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中哈丽埃特的性格及其意义探析

2014-04-17 12:22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奥斯丁爱玛奈特

吴 睿

(毕节学院外国语学院 贵州毕节 551700)

《爱玛》中哈丽埃特的性格及其意义探析

吴 睿

(毕节学院外国语学院 贵州毕节 551700)

《爱玛》一书不仅仅是关于爱玛的,一些次要人物,如哈丽埃特·史密斯,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在对小说的主旨和意义的表现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哈丽埃特;性格;意义

《爱玛》中的哈丽埃特·史密斯是一个俊俏可爱的女孩,不过天资有限,并且缺乏主见。爱玛把哈丽埃特·史密斯因其不具备聪明的大脑被视为“心灵上的低下”。作者奥斯丁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哈丽埃特饱满鲜明的形象,而不是将其作为爱玛的陪衬而描述的可笑和夸张。奥斯丁的做法讽刺了那些凭借坚定信念或聪慧天资而自认为“心灵上的”优秀,瞧不起甚至大加讽刺天资稍差同伴的人。哈丽埃特有着诸如愚钝、不够机智,缺少坚定的意志和必需的主见,不懂得分析事物本质等特别明显的不足,但是她善良、真诚、谦卑、温柔的优秀品质并没有被这些缺陷所湮没。即便其谦卑的一面可能是低下的社会地位和私生女的身份所致,不过众所周知温顺谦卑的性格并不是卑微的社会地位及出身的必然产物。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她的本性,因为哈丽埃特受爱玛的不利影响变得傲慢,但是一旦脱离了爱玛的影响很快恢复本真,回归了谦卑的本质[1]。

哈丽埃特是善良的。经过爱玛的劝说,她最终拒绝了罗伯特·马丁,并且在爱玛的不断撮合下,开始对埃尔顿和奈特利产生了好感。由此可见,爱玛的不利影响直接导致了哈丽埃特的犯错。在小说结尾,哈丽埃特要与马丁结婚,爱玛出于对哈丽埃特的愧疚前来拜访她,哈丽埃特却没有因为爱玛对自己的误导而记恨爱玛,而且没有表现出对爱玛的丝毫反感。我们借助爱玛的眼睛看到的景象是,哈丽埃特坦然接受了爱玛将与奈特利结婚的事实,对于爱玛对她造成的误导也报以宽容的态度,一如既往的视爱玛为值得信任的朋友和精神支柱。

哈丽埃特深知自身缺少明辨事物本质的天资,因而机智的爱玛成为她十分信赖和依靠的对象。她深深折服于爱玛强大的性格,在生活甚至精神上依附于这个强者。哈丽埃特谦卑温顺地仰人鼻息,从未挑战充当其“保护者”对象爱玛的权威。人们常说自高自大是过度自信导致的,那么同样愚钝无知则是极其谦卑、顺从、忍让的结果。在心智强大、意志坚定的爱玛面前,哈丽埃特是没有生命的,因为她的心灵、智力及生存方式都严重的依附于他人;即使这样哈丽埃特也不应该直面冷淡的面孔和残忍讥讽。文中的一个场景让人记忆犹新,这是哈丽埃特遭受不公正待遇的铁证[2]。一次舞会上,哈丽埃特独自坐在一角,因为没有哪个绅士过来邀请她跳舞;与之相对应的是埃尔顿先生悠闲地踱来踱去,完全没有注意到躲在一角的哈丽埃特的失落。旁边的威斯顿太太提醒埃尔顿,让其主动邀请哈丽埃特·史密斯跳舞,埃尔顿却断然拒绝,先说没看见史密斯小姐,说她确实不错,之后拒绝的理由为自己是个已经成家的老头儿,并且已经过了跳舞的年纪,埃尔顿如此冷酷、傲慢的行为大大的激怒了爱玛,爱玛担心自己的脸可能因为此时气得通红。过后,当爱玛注意到奈特利先生牵着哈丽埃特的手走向舞群的愉快景象后,爱玛感到异常的高兴,异常的惊奇。她为了哈丽埃特,也为了自己,她感到喜悦和感激,只想向他道谢。虽然哈丽埃特的社会地位很低,也不懂得如何吸引男士的目光,但是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埃尔顿粗暴的对待哈丽埃特的理由。埃尔顿拒绝邀请哈丽埃特跳舞,以不恰当的言语伤害她,却仅仅是因为哈丽埃特以前爱上过他。因为在埃尔顿看来,这有辱其身份,因而无情的、冷酷的嘲讽哈丽埃特,当面使她难堪。虽然说埃尔顿社会地位高尚,心灵却十分低下;哈丽埃特社会地位不高,却非常温柔善良,后来奈特利先生也肯定她的这些优点。由于在这篇小说中,奈特利先生在文中起到了引导读者理解人和事物,进而价值判断的特殊作用,因此奈特利先生对哈丽埃特的谦卑温柔性格的肯定可见哈丽埃特的巨大性格魅力,即便成熟的女性往往还需要智慧和判断力。

奥斯丁塑造出了哈丽埃特·史密斯特色鲜明、生动具体的形象,并未因哈丽埃特与女主公爱玛相比所占篇幅比较少,而使得前者的形象变得干瘪、平面化,不具有活力。另外,这篇小说是站在爱玛的角度进行讲述,作者鲜有细致的描写哈丽埃特的内心世界,不过哈丽埃特本身率真、自然的特点,很容易地让读者通过其行为来分析其内心想法,这种间接的表现形式非常自然、恰到好处,很好的将天真淳朴的女孩子的美好形象展示给读者。

除了人物特征以及小说运用的主要表现方式,哈丽埃特在小说中的其他意义有:

首先,哈丽埃特有很多被认同的优点。她温顺、善良、谦卑,对人真诚,不记恨人等特点让她最终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同时作者也很好的通过人物实现了对道德宣扬。在小说中,奈特利先生一开始完全看不上身份不高的哈丽埃特,经过深入的接触了解后,他被哈丽埃特·史密斯高贵的道德品质所打动,将自己完全发自内心的赞扬毫无保留地给了她。奈特利先生在文中宣传作者道德价值观的特殊作用,让我们清晰地感觉到作者十分肯定哈丽埃特的正面性格特征。她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而是与爱玛一样,是作者表现小说主旨的主要人物之一。

其次,哈丽埃特是整篇小说的织谜之线,是作者通过巧妙地用很好地实现销售的发展,实现了小说的情节整合。在故事最初,哈丽埃特的身份就是小说的一个谜,哈丽埃特是一个被寄养在校长家的私生女,文中开始并没有提及其父母是谁,因此才会有后来爱玛因为对哈丽埃特性格和外貌的喜欢,将其想象成权势人物的私生女。作者在故事的最后揭露出,哈丽埃特是一个商人的私生女的事实,虽然商人也并不是地位很低,但是与爱玛想象中的贵族小姐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最后,作者将爱玛和哈丽埃特的性格特征作为鲜明的对照,充分地表现在小说中。爱玛的自负与盲目与哈丽埃特的自知之明形成了很好的对比。哈丽埃特·史密斯通过两次通过自主的选择爱上的对象,奈特利和农夫马丁,都要比爱玛给他推荐的对象,弗兰克·邱吉尔和埃尔顿牧师,在人品和品格上要高尚的多。奥斯丁除了为了照顾情节的发展让哈丽埃特爱上这两人之外,显然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含义。哈丽埃特不聪明又没有主见,但是她凭借着散发着魅力的性格特点,即纯真的性情,幸运地爱上道德品质和人品更加优秀的男子[3]。

如果我们在正确地理解小说用来描绘哈丽埃特的修辞方式,以及与女主人公爱玛的这层对比关系,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对哈丽埃特一个公正可观的认识和评价:她的经历值得同情,优点显而易见,而缺点也是可以被包容的。

[1]张颖.浅析次要人物哈丽特在小说《爱玛》中的作用——织谜之线,自省之镜,了悟之源[J].理论界,2006(06).

[2]步雅芸.《爱玛》:一部典型的女性成长小说[D].浙江大学,2006.

[3]谭颖沁.父权文化传统的反叛者——简·奥斯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解读[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The personality and its 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Harriet in Emma

Wu Rui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Bijie University,Bijie Guizhou, 551700, China)

Emma not only is about Emma, some minor characters such as Harriet·Smith have values cannot be ignored, and play an effect on the them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novel in a certain scale.

Harriet; personality; significance

I106

A

1000-9795(2014)05-0106-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3-13

吴 睿(1977-),女,贵州毕节人,讲师,从事英美文学及英语翻译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奥斯丁爱玛奈特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让友谊像一排树那般充满生机
爱玛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命运解读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教会读者什么
简·奥斯丁:别样的“文化研究”
保险起见
寻找那些镜头背后的英雄 反转王M. Night Shyamalan(M·奈特·沙马兰)
简·奥斯丁:似朋友,似陌生人
An Analysis of Mr.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