红建2陈甜甜3袁子宇4蒋跃明4,5陈兴栋4,5△吕 明3,4,5
(1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北京 100036;2江苏省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泰兴 225400;
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临床流行病研究室 济南 250012;4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 泰州 225300;
5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433)
目的分析江苏省泰兴市2003—2010年间食管癌发病的变化趋势,为该地区流行病学和肿瘤防治提供基础信息。方法全部发病资料取自泰兴市肿瘤报告系统2003—2010年全市常住户口中恶性肿瘤新病例登记报告资料。由泰兴市统计局提供2008年泰兴全市常住人口资料。计算食管癌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和累积率。发病率的年变化百分比用加权直线回归法进行计算,用病例数作为权数加权。结果2003—2010年,泰兴市发生食管癌新病例5 810例,发病男女比例为1.93∶1,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食管癌发病粗率为60.67/10万,经过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准化后,标化率分别为26.95/10万和36.26/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4.62%。发病趋势分析发现女性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3.07%,男性和男女合并未见显著的变化趋势。结论江苏省泰兴市2003—2010年间食管癌发病率均维持在50/10万以上的高水平,女性发病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男性和男女合并未见显著的变化趋势。
食管癌;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泰兴市
食管癌是世界上一些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2011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1]:2008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46.2万,占全部肿瘤发病的4.2%;死亡病例40.7万,占全部肿瘤死亡的5.7%。80%~85%的食管癌病例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根据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2],目前我国食管癌死亡率为15.21/10万,占肿瘤死因的11.19%。城市食管癌死亡率为10.97/10万,占肿瘤死因的7.31%;农村为17.34/10万,占肿瘤死因的14.48%;在城市和农村均位于恶性肿瘤死亡顺位的第4位。
我国食管癌受累地区遍及全国十余个省市,覆盖人口近2亿。江苏省泰兴市地处我国7大食管癌高发区之一的苏北高发区一带,其境内上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该地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现场之一。泰兴市自1998年启动肿瘤监测工作,至今已开展十余年。通过系统的监测,不仅为当地制定肿瘤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工作基础和现场经验,为开展肿瘤的病因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泰兴市1982—2000年的全死因检测资料显示,本地区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213.65/10万,高于1990—1992年江苏省水平(118.94/10万)以及全国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118.4/10万),其中食管癌(63.25/10万)位列恶性肿瘤死因榜首[3]。虽然恶性肿瘤死亡率在1996年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位于泰兴市各死因之首,尤以食管癌最严重。20年来,食管癌始终位于恶性肿瘤死亡顺位谱首位。
泰兴市自1998年启动肿瘤监测工作,成为48个国家肿瘤监测点之一[4]。本文利用泰兴市肿瘤报告系统提供的食管癌发病资料,分析该地区食管癌发病2003—2010年的变化趋势,为流行病学和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信息。
资料来源
肿瘤发病资料 全部发病资料取自泰兴市肿瘤报告系统2003—2010年全市常住户口中恶性肿瘤新病例登记报告资料。泰兴市卫生局规定,泰兴市所有防保科(站)、所有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均需填写统一的肿瘤病例报告卡,并向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住址、职业、肿瘤部位、诊断医院、诊断日期和诊断依据等。疾控中心对收到的报告卡进行核对、编码,剔除重复报告,并每年年底与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病案系统进行比对,对不一致资料下发下级防保机构,入户对资料进行逐一核实。对只有死亡登记而无发病登记的病例进行家访,进而获得其生前有关医学诊断资料并进行发病补漏登记。2003—2005年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进行编码,2006—2010年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
人口资料 由泰兴市统计局提供2008年泰兴全市常住人口资料。因泰兴市近10年人口变化不大,所以用2008年的人口资料代替各年的年龄组平均人口。
统计分析方法计算食管癌的发病率、年龄组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和累积率[5]。中国标准人口构成是1982年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世界人口年龄使用Segiˊs世界人口构成。两性间的发病年龄差异用Studentˊs t tests进行分析。发病率的年变化百分比用加权直线回归法进行计算,用病例数作为权数加权[6-7],所有分析过程均使用SAS 9.0完成(AS Institute Inc,Cary,NC,USA)。
食管癌发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2003—2010
年,泰兴市发生食管癌新病例5 810例,其中男性3 827例,女性1 983例,发病男女比例为1.93∶1,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8.38 ±10.67)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4.45±10.19)岁,男性发病平均年龄略高与女性,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3.52,P<0.01)。
食管癌发病资料泰兴市各年龄组的人口数见表1。2003—2010年,食管癌的食管癌发病粗率(crude rate)为60.67/10万,经过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准化后,标化率分别为26.95/10万和36.26/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4.62%。由表1可见,55~74岁是食管癌病例较为集中的年龄段,年龄组发病率上80~84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
食管癌发病趋势由表2可见,2003—2010年8年间,男性食管癌粗率降低6.37%/8年(76.56/ 10万降至72.11/10万),女性食管癌粗率降低24.54%/8年(49.22/10万降至37.14/10万),男女合计食管癌粗率降低12.39%/8年(64.08/10万降至56.14/10万)。经世界人口构成进行标准化之后趋势仍然相同(男、女和男女合并分别下降6.90%/ 8年,28.25%/8年和14.16%/8年)。男性食管癌发病率基本保持平稳。
对男性发病粗率、女性发病粗率和合并发病粗率取对数,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发病率对数值为纵坐标作图,得到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女性食管癌发病率较男性下降明显。我们用加权直线回归对各年发病率趋势进行分析,发现8年中男性和男女合并发病率的下降趋势没有显著性(P>0.05),而女性发病率下降趋势显著(P<0.01)。
我们还分析了各年龄组的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0~55岁年龄组数据未纳入分析,0~35岁年龄组基本无数据,35~55岁年龄组各年病率变化不大,最终得到55岁以上年龄组变化趋势图(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55~60岁年龄组下降趋势最明显,85岁以上年龄组波动最大,其余各组8年的变化趋势基本趋于平稳。用加权直线回归对各年龄组发病率进行分析发现,只有55~60岁年龄组发病率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组均未见显著性变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泰兴市2003—2010年食管癌
的发病粗率为60.67/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4.62%;8年中新发病例数5810例,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年龄高于女性,每年发病的绝对人数基本保持平稳;发病趋势分析发现女性发病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3.07%,男性或男女合并未见显著的变化趋势。
泰兴市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之一,食管癌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为26.95/10万,根据《2010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全国食管癌发病的平均水平为10.14/10万[4],泰兴市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泰兴市的食管癌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93,发病年龄集中在60~70岁,此年龄组的构成比占到35%左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似[4]。2000年以前的资料已经显示[8],泰兴市的食管癌严重威胁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命,每年会导致许多住户致贫或返贫,严重妨碍了该地区的发展。泰兴市很早就建立了专业的防治组织,并有国内外学者共同参与开展病因学调查研究,以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部分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消化系统、特别是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9-10],说明消化系统肿瘤的可预防和控制的前景。根据本研究的分析结果,无论从总体还是分年龄组的发病趋势方面,泰兴市食管癌发病率的下降趋势均不明显,结合1999—2002年的资料[11],该地区的发病率也稳定在60/10万左右。1998年以前,泰兴市未有肿瘤发病报告系统,无法得知其详细的发病情况,但是可以根据死因进行推算。综合1980年来的所有资料,泰兴市的食管癌发病率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下降趋势并不明显,特别是近10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一直稳定在60/10万左右。
本项研究中发病趋势分析发现,在女性中食管癌发病率有显著的下降趋势,这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病性别比例及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相关。根据泰兴市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泰兴近10年间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以往研究也显示食管癌的发病与生活条件成负相关[12],因此这部分解释了女性中发病率下降的原因。但是在男性中,可能由于吸烟饮酒等因素的影响,食管癌的发病率并未发现下降的趋势,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证实。
本项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项研究为描述性研究,未能真正地发现该地区食管癌高发的原因。食管癌作为一个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疾病,已被证实与许多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12]。泰兴市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比如饮水,该地区居民的饮水状况较为复杂,部分地区以饮河水或井水为主,居民开始饮自来水的时间差别也较大。1996年泰兴市的一项调查(泰兴市疾控中心内部资料)显示,饮用河水人群食管癌发病率较饮用其他水源的人群发病率高,为99.74/10万,是饮用自来水人群发病率的6.2倍[13]。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泰兴市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已经开始饮用自来水,也开始注意其他有关的危险因素,但是食管癌的发病率仍然常年居高不下,可能与食管癌的异质性有关。
食管癌在发病上虽然有很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等,但是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食管癌高发的原因可能并不相同。因此,今后应在泰兴市开展大规模的病因学研究,找到该地区特有的高发原因,这已成为该地区食管癌防控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我们也已在泰兴市开展一项大规模的、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以期发现该地区食管癌和上消化道肿瘤高发的原因,为当地的肿瘤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 Jemal A,Bray F,Center M 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 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6.
[3] 常军.1982—2000年泰兴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减寿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5):228.
[4]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2010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
[5] 赵忠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3-30.
[6] 张霞,葛敏,徐望红,等.1972—2000年上海市长宁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J].中国肿瘤,2005,14(9):570-573.
[7] Esteve J,Benhamou E,Raymond L.Statistical methods in cancer research.Volume IV.Descriptive epidemiology[M].Lyon:IARC Sci Publ,1994:49-62.
[8] 肖杨.泰兴市主要消化道恶性肿瘤死因统计报告及分析[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10(4):807-808.
[9] Umar SB,Fleischer DE.Esophageal cancer: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J].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8,5(9):517-526.
[10] Frank-Stromborg M.The epidemiology and primary prevention of gastric and esophageal cancer.A worldwide perspective[J].Cancer Nurs,1989,12(2):53-64.
[11] 樊冬梅.泰兴市1999—2002年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4,20(4):67-68.
[12] Stathopoulos GP,Tsiaras N.Epidem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esophageal cancer:management and its controversial results(review)[J].Oncol Rep,2003,10 (2):449-454.
Trend analysis of esophageal cancer incidence in Taixing city,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 from 2003 to 2010
CHEN Jie-jun1,ZHOU Yu-chun2,LIU Hong-jian2,CHEN Tian-tian3,YUAN Zi-yu4,
JIANG Yue-ming4,5,CHEN Xing-dong4,5△,LÜMing3,4,5
(1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Beijing 100036,China;
2Taixing Ci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aixing 225400,Jiangsu Province,China;
3Department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Qilu Hospital,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Shangdong Province,China;
4Fudan-Taizhou 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Taizhou 225300,Jiangsu Province,China;5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 of Contemporary Anthropology,School of Life Sciences,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rates of esophageal cancer during year of 2003 to 2010 among residents in Taixing City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and time-trend of esophageal cancer.MethodsData from Taixing cancer registry system during 2003 to 2010 were collected to analyze the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ncer incidence rates.Population estimates were based on permanent population of Taixing in 2008.Incidence rat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 and cumulative rate were calculated.Annual percent changes in incidence were estimated by means of a linear regression weighted by the number of cases.ResultsOver the 8-year period,5 810 newcases occurred in Taixing City,the sex ratio was 1.93∶1(male to female),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in incidence rat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The crude rate was 60.67/100 000.After standardization,the standardized rates were 26.95/100 000 and 36.26/100,000,respectively.The incidence trend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incidence of women showed a clear downward trend,with an average annual decline of 3.07%.ConclusionsDuring the period of 2003 to 2010,the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Taixing was higher than 50/100 000,the trend of the incidence in female was significant downward and the trend in male or in both sexes wa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esophageal cancer; epidemiology; incidence rate; Taixing city
R 73-31
A
10.3969/j.issn.1672-8467.2014.01.004
2013-02-25;编辑:张秀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072358);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1763)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chenxd1102@gmail.com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General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072358)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plan of Jiangsu province(BE201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