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的社会学分析
——基于迪尔凯姆社会团结理论分析*

2014-04-17 06:04
关键词: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民族

阳 清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时也是解决民族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政策。笔者以迪尔凯姆的社会团结论为理论基础,浅要谈谈构建我国民族团结的路径。

一、民族团结的内涵

从民族关系发展的角度来看,民族团结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互动、整合、和谐”;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民族团结是把分散的不同的民族联合起来,使之成为彼此具有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并形成更大民族共同体的过程和状态。在我国,则是把56个不同民族联合起来,使之成为彼此具有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并形成更大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过程和状态。民族团结的外延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同一少数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1]。国家民委对民族团结下的定义是:各民族要通过共同努力达到相互依存、良性互动、友好相处、密切合作的状态。

笔者借用迪尔凯姆“社会团结”的概念,认为民族团结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共同情感、价值观或信仰的基础上的各民族成员之间、各民族间、各民族与国家之间,以平等互利或相互依赖为特征的一种联系状态。因而从关系的角度是协调一致的民族关系;从整合的角度是意识上对本民族、中华民族的认同,在结构功能上是各民族间的平等互利、相互依赖,从而使各民族之间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社会共同体。

二、民族团结的影响因素

(一) 复杂的国际形势对民族团结的影响

1 三股恶势力即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影响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开放的时代,具体表现为不同文明与宗教传统的思想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但同时文化之间的竞争、冲突也愈加激烈,与此相关的民族极端主义思潮和恐怖主义也开始抬头[2]。这些民族主义思潮和国际恐怖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构成当代国际形势的新背景,加之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有34个跨界民族,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地缘、血缘以及宗教等方面的情感,对国内的一小部分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情绪煽动,利用“宗教自由”等各种手段故意进行民族分裂破坏活动,影响民族之间的团结。

2 国际霸权主义的影响 目前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但美国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国际地位仍然在暗地里推行霸权主义。一方面它们在不了解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打着“人权”的旗号肆意地对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进行批判和造谣;加紧对边疆少数民族意识形态的渗透,鼓吹独立主义,从“文”的方面挑拨我国的民族关系,破坏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及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另一方面瞄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植、支持我国内部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煽动其从事破坏、颠覆民族地区稳定和国家统一的暴力活动,从“武”的方面制造民族争端和冲突。

(二) 国内消极因素对民族团结的影响

1 经济方面,贫富差距、利益分配不公影响着民族团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历史、自然环境、“先富带动后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大多涌向了以汉族为主的东中部地区,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贫困面积仍然较大,发展水平长期处于全国的平均线以下,与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较大,并呈现拉大的趋势[3]。这易导致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产生不平衡心理,影响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为了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加快经济发展,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兴办了一系列大型工程,建水库、修道路等。但在具体资源开发过程中,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国家、经济发达区或企业,他们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而当地少数民族受益少,经济利益补偿不合理,这易刺激少数民族群众的情绪,影响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进而影响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2 文化方面,风俗习惯、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影响着民族团结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拥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由于共同的文化信仰形成了对本民族的高度认同,对异文化的其他民族产生“外群体”心理,这就增加了民族间交流沟通的困难,造成民族间的疏远与隔阂。由于缺乏对民族知识、风俗习惯、民族宗教的了解,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尊重不够;有时由于理解不足,对少数民族文化信息出现认知差错,再经过大众传媒一宣传,容易引发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影响社会安定。

3 社会层面,社会流动加速影响着民族团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向发达、文化多元化的大城市。首先,这种流动利于民族间交往的同时也易因文化上的差异造成民族间的摩擦。这些涌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离开原生的文化环境,可能感受不到他者对其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可能由于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不了解造成对他者的不尊重,因此在与迁入地的文化调试过程中难免产生碰撞。其次是因事实上的不平等而引发的民族情绪。尽管在法律地位上各民族一律平等,但由于少数民族的汉语熟练程度、掌握的职业技能水平以及社会大众对少数民族落后的刻板印象,少数民族在就业市场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使少数民族易产生不被公平对待的心理,从而引发愤怒情绪,当这种愤怒情绪在少数民族群体中扩散,易导致社会冲突。最后则是因争夺职业资源而造成的民族间的竞争。大多数少数民族职业技能有限,而在城市中无需职业技能的岗位数量有限,这就容易导致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竞争,若竞争不当易引起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影响民族团结。

4 制度方面,民族政策本身及执行不力影响着民族团结 建国以来,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了以促进民族平等、团结、繁荣和民族区域自治为基本内容的一系列民族政策。政策的制定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提供了依据,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首先民族政策本身的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城市中少数民族无法享受应有的民族政策。目前关于少数民族的一些优惠政策主要在民族地区实施,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增多,在某一空间中形成少数民族聚居区,但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他们的自治要求还是无法得到满足,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还没有条件享受[4]。另一方面表现在民族优惠政策造成汉族心理不平衡,影响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同一社区长大的汉族成员和少数民族成员,就读于同一所高中,享受的教育质量一样。假设高考分数一样,但少数民族成员因其民族身份可以加分,能进重点大学,而汉族学生凭自己势力考出来的分数只能进普通大学。这就易造成汉族成员心理上的不平衡,认为民族优惠政策对汉族是一种反向歧视。其次是民族政策执行不力影响着民族团结。一方面表现在党和国家给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优惠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少数民族群众没有享受到实惠,感觉政府在开“空头支票”,影响国家、政府在少数民族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另一方面是少数民族政治权利行使不充分。虽然政策上规定各少数民族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有权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但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水平偏低,少数民族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各种社团组织工作的人员比例相对偏少,出席国家重大会议的代表人数相对较少,使少数民族的意志得不到完全体现,少数民族群众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受到影响[5]。

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影响因素归根结底是各种社会资源合理分配上的问题;而国际形势以及文化上的负面影响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认同不够强烈,才让一些极端的民族分裂分子有了可趁之机。因而民族团结的基础最终可以归结到民族认同与民族平等互利两个方面,民族认同涉及各民族之内、之间、各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共同意识;民族平等互利则是平等参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民主建设,涉及社会资源、社会机会、政治权利的合理配置。

三、从社会团结理论的视角浅谈民族团结的构建

(一) 迪尔凯姆社会团结理论

迪尔凯姆,又译涂尔干(1858—1917),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他针对19世纪欧洲剧烈社会变迁所引起的社会冲突提出了“社会团结”理论。他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结合的方式和紧密程度将社会分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并把这两种社会视为统一的进化链条上的两个环节。机械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社会中的个人没有分化,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支配。同时由于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依赖程度低。而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社会像一个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其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某种专门的职能,每个成员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必须依赖他人,从而造成人们彼此的相互依赖感、团结感以及自己与社会的联系感[6]44-47。

(二) 社会团结理论对构建民族团结的启示

当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处于农业的、乡村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阶段,少数民族社区结构单一,社会阶层分化不明显,其成员同质化程度高,谋求生活的手段差不多,精神上共享本民族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以及道德伦理等,是典型的依靠族群内集体意识而连接成的机械团结的社会,因而对外界社会的依赖程度低,各民族暂时不能形成平等互利的关系,无法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整体。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转型,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增多,这就产生各民族间的生存竞争,影响着民族之间的和谐。迪尔凯姆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团结的物质基础是分工,精神基础是集体意识[7]42。因此根据他的思路,构建民族之间的团结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重建少数民族的集体意识,提高他们对中华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扎实社会团结的基础;二是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性,促使各民族更广泛地参与社会分工,提高社会有机性,形成各民族间平等合作、互助互利的关系,增加相互依赖性,真正做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1 重建少数民族的集体意识,提高他们对中华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提升社会凝聚力 迪尔凯姆认为集体意识是一般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正是集体意识构成了社会统一与秩序的基础[7]236-237。目前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认同较高,而对中华民族、国家的认同相对而言低一些,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群众意识中本民族社区与整体社会、国家的对立,因此有必要重建少数民族的集体意识,强化他们对中华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凝聚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通过教育提升少数民族的心理认同感。一方面加强对全体国民的民族文化知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知识水平,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矛盾,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群体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加强相关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国家政策法规的理解度,主动配合并认可政府部门的工作。二是提高社会的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管理手段需要灵活化,相关部门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多听取少数民族群体的意见,保障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机会平等、过程平等,从而使少数民族自觉地认同国家和政府。

2 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性,提高社会有机性,增加各民族间的相互依赖性 (1) 经济层面,各民族参与社会分工,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缩小贫富差距。由于历史自然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或牧业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比较单一,仍以依靠自然资源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给自足,因而对其他民族的依赖性就比较低,缺乏民族团结的动力。因此,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首先,国家及政府应通过政策倾斜和扶持等措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由传统的农牧业向现代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缩小民族间的贫富差距。再次是鼓励各民族作为平等自由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经济建设。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分工使社会的各项基本任务都需要以各种曲折的方式由人们共同来完成,这样就使社会成员之间产生一种团结感,增强了社会的有机统一性[7]236。因此各民族应更广泛地参与经济建设,根据经济规律参与社会分工,因地制宜地进行专业化生产,在市场经济中担任一定角色与功能,参与社会资源的分配,增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依赖性。

(2) 政治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各少数民族参与政治民主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权利。目前,民族团结主要还是通过一些政策来人为地引导,应在心理层面增强少数民族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感。因此,应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各少数民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国家及政府首先应完善并落实当前的各项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各项权益,加大少数民族在国家机关和政府工作部门的人员配置,提高少数民族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的比例,让各少数民族领袖担任一些重要政治职位,保障其真正参与国家政治民主建设,从而增强少数民族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感,提高其对国家的归属感。其次是保障各少数民族作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基本权利,消除社会中对少数民族负面的刻板印象,提高少数民族在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度,特别是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参与权利,让其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分子。

(3) 社会层面,改善少数民族群体的职业结构,提高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完善职业道德体系。目前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受教育水平低下,大部分少数民族以务农或进城从事低端行业的体力劳动为主,职业结构比较单一,职业技能水平低,可替代性高。而职业是划分社会阶层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前社会又是以专业与技术人员为主导的社会,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应通过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来改善少数民族成员的职业结构,提高少数民族脑力劳动者的比例,促使少数民族劳动力向白领职业转移,以职业为辐射点多方面参与社会团体,增加少数民族成员管理社会的话语权,提高社会参与度;打破以初级群体为主导的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强职业团体的紧密型,建立多重结构的社会网络,提高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再次,迪尔凯姆认为,职业团体中共同集体意识、共同价值规范对社会成员具有调节功能,它有效遏制了个人利己主义的膨胀,培植了劳动者对团结互动的极大热情[7]364。因而有必要在优化少数民族职业结构的同时建立起一套与社会分工结构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道德体系,发挥职业精神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作用,建立以职业为基础的团结,防止异质性和个性对现代社会团结的威胁。

(4) 文化层面,增加各族文化的包容性,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向心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促进民族团结的“软实力”。社会应建立多重沟通合作机制,促进各族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各族文化的包容性,将各族的优秀文化整合进中华文化这一有机系统,使各族文化子系统之间形成功能互补的关系,从而形成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为民族团结提供精神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民族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解读[J].创新,2009(12):5-11.

[2] 宗旭,梁晓娜.新形势下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及增进民族团结对策的思考[G]//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沈阳: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2.

[3] 王开琼.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及增进民族团结的策略[J].安顺学院学报,2010(6):44-47.

[4] 龚志祥,田孟清.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与建议[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3-40.

[5] 段超.当前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32-36.

[6] 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2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7] 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民族团结之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