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铁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上海200032)
优质的中小学教材[课本(教科书),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等统称]是保证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依托。中小学教材及文化水平关乎文化发展、科学发展及其实现,关系社会全面发展、文明;课本的文化品质直接影响学生发展,二者内在的牵连关系强烈。公共性、基础性与发展性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属性,提升学习品质,实现卓越的基础教育和构建优质学校都需有高文化品质的课本;编写、出版和使用少瑕疵、无“污染”的“绿色”、精品课本是学生、民族进步之本。基于以上思虑和相关信息,本文就提升中小学教材品质之事说点浅见。
1.一些虚假、有问题的语文课文
语文特级教师、河北开滦一中校长张老师在“第三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上说:现在中小学语文课本有假课文,如小学课文《爱迪生救妈妈》、初中课文《羚羊木雕》、高中课文《道士塔》等均有虚假不实成分;这些作在明处的“假”可一望即知,但作在暗处的“假”却难以辨识。如安徒生的《丑小鸭》,原文写的是连鸭妈妈都嫌弃丑小鸭,一次次驱逐它,课本却把鸭妈妈塑造成一个始终将丑小鸭视如己出的伟大母亲形象。近年来,中小学语文课本一改再改,但课本对价值取向的刻意追求和浓重的应试色彩依旧。所以许多学生写作文是鹦鹉学舌、千篇一律,抒发同样的感情,编造雷同的故事等。2014年初,有网友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燕子专列》《月球之谜》有常识错误,这些常识错误的内容,容易误导孩子。某晚报的记者向专家核对后证实,这两篇课文部分内容的确违反常识[1]。
《收获》杂志叶编辑在博客上说:小学三年级学生学的第一首诗歌《信》是虚伪的,中学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在宣扬“恨的教育”。他指出,沪版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不说真话的作家作品;一些经典作品,在课本里被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叶编辑说:“在小孩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时候,有人却给他们喂了垃圾。教材里面,有好多非常糟糕的东西!”“语文教育时至今日还在表演和说谎,不仅教材作假,教法也作假!”他强调:“三聚氰胺奶粉毒害孩子的身体,垃圾课文伤害他们的心灵。”叶氏旁听其女接受的语文公开课后,认为这是“一堂公然造假的公开课”,其课文《带刺的朋友》与原作有多处不同,他说此文被改得逻辑不通。叶编辑指出,小学课本里朱自清《说扬州》、王安忆《我们家里的男子汉》、巴金《鸟的天堂》(原文“很快地这个树林变得很热闹了”,被改成“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巴金描述准确、具体、生动,课文却让这句话失去了准确性,丧失了音乐性的感受)等均被篡改。如此编撰,学生读到的课文是被掺假的作品,原文的精髓被抛弃。他认为,我们的语文教育破坏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巴金之女李小林得知小学课本选编、修改《鸟的天堂》后说:“出版社从来没来和我谈过,为了教材的需要,我不反对做适当的删减,但是不能随意改动主要内容和文字,这样,你干脆别选好了。”[2]
2.语文课本、语文教育存在问题
现在,有些人批评指出: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存在问题(弄虚作假、肆意篡改、配图不对、知识性失误或剽窃等)。语文课已在一些学校沦为中小学生最不喜爱的课程,有“误尽苍生是语文”之说[3]。让学生体会“深刻内容”、“丰富感情”,处处都是“人生启示”等非语文课本、语文教育的主干内容及方向;文以载道,但不能过,不能跑偏或主次颠倒。语文课本、语文教育存在的典型问题大体有:课文选文水平偏低、选文范围偏窄;非语文的东西较多,道德因素等过滥;课文随意篡改文本原意,打断文化传承;一些课文或单元导语写得辛苦,但效果不好,文艺腔、矫情,甚至有点“酸”。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课”,“语文教学”即“口语和书面语教学”;“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之为工具课”。他说,我们的“语文课现在没有把它当作语文课来教”,有的把语文课教成了文学课;有的“不恰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位置”,教成政治课。此状况说明,业内一些人没有认清语文课“教的是什么”这一基本的问题[4]。吕先生尖锐地讲: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严重,用占总课时30%的时间学习语文,结果却是许多学生语文不过关。窃以为,此情况的出现与所使用的语文课本的文化品质有逻辑关联,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力,出版、使用文化品质高的语文课本是关键。吕先生上述观点、认识,应成为语文课本编撰、出版者和语文教师的基本共识及行为。
3.完善语文课文、课本与语文教学的路向
问题课文、课本会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增加语文性、阅读性与现代性,贴近学生生活,避免套话、空话,减少明显的教化或“布道”,做到生动活泼,能引发兴趣与思考,增加课文的亲和力、感染力,使学生爱阅读,这样的语文课本、语文教学才是优质、有效的。
让学生学好、用好语言文字是编撰语文课本的主旨与轴心,因此,课本不宜多选同一时代人的文章,要“百花齐放”,大视角、宽泛地选用范文、佳作,并保证所选的文章不被篡改、歪曲,以利学生学习与健康发展。语文教育除了让学生识文断字、能表达、会书写,重要的是提供他们日后能长久受用的情感、思想的资源。事实表明,语文水平与劳动者的思考能力、发展力有很大关系,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文化底蕴有赖于语文水平。所以,课本的编审者当注意文风,要自然、朴实,必须增强、突出课文的“语文”与文化性。就民国语文课本受追捧一事,人教社编审顾之川说:“现行语文教材确实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从内容选择到编排形式甚至文字校对插图等都存在不少问题。而老语文教材给我们带来若干启示,提供了改进的思路或方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指出:“对当前的语文教材,我认为最大的不足就是对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教材编写往往受制于行政和利益这两只看不见的‘手’,缺乏认真扎实的学理研究。这也是今后语文教材研究编写应努力的方向,让语文教材的编写真正符合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委会易副理事长说:“现行语文教材可以从这几方面向老教材学习。其一是教材编写队伍的构成,需要结合教育专家和作家。其二是编写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兴趣、生活需求来选择和创作学习材料,同时按照小学生的学习规律来编排教材的内容结构和顺序。其三是教科书的插图要精心设计和创作,既要与文字配合,还要兼具艺术性和趣味性。”[5]
1.沪用高中教材《历史》(拓展型试验本)
上海教育版高中《历史》(拓展型课程教材试验本,2008年第4次印刷),内容、结构新颖,涉及面宽、信息量大,读后有教益。但其第三部分“主题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有些常识性、科学性问题。
(1)第142页左上角照片说明“被原子弹射线熔化了的人的影子”,此说明拟改为“被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熔化了的人留下的影子”等。这里,导致人体顷刻熔化、消失,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几种射线(粒子流)非主因。
(2)第142页“世界第一枚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强烈的射线、暴风熔化了铜板屋顶……高达3000度以上的热线能将人蒸发一空……人顷刻间就化成刻在石阶上的黑影。”这段话要修改,因为:1)“世界第一枚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与事实不符。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爆炸前,美国已在其本土爆炸过,即美国于1945年7月16日早晨在阿拉莫戈多成功试爆了世界首枚原子弹。2)“暴风”(冲击波)不会熔化铜板屋顶,只会毁坏屋顶;射线也非熔化的主因。3)没有“热线能”这个术语,只有“热能”或“内能”等,能量的大小也非用“度”来度量、表示的。4)人就“化成刻在石阶上的黑影”,这里“化成”与“刻”使用不当。上述内容可这样叙述:“世界第一枚实战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高温和强射线熔化了铜板屋顶……高达3000℃以上的温度将人蒸发一空……人顷刻间仅留下了印在石阶上的黑影。”
(3)第174页上端两张照片说明“纺轮……用自身的重量和旋转时的力将几股麻或丝并成一根纱线”。“旋转时的力”是何力?重力?摩擦力?还是弹力?没有所谓的“旋转时的力”。所以,此句拟改成“纺轮……用自身的重量和旋转将几股麻或丝并成一根纱线”。
(4)第190页“哥白尼最初不敢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但是日心说一开始就受到教会的攻击,新教领袖马丁·路德嘲笑他是突然发迹的天文学家”。此处:1)“不敢公布”说,有误导、诱导之效,让读者认为天主教徒哥白尼害怕教会。2)“日心说一开始就受到教会的攻击”,“一开始”与史实也有点不吻合。类似的观点、说法由来已久,以讹传讹。这段话要修改,以还历史原貌与真相。有关的事实是:第一,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完成,并非源于哥白尼长期的天文观测,他所掌握、采用的资料,几乎全是古代的东西。因此,他的“日心说”需要验证。《天体运行论》迟迟不出版,原因有:有些天文现象不是随时可见,哥白尼需等待这些现象出现,以验证自己的学说,并非害怕天主教会;“胆小的教士”哥白尼想避免其他科学家、哲学家的嘲笑,这些人笃信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文学(“地心说”)。第二,哥白尼和天主教罗马教廷关系一直很好。1530年,他为宣扬“地动”观点,曾同一些主教、神甫交换意见,讨论自己的见解。同年,哥白尼发表有关“地动说”的论文提要,教会高层对此新学说有很大兴趣,教皇克力门七世赞许并要求哥白尼将其论文全文发表。经其他主教的敦促,在天主教徒资助下,哥白尼于1541年将全部手稿付印,1543年《天体运行论》第一版出版(哥白尼于同年逝世);1566年又出版了第二版。这表明,一开始罗马教廷对哥白尼学说并没有采取敌视、压制的政策。后来,由于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1600年因宗教改革及“异端”思想被教廷烧死)宣传其宇宙无限等“异端”观点,涉及到“地动说”,对教会的权威性和主流理念构成了危害,再加上意大利物理学家G·伽利略的有关工作与宣传等,迫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们对教会的压力,1616年罗马教廷在审判伽利略的同时,颁布了“地动说”是“虚妄”、“愚蠢”的,纯属“邪说”的法令。但是,天主教会仍允许“地动说”作为一种数学假设来讲授、讨论。1617年,出了第三版《天体运行论》;1820年,罗马教会撤销了上述法令。S·德雷克在《伽利略》一书里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曾得到罗马教皇的赞许,而且在伽利略受审之前近一个世纪并没有被列为禁书。”[6]“日心说”首先受到当时是非主流基督教——新教首领的攻击,这是事实。但我们流传很久、很广的关于哥白尼、布鲁诺的事迹、故事与说法等,大多和史实存在误差、偏差[7]。这点很多业内书籍、文章(科技史等)已纠正、说明。我们的课本当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不能再人云亦云。
(5)第210页“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还发明了电容和避雷针”,此叙述拟修改,删去“电容”一词。公认的电容器发明人是法国物理学家、主教克莱斯特和荷兰物理学家马森布鲁克,他们于1745年发明了莱顿瓶,即最早制成了可储存电荷的电容器。
(6)第211页“磁通量发生变化或使闭合电路的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可以使导体中产生电流”,这段话要修正。“使闭合电路的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是“磁通量发生变化”的一种情况或事例,二者不能并列。磁通量发生变化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它包括了使闭合电路的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等。另外,“磁力线”已非规范的术语,要用“磁感线”。这样,原话拟改成“磁通量发生变化(如:使闭合电路的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可使导体中产生电流”等。
(7)第217页“……质能关系,解决了放射性元素的能源问题”,此话别扭。拟改为“……质能关系,说明许多放射性元素是一种蕴藏巨大能量的新能源”等。
(8)第218页“目前核电站主要用核裂变反应获得能量”,这里“主要”一词应删去。现在,全球运营的各种核电站都是核裂变电站,还没有核聚变式电站(只在试验、探究中)。
(9)第222页“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学院诞生”;“ENIAC于1945年问世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等,这有违历史,应修正。很长时间,大家都认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克莱等人于1945年发明了首台电子计算机,即ENIAC(埃尼阿克)。但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人是美国的约·文·阿坦那索夫,他于1939年在依阿华州立大学发明、制造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即ABC(它有300个电子真空管执行数字计算与逻辑运算,使用电容器执行数值存储,数据输入采用打孔读卡方法,并采用二进位制);莫克莱等人的电子计算机,源于阿坦那索夫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即ABC。此事,美国早已从专利的角度予以公布、确认(上海《文汇报》已两次发表长文对此做了说明)。
2.“张衡地动仪”与“司南”
中小学历史课本里“张衡地动仪”是一个模型,它非东汉古董;20世纪50年代依据要求,我国学者造出了“张衡地动仪”;指南器“司南”也是如此,至今没有发现“司南”此文物。这些情况课本没有说明,这容易误读,会误导学生。
3.有问题的“优秀”校本教材
2010年4月举办的上海市中小学部分优秀校本教材展示会上,校本教材繁多,但质量令人堪忧——书名竟有错别字、标点符号错漏百出、版式编排很不规范等,一些“优秀”教材不优秀,是“教腐书”,是不负责的东西或凑数、害人的东西等[8]。
4.一种初中地理课本(沪版)
上海尚德实验学校一初一的学生,在其所用的沪版地理课本里发现4处不妥之处[9]。
5.一则关于历史课本的资讯
2006年底,南开大学的“社会大众历史知识”调查结果显示:71.5%的受访者从历史剧中获得历史知识,44%的受访者认为历史课本不理想,88.7%的受访者支持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的历史知识教育。
近些年来,中小学问题教材有不少,涉及各个学科[10]-[12],限于篇幅,不再罗列。
1.提升基础教育质量,鉴定、评估课本的文化质量是应然之举
课本是教育教学之本,是中小学教育的中心材料。献力学生学业优良与培养出合格的公民是好课本的意向与内涵,课文细节准确、完美与课本文化品质优秀,有利于达成基础教育的“三维目标”,即可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益,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力。根据发展现况与诉求,有效提升基础教育水平需要独立的第三方大尺度地介入教育评估、督察。提升学生学业水平与发展度,使用高文化品质的课本是要件;营造优质课堂、实现高效教学,助学生进步,理应认真鉴定、评估中小学课本的文化质量,以保证并给力提高课本的文化水平,这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前提。基于对历史、对社会、对学生负责,我们必须重视、全面评估中小学文理科课本,或定期开展课本文化品质专项督导。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一纲多本”的情势下,中小学各科课本现有多个版本(许多出版社、许多人介入),事实表明,这些课本的文化品质参差不齐。课本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基础教育评估、评优不能忘了、缺了课本文化品质评估这一大事。不评估课本文化品质的教育评估、督导是不完全评估,忽视、轻视课本文化质量评估的教育评估是“跛足”的。从根子上保证课本文化品质,进而保证基础教育水平,关注细节、评估课本文化质量是必要的措施,它可产生压力与反作用力,让生产课本的各方重视,倾力倾心地编审、出版好课本。
2.基础教育评估当有“课本文化质量评鉴”这一内容
基础教育及发展需要富有人性化,要有具备基本常识、具有审美感的现代化课本;推动文化繁荣与科学发展,需有助于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与学会改变的好课本。充斥“物化”与政治味,缺乏“知识的哲学属性”等是我们的一些非政治课本的特色,科学地评判课本文化质量的高低,要有改变、删去这些内容之力效。课本内容不枯燥、不八股、不“酸涩”,可赋予学生精神力量与美的感受力,学生就会爱课本、好学习、求上进,进而成长为美好中国的建设者。中小学课文频失误或基础教育失误后果严重,它属社会发展的大失误;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关注、保证课本的文化品质是重心、是抓手。课本评估是我们的弱项、软肋,教育界等当重视、实施课本文化品质的监管、评级之事。窃以为,基础教育评估(政府评估、社会评估)当增加“课本文化质量评估”这一内容,将课本文化质量纳入此评估之中,并有较大的权重。借助评估的导向性、推拉力和警示作用,可促基础教育发展,提升教育水平,从而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满意。发力提高中小学教学、教育质量,认真评估中小学课本文化品质是当然、必须的;提升课本文化品质、力保基础教育水平需要上述评估机制及外力或倒逼机制。实在、有用的基础教育评估应该并全面评估课本的文化质量,此乃保证基础教育水平之核心;助力基础教育改革、保证基础教育改革品质,课本文化质量评估是前置条件,它会让学生、学校和社会均受益。借助第三方细致地评鉴课本的文化品质,并分出等级,是基础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从增强评估的有效性、力度考虑,“课本文化品质评鉴”理应是基教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其赋分不能小。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编写、出版中小学通用课本当考虑全局,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顾城市,忘了广袤的乡村。时下,通用课本都是基于城市角度结构、编写的,城市化味较重,其叙述、事例、习题、语言和背景等大多针对(有意或无意的)城市学生,中西部许多乡村学校等使用之有距离和疏离感,学生识读其中一些内容无生活基础、无基本认识等,莫名、茫然(如全国版数学课本,频率直方图的应用题是用工厂、外企做例子,然而云南一些边疆地区学生却对工厂、外企无概念与认知)。脱离当地生活与实际的城市化课本,在许多乡村学校使用,有“水土不服”的现象,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云南边地支教的上海教师反映,在此处用通用课本教学,上述问题较明显、突出)。所以编写中小学课本主观、客观上均不能只顾城市而忘了乡村以及众多的学生。面对沿海与中西部地区文化、教育等差距较大这一国情,生产通用课本应“去都市化”、“弱城市化”,增加草根味、庶民性;要在课本里合理使用普及率大、知晓度高的素材。胸怀全国、眼光向下编审、出版中小学通用课本,才能从质的方面实现课本的真正全覆盖,进而达成其效能。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建设美丽中国需有无障碍、高质量的“通用”课本。
中小学教材,特别是课本,它是“辞典”、范本,是教、学的基石,编写课本须十分地投入,严谨、严肃、严密是编写和校对课本的关键词。教育是专业,编写课本是“高技术”的活,不是随便搞搞即可的事,课本编写者应是真正的业内学者、专家。现在,要提高参与编写课本的“门槛”,以让课本细部完美、富含文化营养。立足于今天的课本、明天的国家实力和“把最精美的留给儿童”(宋庆龄)以及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之认知,编审、修改课本当全心全意、“小题”大作、斤斤计较,应“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随便”(叶圣陶),所有课本的言辞、插图等都应准确、“美丽”。编写、出版课本,主事者、领衔者当把好关,不能浮躁、马虎;课本文稿须多人精心修改、反复打磨,并严格落实“三审三校”之措施,以保课本的文化品质。让课本“干净”,使之文化品质高是文化繁荣、教育发展与民族发达最根本的事。
给力教育、文化与社会发展,提高课本的文化品质乃实务;对生产课本之大事,有关的出版社应有厚重的社会意识、责任意识,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课本不是急就章,它必须精耕细作、一丝不苟,出版社要有、应用出版《毛泽东选集》的态度、做法(《选集》里的文字、符号等零瑕疵)致力于出版课本。一些瑕疵较多或有低级纰漏的课本显示并强烈要求:编审、出版课本的管理方、组织方、实施方须高度重视课本建设,编写者要有深度的研究,再在此基础上据课程标准等编写、修改课本文稿;生产出以文字、配图与知识等有误为代表的问题课本,意味着一些课本的出版者、编写者职业道德操守与业务水平亟待完善、提高。当今出版课本这一特殊的公共文化产品应始终执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并在课本编审、校定和评价等过程中全方位强化、落实有关要求。
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本的文化品质密切相关,课本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源头与依傍,其高文化品质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保障与支撑。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提高学习效能、学生品质,课本是核心元素与载体。踏实、潜心地编写、出版优质课本是教育、文化提高和提升国人科学文化素质的根基;给力学生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及其终身发展,用情、用心地力保课本的文化水平是现实诉求。检视当下一些中小学教材的信息,特别是课本,因理念、惯性意识和编审不用心、编审者水平等原因,许多课本不同程度地存在文化类质量纰漏,使用这类问题课本危害性较大。我国《侵权责任法》指出:如果“产品流通后发现存在缺陷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及时采取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补救措施不力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基于使命、任务和助益学生健康发展,基于推进、实现文化大发展和文化中国,我们要设立修订、召回制度:对有瑕疵或纰漏较多的课本,相关出版社应公开道歉,不能躲闪,且应统统召回,认真修订、审查通过后再发行、使用;屡屡出版瑕疵率明显超标的课本者,理应出局,不能再生产课本。
中小学教改及其目标的达成关键是保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课本的文化质量。家长、教师与学生都“迷信”、信赖课本,认为课本这一权威产品不会有问题和错误,它们是标准和样本。课本细节频有恙是“战略性”的失误,其负效应较大,对问题课本不能等闲视之。使用瑕疵多的课本会毁了教育、毁了世风,将误民、误民族[13];使用问题课本甚至有马蹄铁效应,即断一枚蹄铁钉子,有亡国之恶果(初始条件的偏差,会引发严重后果);“无错不成书”之象蔓延到课本,对教育、文化和国人与社会的进步很不利。因此,有效推进教育、文化与社会发展,当从基础抓起、做起,提高课本的文化品质乃当务之急。
传达先进文化、文明,给力实现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课本的文化品质必须优等,基础教育水平、学生质量与课本的文化品质正相关;课本的文化品质也是教育、文化及水平和社会文明度的重要标志。瑕疵多的课本,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学生发展,有损儿童的发展权(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18岁以下的任何人”界定为“儿童”)。生产、使用文化品质高的各科课本是去除僵化的、人民不太满意的教育和提高国人素质的基石,文化育人、智慧育人与文化强国需要高文化品质的课本;推进、达成文化大发展与社会进步须重视全面提高课本的文化质量。
[1]朱天龙.网友为人教版语文教材挑错竟有部分内容违反常识[EB/OL].http://culture.ifeng.com/redian/detail-2014-02/21/34044347-0.shtml.
[2]吕珊.语文教材之殇:低级的“再创作”[EB/OL].http://blog.163.com/liaozenghu@126/blog/static/38546913201405112349124/?wenhua.
[3]吕林荫.教科书,只是一张旅行的路程单[N].解放日报,2014-04-18,(16).
[4]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N].人民日报,1978-03-16.
[5]姚晓丹.理想的语文教材什么样[N].光明日报,2014-02-24,(5).
[6]S·德雷克.伽利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曾铁.关于哥白尼和布鲁诺问题的两点说明[N].科学时报,2003-02-21,(2).
[8]钱钰.教材居然连书名也写错[N].解放日报,2010-04-21,(5).
[9]狄书爱.以爱孩子的名义“救救教材”[N].新民晚报,2010-10-23,(A11).
[10]曾铁.新版中学课本《科学(上海教育版)》析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5):93-97.
[11]曾铁.现行沪用初中教科书《科学》研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96-99.
[12]曾铁.当下沪用中学物理课本初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0):27-3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全文复印转载),2011,(3).
[13]曾铁.对中小学教育一些现象的思考和建议[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2,(3):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