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俊,徐明霞
(1.烟台职业学院团委,山东烟台264000;2.烟台职业学院行政管理科,山东烟台264000)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校园网络化的今天,大学生作为受众群体,也是最多的网民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的存在。网络以其开放性、私密性、快捷性等诸多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方式创新的客观需求
高职院校近年来迅速,学生数量增加,师生比例增大,管理难度加大,不可预测因素增多,这些都为开展思想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主动介入网络教育平台,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增强教育时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和谐理念
网络给学生管理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教育主体和客体地位的转换,教育主体主动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和谐理念。辅导员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及时疏导和辅导学生,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传统高职生管理体制下的师生关系
我国高职院校现行的学生管理体制多采用层级制的管理方式。但这种管理方式随着高职学生人数的增加已经出现不适应状况。传统意义下的师生关系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学生人数多,管理工作短期行为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疲于应付,难以深入;第二,层级制的管理体制设计的部门比较多,校级领导的管理幅度增大;第三,现行的学校体制是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分家,各自依附于各自的队伍,很难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显示不出管理本身的价值;第四,传统教师地位的权威性仍然存在,导致目前的师生关系较为紧张。
(二)网络信息化条件下新型高职师生关系的重建
1.从教育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变。基于“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能仅考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真正落实。目前高职院校“重教育管理轻服务管理”局面很难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生管理,管理目标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从教育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变,从被动选择向主动出击转变,恰恰需要一个过度的平台,网络平台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从单项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实施条块管理,各科室、部门作用明确、职责到位,这是好事,但是,教务处只管教师上课,保卫处只管学校治安,团委只管学生活动,很难形成合力,全员育人,全院育人更无从谈起。因此,将“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用于学生管理中,就是将学生管理工作当作一件大的项目来完成,而子项目的完成和落实恰恰也需要网络平台。
3.从表层管理向深度管理转变。目前高职教育中学生管理存在一个误区,即学生管理就是抓学生安全教育,目的是不出安全责任事故。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很少有辅导员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展。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一直停留在被动状态。为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他们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施展才华、展示个性创造条件。
(一)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辅导员要在网络上引导学生,尤其是面对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因此坚定的理想信念、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感性显得尤其重要。辅导员只有具备这样一项基本能力才能引领网络话题。从理论的高度、内容的全面性以及事件的敏感性等方面对一些网络热点问题加以分析,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和敏锐洞察热点事件背后的问题。
(二)要具备转变教育观念、创新工作模式的能力
辅导员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占领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制高点,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辅导员在网络上不仅要扮演普通网络使用者的“平民”角色,也要肩负起舆论“导航者”角色,更应该担负起“网络医生”的角色。此外,在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同时,也要不断汲取养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要具备快速反应的适应能力
在浩如烟海、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中,辅导员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捕获问题的能力,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处置能力,对于学生网络预警的建立和突发情况的处理尤为重要。
(四)要具备以人为本独立化指导的能力
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应当建立一个平等互助的良好关系,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和陌生感。辅导员要关注、贴近和关心学生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诉求,提高管理质量。只有建立起良好关系和良好氛围,学生才能够畅所欲言,辅导员才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辅导员利用网络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
(五)要具备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和争取教育主动权的能力
辅导员应熟练掌握各种网络技术,主动出击,争取网络思政教育的主动权。要善于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把德育工作做成“隐形工程”,间接和潜在地对学生施加积极、有效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效果。
[1]常 丹.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平台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8).
[2]陈根方.高校思政网建设的需求信息分析[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3,(8).