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莹 肖宜宁
教育游戏是公认的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动态学习评价的媒介,通过教育游戏,学生能够在非刻意的状态下汇报出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而在表扬和鼓励中不断激发自我学习兴奋点,进一步形成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的良性循环。而由于高职学生在英语基础上的普遍特点,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的空间,更需要学习乐趣、表达自我、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以及能在学习中肯定自己的向上的力量。而教育游戏中答案的开放性、规则与趣味并存性以及游戏内容的生活性,都使教育游戏能够成为构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动态学习评价的重要媒介,并帮助完成操练、引领、提升等实践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的教学过程。针对英语口语教学这一必须让学生张嘴表达的学科而言,教育游戏中所包含的表演、表达、表现等内容也恰恰与英语口语教学的评价过程不谋而合,“对话”作为口语教学的核心内容,完全可以通过游戏这一媒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而作为游戏而言,开放性的答案也能不断地生成新的动态,让学生在一种全新的、顺其自然的教学中积极思考,踊跃开口,在“玩”的过程中反映自己的学习效果。
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够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而想要建立一种针对语言学习的动态学习评价体系,就必须以交流为基础,并在沟通的角度上有所突破,同时还必须利用一定的规则让学生能够在引导之下完成教师期望其完成的行为和学习内容。把教育游戏融入评价体系,正是在引导学生建立自主性学习的基础上将课程动态化,并在观察学生动态的同时给予合适的评价。当前针对口语教学的教育游戏主要还是语言类的游戏,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即问答式和表达式。
1.利用问答式教育游戏。问答式教育游戏即在教育中利用“一问一答”或“一问几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变相问答测试。这就决定了其过程和一般的终结性评价的考试有所不同。终结性评价考试多测定较长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进行评定,而问答式则是时刻发生在课堂内,以随机问答的方式体现的。如在“汤姆的梦想”这个问答游戏中,汤姆被设定成了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新生,他需要向学长请教到教室的路怎么走,学长很热心地带他到新教室的门口,而在走路的过程中汤姆又期望能找到与学长之间的共同话题。那么汤姆就需要提问来尝试找到共同话题,而扮演学长的人也首先在心中做一个预定的答案,并通过巧妙的回答引导汤姆知道这个话题是什么。学生分为提问者和回答者,提问者可以从教师处获得可以提问的问题并不限于问题,而回答者的回答则完全是开放的。
2.利用表达式教育游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如何运用英语口语进行自我愿望的表达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实现将自身语言转换为英语并表达出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若是以任务的方式布置下去,则显得太严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极有可能知难而退,或者觉得枯燥乏味。而若将表达作为一种教育游戏,则是一个让表达变得活泼的方法。如利用表达式教育游戏“How”为学生们讲一个历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不断地穿插问题,问学生认为接下来的故事可能会怎样发展,如果学生是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他会怎样去做。当然这个表达过程是开放的,教师可以接受学生的奇思妙想,而不要限定答案。
3.教师对教育游戏的干预。教师对教育游戏的干预主要是针对教育游戏的“开放性”而言的,由于倡导在游戏中重视个性化的答案,不要订立死标准,所以很容易在课程中出现学生较为散漫或浮想联翩胡说乱说的情况,那么教师就应当在游戏的过程中用适用的规则对学生进行干预。如可以限定时间或限定标准来干预游戏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避免游戏占用太多的课堂讲授时间,或者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话语向学习内容上靠拢。
1.阶段性评价与总结式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动态学习评价不应该是孤立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而是应该通过学生动态的表现对学生随时做出符合学生表现的评价。在游戏中也是这样,在游戏进行中可以给出评价,在游戏完成后也可以给出评价,针对某一时段所进行的全部教育游戏依然可以给出评价。要注意的是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可以形成对比,可以明显地让教师看到在两个评价的点之间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的变化,从而促使教师去思考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举措。
2.教师评价与学生交互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虽然是尽可能客观的,但由于评价者是教师个人,所以主观因素及看得到、看不到的地方都会影响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真实性,因此,只凭借教师的眼睛去看学生的表现显然是有失公正的。所以教师在游戏中可依靠学生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也参与到动态学习评价当中来,让学生来为队友和竞争队伍打分,看看在学生的眼中怎样才是好的,然后和教师自己的评价进行一个对比。这样做的好处从结果来看,可以让评价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为接下来的改善措施提供参考。另外,这种不同评价的对比容易让教师看见自己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对学生的评价的差异,找出差异的原因,是自己的主观因素太过强烈还是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有误差?这样也很容易让教师改进自己的评价模式。
3.重视评价的全面性。评价的全面性在整个动态学习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因为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才能够真实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并能帮助学生各个击破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如细节上,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时候虽然表现很好但说话声音太小,这虽然不是大问题但可能表现了学生对游戏的兴趣不佳或对自己缺少自信等问题;如渠道上,教师应当吸收自己的意见、学生的意见和其他教师等多方面的意见来对学生做一个综合评价,实施对学生学习的全面监控并督促学生学习;如观察点上,教师对游戏中的学生口语表达进行评价,对课后学生对游戏兴趣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上进行评价,综合看待不同教学手段是否能给学生带来新的、好的变化。
教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应当对气氛有所控制,在学生过于沉闷的时候可以点几个比较讨学生们喜欢的学生来发言,或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甚至及时改变游戏策略等,在学生过于喧闹的时候可以提醒、引导甚至中止游戏,总而言之,评价必须在一定的秩序下才能进行。另外,教师也必须在课前明确游戏规则,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当然奖惩是象征性的,如做得好的学生可以获得口头表扬,做得不好的学生在下一次口语课上发言必须超过3次。
在每一节的口语课堂中,教师应当对学情十分熟悉,要能了解到不同学生的显著差异和不同特点,能因材施教,分类施教。语言研究专家刘润清说,教师要观察多个学习者,不同年龄性别的学习者,以不同语言为目的语的学习者,才能研究出有价值的模式。因此应先广泛地、多角度地了解、分析学情,知道他们的基础水平、优劣势、兴趣爱好、表达特点和学习能力等,进而能因材施教,釆取有针对性的教学,避免出现因不了解学情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尊心等情况的发生。
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兴趣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有爱心,有耐心,应多表扬、多鼓励学生,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给予更多同学发言的机会。在任何一个集体里,总是有能力高低之分的,每个班级亦是如此,那些胆子大、性格开朗、英语底子好的学生自然表达的机会多些,而那些自信心不足、英语底子弱的、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在课堂上的主动发言的机会很少,即便是被老师叫到发言的机会也往往结结巴巴,出现停顿和表达失误现象。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安全感,消除其心理顾虑和担忧,给那些特殊群体的学生更多的耐心和关心,让他们放下怕说错的思想负担,告诉他们大胆地去表达;在他们表达和发言的过程中,要给予更多关注,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始终感觉到课堂发言的安全,不断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在英语口语课堂上,要想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放松,能相对无拘无束地进行表达和交际,教师就应当寻找新的角色定位,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绝对权威管理模式,转变思维方式,尽力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自由、平等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让课堂上的口语交流和生活贴近、相似。因此,教师只有真诚且全面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帮助学生,公平地和每一位学生交流,才能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在英语口语课上克服畏惧心理,从而在一个小集体里营造一种人人都敢讲英语,人人都想学英语的氛围。当然,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调动多种肢体语言来营造和谐的感情氛围,如拍拍肩膀、伸伸大拇指等,这些细微但温暖的肢体语言会给学生带来信心和动力,也十分有利于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完善。
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是目前世界上最具规模的职业教育,这是我们的优势,同时我们也要在今后的改革中继续与时俱进,进一步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对于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口语教学问题,只有坚持改革才能得以逐步克服和解决。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的宗旨和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各种涉外工作岗位中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高职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目标以及当前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标准。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在这样的形势下,多元化探索英语教学模式,以教育游戏为媒介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对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