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成
(西安航空学院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77)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中,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按照这个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1]6-7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灵魂,文化建设理应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原生动力。
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两个重要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存在着既交叉又重叠的关系。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同时,文化建设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二者都需要正确处理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故又属于重叠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文明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先进文化的导向是一致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文化指引,即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基于此,我们提出了生态文化的概念,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广义角度看,精神文明成果就是人类文化成果,属于广义文化范畴的内容,所以,我们可以把生态文明纳入到文化建设范畴,以更加注重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更加倡导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建立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生态文化理念。
生态文明超越了人与自然非协调状态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升华,人们开始以一种新视角和新思路来处理环境问题,标志着人类的道德意识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对人们思维方式变革、伦理道德观念变化和科学生活方式的形成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体现出其巨大的精神文明价值。
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建设生态文明,就要积极培育和倡导生态文化,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文化建设中,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生态文化所体现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行为和意识。
生态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思想,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道法自然”思想等,同时,也融合了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文化载体。生态文化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它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2]193。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化的时代体现,也是其创新点,它否定了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转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显示了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形成节约资源、恢复生态和保护环境的良好生态氛围,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八大以来,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与口号备受关注。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美丽中国应该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诉求,也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可以提高人们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可以增强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
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民族的复兴必须要有文化的复兴作为支撑,生态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弘扬和发展生态文化,提升公民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让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走出国门,以其渗透力和感染力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一,生态文化也以追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其根本价值向度,开展生态文化建设能成为增强我国文化发展活力的驱动力。
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必须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生态伦理道德,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生态制度文化,努力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共同价值观和自觉行动,促使人们自觉地热爱自然、珍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植根于公众的心灵,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转型,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及社会风尚。
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具体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生态伦理、生态科技等科学知识,夯实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二是要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将生态文化融入政府管理文化与企业文化之中,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行为的自觉行动;三是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短信、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通过各种易被接受的宣传艺术形式,全面、深入、系统地传播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传递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各种信息。
相对于法律规范的硬性约束而言,道德规范是一种软性约束,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自我控制和约束力。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人们具备生态道德自觉,以生态道德责任感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需要以生态道德规范来评价和约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活动和行为。生态道德规范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了社会、职业、家庭和个人等各个层面,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其优劣程度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进而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优劣。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以全员参与的实际行动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在制定和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时,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观基础,坚持生态公正、尊重生命、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和适度消费的原则,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中,形成既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又有利于自然生态平衡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相符合的生态道德规范,并以此为标准,进行生态道德评价,正确判断人们对自然生态行为的是非善恶。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道德观念是人类对自身行为深刻反思的结晶,是一种崭新的文明道德观,体现了高科技高污染时代生态环境的新要求,将从根本上杜绝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时代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性的道德支撑。
生态文化产业属于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一项前途光明、市场广阔的朝阳产业。生态文化产业是生态物质文化的体现,是生态文化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产业经济生态化和生态资源的产业化。第一,产业经济生态化是弘扬生态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产业经济生态化,指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都应始终贯穿先进的生态理念,以其为指导带动生态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这应该成为发展生态文化的主要切入点。应该把创建新型工业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以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作为主要战略依托平台,注重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与引进,加大高污染高能耗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甚至零排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和绿色营销在内的生态化生产方式。第二,要发挥生态优势,促进生态资源产业化。树立生态亦是资源的理念,逐步推进生态资源产权界定工作,建立使用生态资源付费制度,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同时,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一方面加快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推进生态衍生资源以及与生态资源具有密切联系的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科学发展,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和谐统一,逐步使能源结构适应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需要。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通过先行先试,努力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使生态文化建设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被列为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制度建设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有了理论基础,还需付诸实践,具体来看,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建立绿色决策机制,从完善地方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入手,使决策机制符合生态文化的导向,遵守“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法则。第二,建立绿色GDP机制,积极探索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和相关的统计制度,将环保工作实绩列入各级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和企业效益评价中,实施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环境准入等制度,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成为党政领导及企业经营者的自觉行为。第三,建立生态建设的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拉动社会需求,引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机制,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产品进入市场,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市场机制,逐步实现生态补偿的市场化、产业化。第四,注重立法,加快完善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用法律、法规来调节和规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关系[3]157-158。
[1] 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潘岳.生态文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3] 于晓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