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本科教学应用转化医学理念的思考

2014-04-18 03:33林梨平陈清泉林东红
关键词:医学教育基础医学

林 旎,林梨平,陈清泉,陈 敏,林东红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检验系,福建福州350004)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bench to bedside”and“bedside to bench”,简称B to B)的双向连续过程[1-2]。其主旨在于快速有效地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转向临床应用,打破两者间的固有屏障,弥补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应用间被称为“死亡之谷”的鸿沟,推动医学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3]。当前,转化医学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发展的导向。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也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医学前沿学科,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重要桥梁。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础检验研究不断深入,新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时间都与传统检验大相径庭,检验效率、检测诊断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奠定了为临床服务的坚实基础。同时临床医学的发展又要求检验工作者从对标本负责转变到对患者负责,除了出具正确的标本检测结果,还要能够动态地、系统地、多指标地将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等综合分析,并且找出内在规律,提供咨询服务,甚至参与和指导临床治疗[4-5]。因此,转化医学理念与医学检验教育的有机融合,必将推动医学检验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一、医学检验本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内外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与基础学科的相互渗透,各种仪器和合成试剂的大量涌现,医学检验飞速发展,国内医学检验的学科建设也空前活跃,逐渐发展成为医学大框架内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二级学科。根据 2012年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招生目录,医学检验专业更名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制由五年制调整为四年制,授予学位由医学学士调整为理学学士。对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掌握基础医学、医学检验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熟悉现代医学检验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能够从事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和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6]”。强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基础医学、检验医学以及临床医学三部分,三者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突出了培养的“产品”是应用型专门人才,重点在应用,即越来越重视转化能力的提高。

当前,检验医学教育主要面临着两大突出问题:(1)学制变更后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领域的影响;(2)临床实践与基础教学长期脱节。因此,如何对当前的医学检验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如何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到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如何将临床问题引入学生日常的理论知识学习是新时期医学检验教学中面临的新课题[7]。

二、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检验教学改革思路

(一)教师转化医学理念的确立

1.转化医学的兴起要求在教师队伍中普及转化医学理念。转化医学的概念从1994年形成至今已有20年,其内涵是打破临床与基础研究之间的壁垒,从实际出发,突出创新,加强协作。但我国多数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仍是采取的传统模式和理念,部分教师对于“转化医学”甚至只闻其名不知其意,往往把基础教学与临床实践孤立起来,存在着“教基础不知临床发展,教临床不知运用基础”的弊端,因此在院系内部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培训、讨论,有利于在教师队伍中普及转化医学理念。

2.重视基础检验与临床检验的沟通,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检验系师资由专任教师(仅承担教学任务)与兼职教师(同时承担教学与临床检验任务)两部分构成,专职教师人员比例常较少且课程任务重,部分教师对新的检验方法、检验项目、检验仪器缺乏了解,与临床检验脱节。为此,可安排45岁以下年轻师资每年利用假期入临床检验科培训1个月,规范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加强对新知识、新方法的理解[8]。以临床微生物教研室为例,入科后从练习基本功划平板、配置培养基开始,逐步过渡到辅助操作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自动化仪器的使用,再到独立看各类平板,参与分析、讨论、总结。老师们反映入科培训既扎实了基本功又能持续更新现有的临床检验知识,对基础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临床检验项目从检测方法、检测仪器、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等无不依赖于基础检验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只有持续促进基础检验的发展,临床检验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因此,加强二者的沟通联系,促进相互转化,才能更好地促进检验医学发展,实现为患者服务的最终目标。

3.注重科研课题的应用价值,提升转化效果。目前,从国家到校级课题都对转化医学有所倾斜,高校教师也须转变思路,不拘泥于纯基础研究,在参与课题申报时突出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原创性,重视研究成果服务于临床的可行性,不断提升转化效果。

(二)教学活动中转化理念的植入

由于医学检验的桥梁地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时刻强调基础与临床的衔接,与转化医学理念不谋而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尝试以疾病为单元讲授。围绕疾病发生的各阶段、各层面,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展开讨论式教学。特别注重以转化医学的规律解释该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服务于临床的情况。

教研室在临床微生物的理论教学中初次尝试在深部真菌章节,按转化医学的3T路线[9],分阶段阐述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研究情况。T1(转化的第一步):基础研究到临床有效性研究。在该阶段教师介绍侵袭性真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如显微镜直接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培养、免疫组化、组织样本原位杂交与PCR、甘露聚糖与抗甘露聚糖抗体等基础检验方法检验临床标本的情况。T2(转化的第二步):临床有效性研究到临床疗效研究,即新的检测方法对患者有效性的证据积累,并制定治疗指南。该阶段教师以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新的检测手段进行验证性讨论,并以2013年最新的ESCMID念珠菌病诊疗指南为参考,详细说明疾病的性质、范畴、病位的界定、推荐治疗方案等。T3(转化的第三步):临床疗效研究到与经济有关的研究和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该阶段教师以课后思考的形式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同学们以所掌握理论为基础,谈谈如何规范、推广有效的治疗措施,如何给大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以及评估成本等与经济相关的问题。

(三)学习实践过程中转化理念的强化

1.重视实践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性项目。转化医学主张多学科成员组成科研小组,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很好的提供了这一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平台。医学检验系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严格为学生遴选指导老师,积极申报该项目,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3年项目立项的数量和立项级别均达到新高,参选的9支队伍3支获国家级立项,6支获得省级立项。

“大创项目”帮助学生树立“团队科研”的理念,学生们在合作完成某项研究时,必须不断提高与指导老师及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能力,这正是临床工作者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也是创造和谐、积极的工作环境所必备的。“大创项目”还帮助学生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项目鼓励学生自查文献、自由选题,强调实验的过程而非结果,重视与指导老师的互动提升而不仅仅以发表论文做为衡量标准,并通过严格的申报程序、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方式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10]。

2.与医学独立实验室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转化医学的最终目标是加快转化效能,服务于广大患者。医学独立实验室具有完善的运作模式、成熟的管理经验、创新转化能力突出,而我校医学检验系办学时间长,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还首次与福州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签订医学检验产学研协议,双方围绕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科技交流与人员互派、研究生培养、人才引荐、产品研发等方面展开合作,为我省医学检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模式。

(四)转化平台的搭建

应用现代网络技术,进一步推动基础检验信息库、临床检验资源库、教学视频图片库、市场信息库以及专题网站的建立与完善,搭建转化医学的信息平台,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转化氛围。该平台构建了基于教学资源的信息化系统,为教师、学生、临床检验工作者提供了系统、丰富、使用方便的信息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医学检验教学整合变得简单易行,实现了新型的师生互动方式。同时,该平台的构建有利于阶段性成果的快速推广,对科研成果产业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更加及时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提供便捷的渠道。

转化医学研究体系将目标前瞻性地锁定在病人身上,强调获得基础研究成果的同时开展转化应用,使成果运用于临床,这种“B to B”的通道一旦打开,就会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快速为临床医学服务,为疾病防治与完善以及政府公共卫生政策提供服务。转化医学理念是医学教育发展所必需的,它可以整合医学教育理念,避免教育的孤立性、盲目性,对医学检验教学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医学检验教育遇到瓶颈的今天,关注人类健康,关注患者福祉的转化医学理念,不失为一种医学检验教学改革的指导理念。而基于转化医学体系,树立转化医学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注重临床与基础的结合,探索培养新一代具有转化医学理念与能力的医疗工作者,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造福大众[11]。

参考文献:

[1]Adams J U.Building the bridge from bench to bedside[J].Nature, 2008,7(6):463-464.

[2]Morrow G R,Bellg A J.Behavioral science in translational reserch and cancer control[J].Cancer,1994,74:1409-1417.

[3]Wang Xiangdong,Wang Ena,Marincola F M.Translational medi—cine is developing in China:a new venue for collaboration[J]. Translational Med, 2011,9(3):1-4.

[4]唐古生,秦阳华,沈 茜.临床检验科工作人员继续教育模式初探[J].检验医学, 2012, 27(3):231-233.

[5]武建国.医学检验的科学研究应走转化医学之路[J].临床检验杂志,2011, 9(1):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14-315.

[7]姚群峰,宁 勇,谢圣高,等.对新形势下医学检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10-11.

[8]潘柏申.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其他学科的交流合作[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34(7):577-579.

[9]Dougherty D, Conway P H. The "3T's" road map to transform US health care: the "how" of high-quality care[J]. JAMA, 2008, 299(19):2319-2321.

[10]董 健,郭 迎.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推动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8):183-187.

[11]周伟敏,钟狂飙.本科医学院校转化医学教育路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4-5.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基础医学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医学的进步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