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磊,武晓维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南京210095)
面对多元异质的社会环境和转型期研究生多样化诉求,传统研究生事务管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观念逐渐表现出与实际工作的不适应。倡导高校研究生事务管理职业的独立性,重视研究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发展,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响应。但是,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研究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建设进展缓慢。那么,高校研究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建设目前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畅通渠道,推动研究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建设步伐?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学生事务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高校,主要是指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1]。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进,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已经具备了明显的专业化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这一概念逐步被我国教育界认知和接受,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研究生事务管理是学生事务管理的一个分支,通常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的非学术性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2],其内容一般涉及学生健康与发展辅导、学生学习与就业指导、学生组织与学生活动及德育管理等方面。而研究生事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往往取决于研究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建设的程度。高校研究生事务管理专业化是指摒弃经验式工作模式,代之以学科化、研究型、学术式的工作理念,其行为方式以科学的系统理论作指导,其工作队伍呈现出职业化、专业化的特点。它具有如下特征:事务管理技能的理论性和研究性,事务管理理论的学科性与专业性,管理队伍组织建设的不可替代性。
由于受传统的“一专多能”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实际工作中,常常以社会本位为指导,过分强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而弱化了对研究生的心理、就业、资助等诸多事务的专业化服务,降低了研究生事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有的高校还存在着研究生事务管理无人分管的状况,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很不健全。研究生事务管理就是德育管理的观念根深蒂固,已经影响到研究生的个性及创新能力的发挥。观念的不适应,严重阻碍了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的与时俱进,导致研究生事务管理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够。
尽管目前我国高校已开始着手建设研究生事务管理队伍,但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背景和专业训练,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且人员流动性较大。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开设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专业,已经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和内容上又与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口径不一致,因此所选留的研究生辅导员大部分是其他各学科的毕业生。一些高校虽然也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无论在人员数量上还是在专业水平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研究生的需求。就业指导中心也是一样,由于缺少人力资源、市场开拓、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等方面的专家,其工作只能停留在为研究生提供少量求职信息、组织几场招聘会、办理签约手续等低层次的服务上。非专业性也影响到队伍的稳定。有些高校研究生事务工作者的地位非常尴尬,既不能像专业教师一样评职称,又没有行政人员那样的发展路径,很容易挫伤工作积极性。不少研究生事务工作者往往是借助高校这个跳板,向其他行业转型,最终导致研究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严重流失。
由于我国高校研究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建设起步较晚,理念、制度、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在理论培训机制和实践交流平台的建设上还存在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培训理念不清晰,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形式化,培训实效不显著。尽管所有的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者上岗前都要接受一系列的培训,但调查结果显示,这种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对高校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并无多大作用。再者,与研究生事务管理相关的专业协会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很难有效地为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者提供专业沟通、工作交流、教育训练及研究成果发表的平台。很多研究生事务管理人员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明显缺乏内生的职业热情,使得国家和高校相关政策不能很好地推进专业化进程。
以学生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根本理念,它反映了教育目的的崇高性和至善性,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与必然要求。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到研究生事务管理的每个环节和全部过程,以实现其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没有专业化,很难科学化,这就要求研究生事务管理要加快专业化建设步伐。只有实现研究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前瞻研究生事务管理的动态发展趋势,为把握研究生事务管理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使研究生事务管理成为有源之水。只有实现研究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才能彰显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的自身价值,才能为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者的职业化发展指明方向。只有实现研究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为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并不是要抛弃传统意义上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和加强,是新形势下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应当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特别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诸如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危机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构建系统的专业培训体系和知识共享平台是提升研究生事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构建学科专业平台。国家可在具备条件的高校设置学生事务管理本科及专业学位专业,在本科、硕士和博士各学历层次上全面培养。这是建设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的根本之策。二是要构建理论培训平台。要充分依托部省级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等平台,开展上岗培训、日常培训、专题研修等多样化培训活动。培训过程要防止形式化,要增强针对性与实用性,切实提高管理者的职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三是要构建知识共享平台。这是保证知识更新的现实基础。尽快筹备建立独立的全国性、综合性高校研究生事务管理协会及地区分会,依托专业协会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工作研讨,展示研究成果,实时共享最新的知识和成果。
创新研究生事务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研究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引导队伍的职业化发展是当务之急。首先是选聘机制。要严格研究生事务管理者的准入制度,提高学历水平和调整专业范围,要着力选拔具有相关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高的工作者。同时要厘定工作边界,明确角色和职责定位,以彰显事务管理职业的专业性。其次是配备机制。要严格按照1∶200师生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岗位,坚持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配备原则,给辅导员留下充足的时间用于知识更新。三是晋升机制。要科学规划与合理设计研究生事务管理者的职称、职务晋升制度,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愿意留在这个岗位并且有所作为。四是保障机制。要加大经费和政策投入,在岗位津贴、通讯经费、办公条件等方面为管理者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确保研究生事务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 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2):56-59.
[2]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