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贞标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635)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由于特定自然、社会和历史的作用而积淀成的文化成果。它塑造并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本纽带,并曾经创造出农业文明时代最为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党的十七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既是理论也是实践问题。
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构成体系”[2]85。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线,但传统文化不等于儒家文化。传统文化的外延比儒家文化要宽得多,除儒家文化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如佛教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等。这些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的养成以及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等。这是由经济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生活的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3]41。我国曾在很长的时期实行的是较为单一的农业自然经济结构,这就决定我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自然经济下的农业文化。当然,建立在经济结构基础上,由它们所决定的政治结构对民族文化也有重要的作用。基于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形成了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带有血缘的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这也使得血缘关系长期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这样,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就长期保留了专制主义思想和家族主义观念。这种农耕文化,具有的封闭、保守、停滞的特点,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反而日渐暴露其弱点,最终走向它的终极。这种文化缺乏自省性、批判性的维度和内在的变革、维新的动力,但其影响力在当下也是不可估量的。
就最一般的涵义而言,现代化是指在科学技术革命冲击下各个社会业已进行或正在进行的转变过程。它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我们一般认为:由于现代化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迁或称“社会转型”,所以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是从物质到精神、制度到观念的社会总体的变迁,是特定社会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转变的必经过程,它具有全球性的趋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以至每个人,都不能完全置身于这个过程之外”[4]67。
在建设现代化新文化方面,自戊戌变法以来,中国几代思想家一直在思索并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上。在文化转型的选择上,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思想界围绕“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的关系问题,努力寻找中西文化结合的切入点。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章太炎的“国粹主义”到“现代新儒学论”,各学派相互攻辩。通过比较分析,各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在“中国文化——西方文化”这样一个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就无法超出国粹主义、全盘西化论、中西调和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理论。国粹主义认为,传统文化可以原封不动地拿来指导现实生活。在这种观点看来,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困境、矛盾和价值错位等问题,只能靠传统文化来重新定位,在传统中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力。全盘西化论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现代化的因子,根本不适应现代的发展,更不用说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亦即西方文化中汲取营养,因而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西调和论即在中西文化二元对立中主张中西融合。此三种倾向,在中国现代史上经常是此消彼长,交替出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跳出这种模式的怪圈,正如张岱年先生做了很好的论述,他指出:“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也无论是国粹主义‘全盘西化’,都走不通,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5]326金耀基先生认为:“从客观的现象去理解,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所主张的保守主义也好,全盘西化也好,中西合璧也好,都是古典中国在西方文明的挑战下所产生的本土化运动的几个方向……但从文化认知的观点来看,都不免有令人失望的地方……世界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已明白地看出,中国的出路不应回到‘传统的孤立’中去,也不能无主地倾向西方(或任何一方),更不能日日夜夜地在新、旧、中、西中打滚。中国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6]12
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现代化,可以用新的眼光和视角来审视。那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即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中把传统文化看成是内因,把西方文化看成是外因;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中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1 传统文化的剖析 在近代,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模式由于缺乏自省意识和批判精神,逐渐呈现出垂死的病态,与西方蒸蒸日上的新兴工业文明相比,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落差。中国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由于延续的时间长,形成了自己的惯性,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从而推进传统文化的转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还是一个由落后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后,根据建国初期的国情,我们采用了前苏联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其主要优势就是可以集中资源办大事,搞重点建设,这对当时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各种弊端开始显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人民生活水平难以进一步提高,这种状况使得中国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而这对现代化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发展成熟的中国而言,是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严峻的挑战。
中国在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文化观念,都未曾与市场经济体制发生过太多的联系,更谈不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文化基础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们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主要是以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为基础的农业文化传统,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所确立的文化形态,乃是以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文化思维方式,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正因为这种内在联系,使得它在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许多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我们必须不仅抛弃历史上形成的农耕文化传统,而且要抛弃以往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理念,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文化体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理念进行扬弃,对计划经济的文化理念进行超越,通过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成分,推动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的生成和转型,这是我们目前和将来一段时间都需要认真完成的艰巨任务。
2 西方文化的剖析 纵观西方文化发展史,“理性”不仅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口号与标签,也是西方文化的源头与传统。从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到21世纪,西方文化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理性主义的萌芽,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发展,古典主义的全面胜利以及20世纪的文化困境与批判等一系列阶段。值得一提是,在西方理性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中始终伴随着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可以说,“理性”的产生与完成以及现代对理性的批判,都与西方文化发展史形影相随,它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人类探索真理、发展文明的历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任何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如果没有肯定方面,事物就不能存在;如果没有否定方面,事物就丧失了变动性而成为僵死的东西。当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时,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了支配地位,事物就会丧失其原有的性质而发生质的变化。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西方文化发展中的“理性” 以及对理性的批判从实质上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西方文化的三个主要传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否定和彼此超越的关系。古罗马文明是对古希腊精神的更为世俗化的发展,而基督教文明则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晚期的神秘主义传统。因此,每一种文化既继承和吸收以前文化的精华,又会通过创新给人类和历史提供一种全新的面貌和形象。这样,随着西方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西方文化又一次以理性的方式把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重新融合起来,形成更高的理性主义文化,并逐渐向整个世界扩散其影响力。因此,在西方近现代文化中,既有古希腊文化又有古罗马文化,同时也有基督教文化。西方古典文化传统中的相互对立的因素,在西方近现代文化中以一种扬弃的形式融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同文化因子相互渗透、 融合的新模式。这种优势成为西方近现代文化迅速崛起、后来居上的原因。
3 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剖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指一个确定的事物或系统内部的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即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一个确定的事物或系统同其它与之有必然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内部原因所引起,又同一定的外部条件密切联系。但是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又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要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必须把握事物的内因。事物的存在又不是孤立毫无联系的,它每时每刻都与外部的其它事物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从而构成外部条件,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通过影响事物的内部矛盾关系进而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始终是内因,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原始动力。任何存在形式和发展的文化,都是特定民族在特定生存条件下进行生存的方式和表现,文化的民族性是任何文化共同的本质特征。美国文化学家菲利普·巴格比曾指出:“正是民族这一层次上的社会才具有最鲜明的文化差异。我们感到自己所属的是某个民族,我们试图仿效我们同胞的习俗和风度。而且,我们非常方便地辨别出法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以及他们各自的言谈方式、风俗和服饰等等。”[7]12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反映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唯一正确的道路”。因此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新挖掘传统文化中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使之在自力的作用下,将那些适合社会进步的内容保留,其不适宜的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而弃置不用甚至淘汰。西方文化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外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我们要大力发挥和发扬文化自觉,努力移植、吸收、融合、利用西方文化,营造出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西方文化的发展也是以自己三大文化传统作为内因,作为其发展的原动力,融合其他作为外因的外来文化,从而创造出符合自己发展的特色文化。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要敢于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这样才符合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8]122在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的、绝对的,总是要被否定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纵观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理性的批判与辩证的否定始终伴随这一过程。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也应该如此。
总之,在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又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优点与不足,坚持理性的批判与辩证的否定,这样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3-22.
[2]张立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李秀林.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7]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M].夏克,李天纲,陈江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黄向阳.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J].求索,2008(8):114-115,130.
[10]马福成.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思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