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萍 杜庆平 邓 峰 沈新华
(扬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9)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初探
——以扬州市职业大学农民培训工作为例
刘 萍 杜庆平 邓 峰 沈新华
(扬州市职业大学 江苏扬州 225009)
本文以扬州市职业大学农民培训工作为例,从新型农民内涵与要求出发,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新型农民培训各个环节中,初步从参与培训的师资要求、培训目标制定、培训内容与方法、校企合作培养、质量保障与管理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探讨了创新新型农民培训的新思路。
职业核心能力;新型农民;培训
当前,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逐年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与资金投入。新型农民培训的主要推动力量是科技院所、地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等。我院涉及的农民培训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项目;二是以江苏省挂县强农工程、三新工程、农村实用技术讲师团为载体的农业技术培训;三是农民的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养。
近年来,我校在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二课堂等方面不断引入人社部与教育部提出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念,通过开发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标准、教材等不断深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水平与效果。在农民培训中,以农业技能培养为基础,引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OTPAE”五步训练法、过程、业绩考核法,以及效果检测法等教学方法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农民培训中,提高农民培训的水平与效果,并形成了我校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特色。现总结如下:
农民培训的对象来自农村,大多为农民,其年龄范围大,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水平也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其接受的培训相对简单,不同于高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参与培训的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培训对象专业知识,更要注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的渗透,变过去简单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边教学活动改为以培训对象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指导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双向活动。同时,在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方法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因材施教,以适应新型农民培养的要求。因此,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要求首先要认识并理解培训对象的特点;其次,参与培训的老师除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要熟悉培训对象当地农村、农业发展情况,以及要了解当前农民培训的相关国家政策、法规、与新型农民的要求;再三,要取得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开展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师与测评师的资格考试,以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培训对象农业技术与职业核心能力,首先要在学习目标上体现对培训对象的知识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关要求,将有关的知识、技能,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细化为一系列的学习目标明确体现在教学文件中,使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学习目标既相互联系又各成体系,把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培训对象的专业技能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进行培训内容的调整。在原有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体的培训内容上,根据新型农民的要求,增加农业政策讲解、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农产品营销、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等内容。
其次,培训方法上,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达到目标。
(一)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开展小组团队教学
团队合作教学方式是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也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常用的方法之一。培训过程中,按照培训对象认知、情感、能力、年龄等不同水平,将培训对象较为均匀地分成各学习小组,对各小组团队成员的角色进行分工,在传授农业新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团队成员的角色可以采取轮换的方式,使每个成员的各种能力均得以有效的发展。
(二)以项目为载体,实施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
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的要求为教学内容,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并灵活运用“OTPAE”五步训练法、过程、业绩考核法,以及效果检测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新型农民的教学形式。通过以职业活动项目为载体,任务驱动的学习实践过程,开展行为导向的教学,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培训对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培训对象的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ISO9001标准,即《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企业普遍采用,效果好。近年来也相继引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我校近年也引入了ISO9001标准,此标准作为质量保障体系,覆盖在教学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当然,也包括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我校农民培训工作无论从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到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现场控制均效果良好。通过ISO9001标准的应用,将农民培训工作的内容与形式、课程标准、师资、实践等各个环节均按照ISO9001的要求来实施,每个过程有输入、输出、确认、验证、更改、持续改进的思路与做法,保证各个环节做事有依据,做完有记录,理由充分,保证无论从师资的选择、培养目标的确定、内容教材的编写、课堂环节等持续改进,为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提供了质量保障。
新型农民的培养在国家各个层面已引起广泛认可与重视,其培训工作受各级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当前农民培训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向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去推进。高职院校在这个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相信,在当前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深化的今天,以及高职改革成果颇硕的今天,基于当前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思路与方法,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做的更好。当前,农民培训工作许多专家、学者从技术上层面上提出很多宝贵的做法,但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要求与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相结合,国内尚是首次。本文从师资力量选取、目标制定、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农业高新企业共同培训等方面总结我校的农民培训工作,也是为同行不断创新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方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王茜.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2011(4):21-24.
[2]王存荣.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3):45-47.
[3]王冠宁.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32):12-15.
[4]徐英俊.职教师资(职技师范生)职业核心能力抽样调查与分析[J].职教论坛,2011(13):23-24.
[5]赵崇平.英国NVQ与我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的比较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1(36):34-35.
[6]王宁堂.新时期农民培训途径与培训内容探索[J].成人教育,2011,31(11):15-17.
[7]李亚红,桂富荣,江正红等.农民参与式调查方法及其在农民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2):65-66.
[8]胡艳辉,杨伟坤,徐文苓.河北省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23-24.
[9]周建华.新型农民培训:瓶颈与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2012(3):34-36.
[10]毛尚华.新型农民培训:湖南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9):24-26.
[11]杨亚琴.桃源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民科技培训,2012(3):34-36.
[12]邢安刚.新型农民培训中的基层政府行为研究——以山东省苍山县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9):52-54.
New farmers training work based on occupational core competence -- Taking the farmer training of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u Ping, Du Qing-ping, Deng Feng, Shen Xin-hua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China)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farmer training of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as an example,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farmers, cultivating core competence, the occupation infiltrated in all aspects of the training of new farmers,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eliminary from participation in training teacher requirements, training objectives,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raining,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quality assurance and management system to explore the new ways to innovate new farmers training.
occupational core competence; new farmers; training
D422.6
A
1000-9795(2014)02-0469-02
[责任编辑:陈怀民]
2013-12-23
刘 萍(1980-),女,江苏扬州人,副教授,从事职业教育与农作物栽培生理方向的研究。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2]271)和2011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1JSJG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